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血清IgG、IgM水平分析及临床意义

时间:2022-10-17 05:55:30

45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血清IgG、IgM水平分析及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45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血清IgG、IgM的水平及对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总结45例临床确诊支原体感染患儿临床特点,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IgG、IgM水平并与45例普通肺炎患儿血清水平比较,分析其早期诊断和意义。结果:小儿感染肺炎支原体后的临床表现复杂,检测血清IgG、IgM对判断支原体感染有一定的意义。结论:检测血清IgG、IgM对早期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有帮助。

【关键词】支原体肺炎;早期诊断;IgG;IgM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22-3351-03 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识码:A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Mycoplasma pneumonia,MP)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可导致多系统、多器官的损害并有一定的流行趋势,所以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如何早期诊断肺炎支原体的感染,对积极有效的治疗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院于1999年1月~2005年5月共收治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45例,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于1999年1月~2005年5月共收治45例支原体肺炎患儿,其中男25例,女20例。年龄4个月~13岁,其中7岁15例。另45例普通肺炎患儿男27例,女18例,年龄5个月~14岁,其中7岁16例。

1.2 临床资料:45例患儿按照下列3项标准确定为肺炎支原体感染:(1)呼吸道症状以咳嗽为主;(2)胸片示肺部有炎性病变;(3)血冷凝集素≥1∶64和(或)肺炎支原体补体结合(补结)抗体≥1∶64或早晚期双份血清补结抗体≥4倍[1]。45例患儿中发热44例(97.7%),其中>39℃ 3~6岁患儿25例,喘憋8例(17.7%),

1.3 方法:(1)仪器和试剂:MK2酶标仪(芬兰 LABSYSEMS公司),洗板机(芬兰LABSYSEMS公司),可调移液器(芬兰LABSYSEMS公司),PYX-DHS-BS恒温箱(上海跃进医疗器械厂),TGL-16G离心机(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赛润ELISA classic 肺炎支原体IgG/IgM试剂盒。(2)血清IgG、IgM检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法)进行检测,方法如下:用抗原包被微量板孔,制成固相载体。加患者血清到板孔中,其所含的抗体特异性地与固相载体中存在的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除去多余物质后,加入碱性磷酸酶标记的IgG和IgM抗体,使之与上述免疫复合物反应。洗板,除去多余的结合物,加入底物(对硝基苯磷酸盐)。该反应产生有颜色产物,在492 nm处测OD值,IgG和IgM浓度与OD492值成正比,可通过绘制标准曲线求出标本中IgG和IgM浓度,颜色强度与特异性抗体含量成正比。(3)结果判断:利用标准曲线进行抗体活性的连续值,评定方法:①肺炎支原体IgG(儿童)>15 g/L阳性,10~15 g/L不确定性,<10 g/L阴性。②肺炎支原体IgM>17 g/L阳性,13~17 g/L不确定性,<13 g/L阴性。

1.4 统计学分析:检测结果进行计数归类,组间差异应用卡方(χ2)检验进行显著性分析,当P

2 结果

2.1 临床实验室检查结果如下:血WBC>10×109/L 8例,

1.2 赛润ELISA classic肺炎支原体IgG/IgM在两组患儿中的检测结果见表1。

3 讨论

MP感染的临床症状具备多样性并且与其它原因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如呼吸道合孢病毒,流感感染等)很难区别。其主要由呼吸道经飞沫传播,当它们侵入呼吸道后,所产生的过氧化氢与菌膜毒性成分引起宿主细胞膜损伤,并可使气管、支气管以及细支气管上皮细胞增生,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副鼻窦炎,支气管炎,肺炎,胸腔积液,心肌酶谱增高,肝功能异常及脑电图改变[1]。感染后10~20天才出现一些非特异症状,如头疼、发烧、无痰干咳等。在感染期间还可能会发展成间质性肺炎。我院临床观察到15%~20%大龄儿童和小龄成年人门诊肺炎是肺炎支原体感染。在儿童中还观察到,病毒性感染(如麻疹)或细菌性感染(链球菌肺炎)后可发生肺炎支原体的重复感染。所以,肺炎支原体的感染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小于5岁的儿童中肺炎支原体感染经常无症状而消失或只导致轻度呼吸道感染。由于感染后没有足够的免疫力存在,会出现需要长时间康复期并不断加重的多次感染。正因为这些危害的存在,早期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早期诊断不能仅靠临床现象进行,而需要进一步地用病原体检测和血清学等方法进行确诊[2]。目前,用ELISA检测血清中支原体特异性抗体(IgG和IgM)对早期和确定诊断有一定的价值[3]。

