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学作文教学想象力的培养

时间:2022-10-17 10:07:12

试论中学作文教学想象力的培养

【摘 要】针对中学生畏惧作文的现状,想象力对于中学生作文构思、语言丰富、主题深化有很大的作用。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关键词】恐惧作文 诱导想象 想象训练

一、中学作文教学的困境

畏惧、厌倦写作文是中学生表现出的共性,相信已无人怀疑。教师怕读、怕阅作文,也是不争的事实。学生怕写作文,是因为他们无话可写,又迫不得已非写不可,教师怕读作文,是因为他们不忍卒读又非读不可。因此,作文教学的现状确有改变的需要。

多年来,我们在语文教学中,用理性肢解禁锢了学生的审美想象。例如,花开的声音……;河水很活泼;牵牛花爬在树上,像淘气的小弟弟……。老师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把原本有价值的想象力活活扼杀了。一些多次组织参加作文大赛的人士有共同的感受:小学生的作文还生动有趣一些,到了初中、高中,作文开始枯燥,只见骨架和技巧,鲜见血和肉,更少见其中有创新的成分。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的事实:想象力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递减。

想象能力是人类的基本能力,词典中对“想象”一词的解释是:“对于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的具体形象,设想。”心理学认为,想象是在人的大脑中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这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想象的心理过程是“由某种语言符号或表象作用于人的感官,大脑皮层相对区域形成一条兴奋曲线,这条兴奋曲线向视觉区伸展,唤醒了视感觉,知觉和表象,从而形成视觉形象,接着向语言区伸展,唤醒相应的概念、观念,从而融入视觉形象;同时,兴奋曲线还向皮层下组织伸展,以激活应的情感,亦融入视觉形象。”(引自韩斌生《中国现代抒情诗鉴赏中的主体想象》)这种“唤醒”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激起对存在头脑中的各种知识和表象的联想的过程。这个联想的过程,因为融入了视觉形象,就使这一思维过程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要改变作文教学的困境,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二、想象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

在写作实践中,离不开想象。想象在写作中具有三个作用:

1.帮助作者构思

想象的过程实际上是大脑对生活表象分析综合的过程。构思,实际上是对积累的表象的编排组合。

鲁迅笔下的“狂人”,原型是本家的一个得病的亲戚,在北京治病未愈,给他留下深刻印象。后来经过他的构想,狂人成为反封建斗士。《狂人日记》也以中国的第一部白话小说,在文学史上闪耀着它的光芒。以上作家就是借助想象将积累的表象联结起来的,达到了构思的目的。

作者是怎样借助想象进行构思呢?想象在构思的初期,是一种定点向外的发散的联想,通过它开拓作者的思路,从更广阔的领域去发掘材料和构思文章。根据联想的方式一般分为串联式和辐射式两种。串联式的联想,像电灯的串联,从一事物作为开头,随即到第二个、第三个……这种方式是顺着一条线索联想起来的。它将相关、相似的材料串联起来,从中揭示一个主题,形成一篇文章。如我们面对瓦蓝瓦蓝的天,联想到跑停在祖国蔚蓝的海洋上巡航;联想到一望无际的草原;联想到遮天蔽日的深山密林;联想到沉睡千年的荒原;等等。辐射式联想,是以一个具体的事物为中心,连想都从这一点引出,环绕着一点,形成辐射状态的思维活动。如,有某一事物而想到它的状态,性质,特点,或由这一事物的现在联想到过去,或者由过去联想到现在和将来等等。

总之,借助于这两种方式,将社会与自然,天上与人间,理想与现实,咫尺与天涯,存在与虚幻,过去与现在联系起来,为作文构思创造了条件。

2.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时间本来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可是朱自清笔下的散文《匆匆》对事件的描绘却是有脚的。你看它,“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日子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身上跨过,从我的脚边飞走了。”经过作者的描绘,时间成了一个始终不闲着,经过千家万户使人直接感知的形象,它激励人们要珍惜时间。这种感染力的形成,不能不归功于作者丰富的想象。作者将抽象的概念,情绪,构想成一幅幅融会着丰富情感的画面,从而激起人们内心的情感波澜。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中,我们可以感到这些诗人作家艺术想象力的魅力。范仲淹事实上并没有登岳阳楼,凭滕子京的一幅《洞庭晚秋图》就绘出了“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的洞庭湖壮美景象,使人不能不惊叹想象的高妙。这种感染力无一不是想象产生的结果。

3.升华作文的主题

在记述文中,高明的作者往往通过想象开掘主题,表达强烈的感情。此外,如杨朔的散文《荔枝蜜》,在结尾以“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表达了作者决心为建设美好生活而奉献自己一切的强烈愿望。而“梦”正是作者通过想象而升华主题的艺术体现。

