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地质勘探单位内部审计作用及现状

时间:2022-10-17 06:12:32

浅析地质勘探单位内部审计作用及现状

随着地质勘探单位开拓市场力度的加大,各地质单位逐渐摆脱了由国家制定工作任务的局面,全面参与地质勘探市场的竞争,并且逐步进行体制改革,以便更能适应市场的变化。经济的发展给地质单位内部审计提出许多新的课题,审计工作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复杂。

内部审计是指由单位专设的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在本部门、本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下,依据国家和本单位的规章制度,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对本单位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计监督的行为。现在地质勘探单位所处的环境日趋复杂,所面临的风险也日益增多,作为单位重要的监督部门,内部审计的风险必然客观存在,并贯穿于内部审计的全过程。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良好的内部审计对地勘单位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内部审计的作用

1.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内部审计的作用,是随着内部审计目标的变化而变化的,它的基本作用首先是经济监督。内部审计监督是对单位经济监督的窗口,通过审计监督来规范单位的经营行为,使经济整体运行协调一致,从而自我约束。通过对财务收支进行监督,对单位的重点部门进行监督,对单位的内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揭示所发现问题,促使各部门规范管理,堵塞漏洞,为单位实现经营目标服务。

2.内部审计的评价鉴证作用。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各地勘单位下设的工程处、项目部都有着较强的经济自。因此,内部审计需要在一定期间对本部门、本单位及其下属机构和单位在经济效益、内部法规、财务收支的合理性等方面作出公正的评价和鉴证,特别是干部经济责任离任审计必须依靠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内部审计机构来进行公平、客观的评价。

3.内部审计的管理、控制职能。内部审计部门通过自己的审计活动,对本部门、本单位的各部门经营管理、经济效益、财务收支等进行系统的审查、取证、分析和评价,客观公正地作出结论,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协助本部门、本单位的领导进行更为科学、合理的决策,改进财务管理,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管理和控制职能。

二、地质勘探单位内部审计现状

1.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完善,独立性不强。独立性原则是内部审计工作的一项根本指导性原则,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只有在组织上、行为上都是独立的,职能才能得以充分发挥。一些单位对内部审计认识不足,将内审机构合并到纪检、监察或财会部门,使得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公正性无法得到保证。

2.内部审计程序不规范,技术手段滞后,难以适应工作需要。许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仍局限于单纯的财务收支审计,没有或很少开展对经济责任制和内控制度的评价。少数审计人员缺乏风险意识,不能严格履行相应的审计程序,导致相关审计准则的运用流于形式或没有得到正确运用,使得很多部门内审工作不能为单位管理者提供决策参考,不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

3.单位内审人员专业素质普遍较低,制约了审计工作的开展。现代内部审计工作要向事前、事中转移,要求内审人员具有综合性管理知识,但实际工作中,搞内部审计工作的审计科班出身的人少,有的人员是从其他部门调来的,有的只掌握某一方面的知识,甚至对审计业务一窍不通,缺乏必要的审计专业知识和审计技巧,而且对单位经营管理工作缺乏了解,难以发现深层次的问题。

三、加强地质勘探单位内部审计的方法

1.严格执行审计程序。严把审计取证关,审计人员所取得的证据必须客观、真实、充分、有力、合规;严把审计复核关,通过实行审计复核,强化审计人员的服务意识,增强审计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确保审计质量,从而降低审计风险。

2.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一是事前审计与事中、事后审计相结合,内审的作用应不仅限于事后监督,更多的应是事前预防与事中控制。随着单位管理水平的提高,它将对单位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和评价,以便及时发现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把单位风险降到最低,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或初始阶段。二是微观审计与在宏观方面发挥作用相结合,既从宏观调控和宏观管理的要求出发安排审计项目,又在审计若干具体项目后,综合加以分析,找出共同性或倾向性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的意见和建议,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为规范单位财务收支行为提出建议。三是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坚持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既要进行恰当处理,又要深入分析产生的原因,从帮助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加强管理工作等方面从根本上加以解决,使之不再有重复发生的可能。

3.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为了保证单位内部审计制度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并使之不断地得到完善,必须定期对内部审计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与考核,评价单位管理内控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看内部审计制度是否得到有效遵循,执行中有何成绩,出现了什么问题,为什么某项内部审计制度不能执行或不能完全执行,估计可能产生或已经造成什么后果。开展对专项业务活动的审计,评价各部门对单位决策和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以及是否达到预定目标,对于违规违章的,坚决给予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只有做到压力与动力相结合,才能最终达到内部审计的目的。

4.加强内部审计队伍的建设,提升审计工作水平。要将那些懂业务、知识面广、能力强的人选拔进来,提高内审人员的整体素质,在对内部审计人员的业绩评价上,严格考核制度。内部审计人员不仅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和敬业精神,而且还要具备较高的工作技能和审计理论水平。单位应对内审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增强内审人员的使命感、责任感。同时,还要加强内审人员的继续教育,内审人员也应注意更新知识,通过自学、培训、等方法不断拓宽知识面,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掌握多种技能,才能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

作者简介:杨梅(1974-),女,湖北随州人,现供职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一二九勘探队审计科。

上一篇:多媒体国际保险学双语教学法与模式研究 下一篇:浅谈英国降低中小企业审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