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的创新探索

时间:2022-10-17 07:40:33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的创新探索

中图分类号: 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1-0280-02

摘要:随着工程计价与国际惯例接轨,进一步推行了“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内容加大,而且高职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许多课程的教学时间被压缩,《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如何在短的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是摆在每一个任课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本文介绍了笔者在该课程教学中的改革与创新探索。

关键词:教学模式;创新;技能;项目法教学;多媒体教学

随着工程计价与国际惯例接轨,进一步推行了“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使《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内容加大,分解为建筑工程定额计价、工程量清单计价、工程计价软件三大部分教学。由于高职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课程的教学时间被压缩,《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如何在短的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是摆在每一个任课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为了创新教学模式,重新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优化教学大纲、课程体系结构和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从理论联系实践、知识转变为能力来构建新的课程教学体系和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将《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创新。

一、教学内容模块化

我认为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可分为四个模块,分别为工程造价相关知识、定额计价(施工图预算)、工程量清单计价及计价软件应用。本课程适合创新教学,主要应采用实例引导的项目法教学,通过完成任务――某办公楼工程土建施工图预算和工程量清单计价编制为两条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把大的项目分解成若干个小任务,科学地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并把专业理论知识点融入到各具体的工作任务中。使学生由以前学习知识的盲目性,变为解决具体的工作任务的针对性,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主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按照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程序,围绕着土(石)方工程;桩与地基基础工程;砌筑工程;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厂库房大门、木结构工程;金属结构工程;屋面及防水工程;防腐、保温、隔热工程;楼地面工程;墙柱面工程;天棚工程;门窗工程;油漆、涂料、裱糊工程;其他工程等教学内容,设立各项工作任务,为完成各项任务为目的展开教学,结合多媒体课件、网络教学资源等教学手段,穿插大量的工程图片及真实的工程计价案例,将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工作情景紧密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编制建筑工程施工图预算和工程量清单计价(投标报价)的实际工作能力。

二、教材编选合理化

教材选择是否合理,关系到教学内容的选择,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针对目前《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工作实际,我们应全面介绍定额计价(施工图预算)和工程量清单计价两种计价模式。但由于定额具有地区性,无法选择适合各地预算实际的教材,所以,我们应把辽宁省最新的《建设工程计价定额》、《装饰装修工程计价定额》及《辽宁省建设工程费用参考标准》等内容进行重组,自编《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校内教材,用来介绍定额计价方法。另外又应征订了机械工业出版社《建筑工程造价》教材,结合《辽宁省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监督管理办法》以此介绍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通过对改进后课程内容的学习,以定额计价和工程量清单计价为两条主线,以工程实例为引导,将相关的知识体系系统化、全面化,使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不仅掌握本学科的相关知识,而且真题真做具有实践技能,并逐步完善课程教学大纲、课程设计大纲、任务书及指导书、习题集、教案、参考文献等教学文件,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教学手段多样化

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教师在教学手段上,应不断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一)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与房屋构造、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识图、建筑结构等课程有密切关系,这些课程作为本课程的基础,是学好本课程的必备条件。回顾这些知识,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更生动有效。如构造柱的马牙槎、桩基础的施工过程和项目、框架梁板柱的配筋等,用语言解释理解起来又非常困难。老师在课件中利用视频、动画可以直观演示复杂结构及其施工过程,可以使课堂效率提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可以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化,难于理解的知识简单化。如土石方、模板工程量计算时,长度取法,学生空间立体感不强;计算砌筑工程中墙体工程量时,学生应清楚房屋的基本构造及与墙有关的各个构件之间的空间关系。将这部分内容做成课件,通过空间立体图形生动、直观地显示出来,学生能轻松、清晰地理解和掌握所讲内容,进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广泛使用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学生掌握了基本知识和分析技术的基础上,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进行分析,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进一步提高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在《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教学中运用常见的工程预算案例进行教学,改变传统教学的注入式教学方式,变成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索性学习的开放式教学方式。

(三)提供真实的现场感

室内的模拟尽管能发挥一定的作用,但毕竟没有现场教学的真实感。要提高实战能力,还要重视校外实训。首先可以组织学生深入施工现场,由专业教师或聘请造价工程师进行讲解施工图预算的编制方法;其次由学生结合施工现场具体情况提出问题,加深理解分部分项工程量及技术措施项目工程量的计算方法;这样具有真实的现场感,更能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交替进行,相互融合,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工程计价的职业能力。

四、教学方法融合化

在教学活动中,要将多种教学方法融合,更能发挥学生的潜质。教学是一个双边互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改革,就是要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地位。我们主要采用项目教学法,同时还采用分组讨论、结合现场进行实训教学、启发式等教学方法。强化师生互动,激发主体活力,教师应以引导、启发为主,突显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根据该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讲解时以实际工程施工图为例,采用层层分析的方法,边讲边练,使学生掌握施工图预算和工程量清单计价的编制方法,注重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点内容突出讲解;容易懂的内容,学生自学自练,教师起辅导作用。并在课余时间利用互联网及时进行答疑,细心批改作业。这样,学生所遇到的疑难问题能够及时得到教师的指点,教师也可以及时得到教学信息的反馈,以便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五、实践教学加强化

实践性教学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掌握一技之长的重要手段,课程设计是本课程实践性教学的重要环节。主要内容是编制的土建工程施工图预算和工程量清单计价。在课程设计之前,根据课程培养目标,我们认真编制课程设计任务书及指导书,精选工程实际中具有代表性的施工图纸,按照实际工作的方式、方法和要求进行真题真做。在模拟真实工作环境的训练中,以学生为主,教师辅导为辅,使学生在全面掌握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准确应用,按照预算和《计价规范》统一的标准和格式,独立动手编制完整的土建工程施工图预算书和工程量清单计价表。

为了使学生达到边学边练的目的,我们应将课程设计时间根据内容分段分配到学期教学中,随讲随做。当定额计价部分内容结束时,学生便依据《计价定额》完成了建筑工程、装饰装修工程的定额工程量计算,并进一步求得二者的直接工程费;然后介绍费用计算规则,在此基础上进行取费;最后工程量清单计价内容结束后,要求学生依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计算清单工程量并编制工程量清单及工程量清单计价。这样安排,一方面可达到边学边练的目的,另一方面,学生可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从而可适当加大课程设计内容,更好地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总之,创新教育已成为当前社会的共识,创新教育是指以创新人格的培养为核心,以创新思维的激发为实施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基本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素质教育。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在职业技术领域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同时要注重学生科学素质、人文素质等方面的培养,努力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 罗斌,魏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改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8(13);

[2] 卢红学;《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

作者简介:孙久艳(1964.9―)大连海洋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建工系施工技术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上一篇:中等职业学校技能竞赛的“软硬结合” 下一篇:浅析东北亚建立集体安全模式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