人体感染肺炎支原体后,能产生特异性IgM和IgG类抗体。IgM类抗体出现早,一般在感染后1周出现,3~4周达高峰,以后逐渐降低。由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潜伏期为2~3周,当患儿出现症状而就诊时,IgM抗体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因此IgM抗体阳性可作为急性期感染的诊断指标,特异性强,灵敏度高[4]。如IgM抗体阴性,则可以否定肺炎支原体近期感染。而检测IgG抗体,IgG较IgM出现晚,需动态观察,它在发病第五周后才达到最大浓度。因为IgG抗体反应是肺炎支原体感染可靠,也是晚期的反应,如显著升高提示近期感染,显著降低说明处于感染后期。由此提示IgG与IgM同时测定,可提高诊断率,达到指导用药、提高疗效之目的。

本研究的血样采集都是在患儿出现肺炎表现并办理入院手续后采集的,所以推测感染肺炎支原体的时间都是在入院前至少3周以上,血清中正好是IgM的高水平期,因此IgM的阳性率较高(51%,23/45),而IgG的阳性率为(22%,10/45),两者同时阳性率为(13%,6/45)。上述结果与普通肺炎患儿比较均有显著性的差异,说明临床上通过血清学检测IgG和IgM,如果任何一项阳性均能确定感染了支原体,如果阴性并不能排除感染,需重复检测或进行病源学检测。

从本研究发现,小儿感染肺炎支原体的临床症状多种多样。其中以起病急,高热,喘憋及呼吸困难多见。肺部体征较明显,且多为肺部两侧病变。年长儿则表现为发热,干咳,肺部体征少,右下肺病变多,可合并胸腔积液,病程恢复期可出现咳痰。全身症状多,肺部体征少是支原体肺炎的特点,而它的X线胸片表现又比体征多,胸片表现的多样性是MP肺炎的另一个临床特点。MP感染可经血行播散至全身任何器官组织,MP感染发病机理除直接侵犯并吸附于呼吸道上皮细胞而引起呼吸道病变外,其与人体心、肺、肝、脑、肾和平滑肌等组织存在的部分共同抗原,感染后可产生相应的自身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导致肺外多种病变[5]。本组有1例10岁男孩因咳嗽两周余伴气急、胸痛入院,B超提示左侧胸腔积液,心电图窦速,T波改变,查SLE细胞未见,而抗-SSA、抗SSB、DS-DNA抗体均阳性,C3、C4降低,IgG 20 g/L,示肺炎支原体可以成为系统性红斑狼疮诱因。肺炎支原体感染检查IgG、IgM阳性率高,特异性强且快捷,可及时提供给临床明确诊断,指导临床治疗。

参考文献:

[1] 廖清奎.儿科症状鉴别学[M].第一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7.

[2] 张振弘. 儿科大查房―病例选录[M].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38.

[3] 黄绍光,陈 巍.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与治疗[J]. 医学临床研究,2003,20(4):256.

[4] 张晓波,王立波,张灵恩,等.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脏器受累56例临床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03,21(6):344.

[5] 崔振泽,李 辉.肺炎支原体患儿细胞免疫的研究[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7,12(5):287.

收稿日期:2007-03-09

上一篇:原发性结肠恶性淋巴瘤的X线及CT诊断 下一篇:成人癫痫患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