听课应该讲求实效性

时间:2022-10-17 10:35:00

听课是提高教师素质,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是一种对课堂进行仔细观察的活动,在听课的过程中可洞见到很多值得探索、深思的地方因为其活动简便、有效,成了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交流课改成败得失的一种重要的形式。但是我们在实际活动中也发现,有的教师对待听课的态度不端正,视听课为应付教学常规的检查,充实听课笔记的数量,不关注听课的质量和实质内容,形式主义严重,听课来去匆匆,收获却很少。在的听课中,看讲课者与学生的表演,听课者只充当了观众的角色,那么只会是昏昏欲睡者或交头接耳者了。

其实听课是学习授课者教学策略的过程,是欣赏授课者教学风采的过程,是享受授课者教学语言的过程,是接收授课者教学思想启迪的过程,因而我们应该做完整而有效的听课记录。听课记录是重要的教学研讨资料,是教学指导与评价的依据,它应该反映课堂教学的原貌,使听课者依据听课记录,通过合理想像与弥补,在头脑中再现教学实况。

听课时我们不能只带着听课记录本去听课。而应该边听,边看,边记,边揣摩教学思路,探究执教者如何挖掘教材、如何突出重点,要有自己新的感悟和领会;学习教者双边活动如何进行,设计中采用了哪些先进的教学理念,依据的是哪些教育学、心理学理论,这些要结合自己的认识和经验来认真揣摩与研究;听课者更要对课堂实际教学与教案设计是否相符、偏离多少,如何灵活处理偏差等深层问题进行深究,进行探讨,进行反思。

第三、在完成听课后要进行有效的评价与交流。评价与交流应该侧重和授课者以及其他的听课者一起关注三个方面:。

1.研讨执教者的教学理念。教学理念是成功与否的理论基础,不同的教学理念决定着不同的教学行为。新课程倡导“任何教学活动都应围绕学生的已有的经验和未来发展去展开,按学生的成长规律去设计,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着力”的理念。所以,要评判一个教师课的好坏就得关注教者是否关注了学生的未来发展,是否符合学生现阶段的成长规律,教者是否带有短期效应的功利性等等。

2.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是最重要的参与者和课堂理念达成的实践者,所以一节课的成功与否,学生的状态最为重要。这主要包括:学生的参与状态、交流状态、思维状态、情绪状态、达成状态。在听课之前,听课者围绕教学内容,应首先思考:在教师教学活动展开之前,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已有怎样的基础,是否需要运用先行组织者的策略?是否需要进行讨论交流完成问题?对于学习内容,学生可能呈现的思维形式和思维状态怎样?在学习过程中,哪些信息、结论应使用接受式学习方法,以保证学生的效率和速度?哪些信息、结论可以采用发现式学习方法,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只有认真的思考了这些问题才能在听课的过程中带着问题检测授课者目标的达成程度,和检验自己的教学预想是否有效与成功。听课中,着重灵活关注执教教师是如何用自己理解的方式来科学地诠释这些原理的,有哪些独立的创新之处;学生能否和同学、教师甚至教材进行平等的对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积极主动地跟进、共鸣、投入,每一个学生是否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尽可能大的进步与发展。

3.回放课堂的教学结构。课堂教学结构是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艺术的综合体现。同样的内容,执教教师为什么这样讲,用这种方法引导,对照反思自己的教学中为什么那样讲,用那种方法去引导。可见,不同的教师对同样的学习材料设计的教学顺序、结构是不同的,究竟谁的教法更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规律,更符合课改形式下的学生发展的需求,必须经过课堂教学实践的检验。因此,在学习内容基本相同的前提下,课堂教学结构是直接影响教学目标达成的一个最重的变量,值得关注。

听课是一种教学常规行为,更应该成为我们教师的一种常态行为、自觉行为。听课不仅仅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更重要的是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听课还是初为人师的起点,多听课,虚心接受其他教师的谆谆教诲,努力完善、充实自己。听课,也是我们教师成长的阶梯,每节课都去听是不可能的,时间也不允许,只有提高自己的听课水平,扎扎实实的听好每一节课,听一节课有一节课的收获,听一节课有一节课的体会。只听不想、不总结,那是浪费了45分钟的价值。如果,又听,又想,又总结,那会使自己的教学更丰富,更具有特色。时间长了,就会从量变到质变,成为一个合格的老师。听课还可以成为教师自我检验的法宝,听课中,我们应该有效联系自己的教学,看看自己的教学有没有需要补充的地方,并及时地写在教案中,正是这一次次的修正与补充,使我们的教学越来越好。

所以听课不能仅仅理解为只是听。在听课时应把自己定位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而不是旁观者。听课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不仅仅是看授课者表演的过程。而是既可以学习、借鉴授课者积极的教学理念,也可以评判授课者整个教学过程;既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行为,更要重视授课者的教学行为;既要观察课堂的气氛,又要推测学生的学习效果;既要主张自己的听课目的,也要发现新的理念。听课行为的基本流程是:听课目标,听课过程,听课反思,再实践。所以听课者在听课前做必要的准备与预设,听课时作相应的关注与记录,听课后做适时的评价与交流。这样才能在互动中获取经验、自我提高,提高业务能力。

去听听其他老师的课,不管是青年教师还是老教师,只要你认真参与,进行有效学习,你都会收益非浅,其乐无穷。

上一篇:让数学联系生活促进学生发展 下一篇:培养兴趣 提高化学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