三、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经过多年教学实践,我认为,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利用 “空白”诱导学想象。

“空白”,主要是指文学作品中未明确写出的部分;它们是文中已实写的内容向读者所暗示或提示的部分。它较多的存在于文章的各层结构中,最明显的是存于情节结构的层面上,达到一种大用外腓,真体“内充”的审美境界,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优秀作品,常有“空白”,在这些似乎“无”的空白之中,渗透着极丰富的“有”。这里,语文教学的重点应是“导”,引导学生自觉地创造一个个审美对象,创立新的审美视野与境界,把作者有意无意所忽略的文学通过学生的再造想象而弥补起来,可使之具体化,深刻化。如朱自清的《背影》等作品,作者并没有具体地描写主人公的肖像,但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文中的实写内容为依据,想象其肖像,写一段父亲的肖像描写,增进对人物形象的全面认识。

“空白”对于日常语言交流和系统阐述的文学作品来说,也许是致命的敌人。一般信息发出者总是希望要求接受着能准确无误得到其信息,但是,接受者也需要不同信息之间建立有意义的联结。空白中止了语言信息的连续性,妨碍读者语言信息的骤然停顿,便一跃成为促使文学阅读不可或缺的积极动力――想象力。在文学阅读中,学生总是渴望发现形象、情节与叙述角度之间的一致,作品中完整的线性情节结构会满足这一心理,而空白打破了这一联结。这就是学生在阅读时时常遇到的阻力之一,然而这种阻力也能造成“突转”的悬念。一位作家说过:如果读者已被提供了全部的故事,没有给他留下什么事情做,那么他的思想就一直进入不了这个领域,其结果是:当一切都一览无余的设置在面前时,他将不可避免的产生厌烦。对这种空白,我们一般可先运用暗示法引起学生的再造想象。我认为学生在老师的适当引导下是能发现“空白”的,只是对它的“填中”的想象是难点。所以老师的作用不仅仅是引导学生“填”还应通过暗示启发,从空白激起学生积极地交流,比较,反思,选择,这样既培养学生的再造想象,又培养其创造想象的能力。这里,以《孔乙己》教学为例,学生在自学中能明白孔乙己在酒店的言行实写,他的平日生活与打折腿是虚实兼有,内含空隙与粗线条,这二者弄清楚了,再解决孔乙己之死这一空白:“我到现在终于没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学生读到这里会思索他的结局如何?他是怎么死的?这里教师可启发学生联系前文孔乙己的社会地位、性格、品行、这样不少学生能认识到:孔乙己受封建教育制度的毒害而好逸恶劳,四体不勤,又死要面子,被丁举人打折腿后,连“窃”也不能,其结局的这一空白点充溢了作者的独特感情。到这里,学生的想象翅膀已展开,可以让他们各抒己见,解说这一“空白”。有的说,孔乙己在冰天雪地中冻死,有的说活活痛死,有的说饿死……,有一同学还把孔乙己的死与阿Q之死,祥林嫂之死进行比较,认为孔乙己的可悲就在于在一般人眼里居然平淡的不值得一提。这样就为学生动手、动脑提供了机会,真正让学生参与其中,主动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体。

2.在学生对课文有了较深刻的理解后,让学生为课文配上插图。

文学与绘画两门艺术历来相通。自古以来,就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说。文艺作品通过艺术的语言、戏剧性的情节来塑造典型人物形象具有巨大的感染力。而引导学生根据文意来给课文配插图是学生再熟悉课文的基础上,将抽象的文字符号与平时积累的记忆表象重新组合后创新而来,是激发学生想象和宣泄他们创新思维的最好途径。

中学课文多是名家名篇,文美,景美,情更美。情由景生,景因情来。学生诵其文,入其境,体其情,会其义,就会在脑海中产生非常清晰的意象,就会有一种将文中景物绘于纸上的强烈欲望。学生热衷于在书上涂鸦就是这种欲望的体现。这种需求是学习的原动力,会促使学生尽全力去想象,去思考,去创新,高质量的绘就作品,从而达到、画、我三位一体的理想境界。然后再给学生展示教师自己搜集的著名艺术家如范增的绘画作品,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体会其中的差距,明白努力的方向,从而树立远大理想。

有位青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引导学生依据课文内容,充分发挥想象,绘出了一幅幅精美的图画。如《春》一文,可绘出春风图,春雨图,春草图;《江南春》一文中雨中寺庙;《故乡》中月夜刺猹的少年闰土和麻木衰老的中年闰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百草园;《背影》中父亲的背影……寥寥数笔,可能在成人的眼中会稍显稚嫩,可在孩子的眼中,这就是他们所感知的世界。每一幅图都是得意之作,都凝聚着学生的丰富情感和创新欲望。与此对应,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也与日俱增,对文学与创作充满了美好向往。

3.进行续写、改写、扩写训练。

课堂就是训练场,课本就是训练题。文学作品中的生活尽管是不真实的,但是他可以反映生活。教师一旦打开学生想象的大门,把他们带到一个可以让想象驰骋的新天地,那他们就会迸发出绚丽多彩的思维火花。

续写类型训练多用于小说等叙事类文学体裁中。作家通过艺术性的设计安排情节结构,戏剧性的反映人物的命运。这就给学生提供了想象的空间,让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去续写未发生的故事,去设计人物将来的命运。学生自己也享受了虚构的乐趣,有了主宰人物命运的自豪感。。在教《皇帝的新装》时,就叫学生想象一下当皇帝举行完游行大典后,会怎么收拾这个残局。学生兴致勃勃,反响强烈,很快下笔成文。

扩写类性的训练多适用于记述文、散文、诗歌等题材,只需提供一段简洁的记述性文字,对人和事,景和物有基本的交代,由学生通过基本的想象借助各种描段,去充实内容,完善情节,使人物形象丰满,景物生动鲜明。如《使至塞上》,在教这首诗时,我要求学生根据诗中的描绘,在脑海里再现出边塞大漠的风光,将诗歌扩写成写景散文。有的同学这样描绘:广阔无垠的大漠黄沙漫漫,橘红色的夕阳收敛了光辉,静静地悬于天际,辉映着波澜不惊的闪着白光的河水,沙漠上升起一缕白色的烽烟,直上高空。一幅雄浑辽阔的边塞风光如在眼前。通过再造想象,学生不但锻炼了想象能力,而且由于语言的调节而提高了想象的水平。

改写类训练是一种大开大合是的训练形式,就一篇课文,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重新构思,另拟题目,或另选题材,再造新篇。它的难度较大,尽管离不开原文提供的意境,但在人称、角度、重点的确立上,由于原文大不相同例如《狼》,我在教这一课时,就尝试着让学生改用第一人称来写成记叙文,从而更好的把握屠户的机智、果敢。又如《石壕吏》,我让学生将其改写成短剧本,剧本中人物对话多口语化,剧本有舞台提示,注重情节发展,还要合理补充某些可能发生却又没写进来的故事情节;要抓住“怒”、“苦”、“致词”等关键处,运用想象来刻画不同人物在不同场合的语言、动作、神态。

根据课文提供作文材料引导学生进行作文训练,不仅培养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而且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自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使课堂教学、阅读训练、写作训练、能力培养相得益彰。

4.走出小课堂,走进大自然。

任何想象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在已有表象的基础上形成的,生而目盲的人,无法想象出“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是何种意象的;生而耳聋的人,也无法想象出“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声响,无法体味“余音绕梁”是何种感觉。当我们读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 ,脑海中就会展现出一副充满苍凉气息的“秋暮羁旅图。这是因为我们头脑中储存着“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等记忆表象,读者马致远的词句,借助这些表象的重新组合,便产生了一种充满苍凉气氛的情景。可是头脑中的这些表象单靠学生在课本中的知识是不可能准确的感知到的,要到自然中,到生活中仔细观察才能有深刻体会。作家、画家的采风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自然,做生活的有心人,这对提高学生的想象力是大有裨益的。

让学生自由观察可能漫无目的、毫无章法,学生不知道要看什么,需要老师加以指导。如,在写《秋》为题的游记时,我要求学生周末在家长的带领下,走出去,体会秋的色彩,秋的声音,秋的气息,秋的意境。学生通过出游,身心愉快,不但写出了秋季特有的颜色,声音,秋的图画而且通过联想写出人生之秋的丰富多彩,充满收获的喜悦。然后再给他们找来了与秋有关的名篇,如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的《沁园春・长沙》。让他们体会不同的人,不同的心情,不同性格,不同时代对同一事物的不同感受。同样是秋天,在的笔下洋溢着雄健之气,大气磅礴,充满生机与活力;而在郁达夫的笔下则细如丝缕,多愁善感。

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还有很多,如观舞蹈作文,听音乐作文等只要运用的当,都会成为提高学生想象力的钥匙,提升文学修养的魔法。中学时代是闪耀着诗彩光华的生命季节,是飞驰着绮丽幻想的黄金年代,各种方法只要运用合理,一定能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自由地飞翔在理想的天空。

参考文献:

[1]《教师创新行为事例与评议》 史根东、傅道春主编

[2]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3]《心理学》 章志光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上一篇:Kuner智能电源存储解决方案第一次升级iPhone 下一篇:“学讲计划”催生小学语文的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