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良俊诗文中的“幽人”

时间:2022-10-17 05:44:23

摘 要:明代文人何良俊诗文作品中多处提及“幽人”形象,与中国古代文人隐逸传统,与其诗学思想及所处的时代社会思潮有关。研究其诗文中的幽人”形象,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幽人” 隐逸传统 诗人思想 社会思潮

何良俊(1506―1573年),字元朗,号柘湖居士,明代松江华亭县人,戏曲理论家、文学家、 藏书家,著作有《何氏语林》、《四友斋丛说》、《何翰林集》等。其诗文作品大多收在《何翰林集》中,在其七卷诗歌中,幽人及其相关词组出现了12次之多。可见,对“幽人”形象的研究有助于深入研究何氏诗学思想。

一、“幽人”形象与隐逸传统

何良俊诗歌从内容上看,主要分为送别诗、题赋诗、抒怀诗、题画诗等;从体裁上分为近体、古体、五言、六言和七言,绝句律诗等。从作品深度和文学价值看,何氏抒怀诗成就相对高些,“幽人”形象大多出自此类,摘录如下:

“朝爽入轩棂,高树明初旭。好鸟语花间,幽人睡正足。喜无客到门,况有酒新熟。起尝四五酌,盎然春满腹。过午不冠栉,行持道书读。啜茗涤烦襟,焚香延静福。凌晨骑马客,富贵空戚促。”[1]《晨起用白传体》

“余驾访幽人,献岁得良唔。入春未盈旬,林花已飘素。积李虽缟夜,恍疑月微露。酌醴复披图,偏映孙康户。”[2]

以上诗文中可见何氏的“幽人”指得是隐居田园、向往闲适、自娱自乐的隐士,这和中国古代隐逸传统息息相关。《庄子》中就强烈地体现出隐逸的思想,隐逸主题最早可以追溯到《楚辞》的《招隐士》,汉代张衡的《归田赋》也是早期的作品。隐逸思想到陶渊明时达到极致,陶氏将玄学思想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去,以日常事物体现玄理。他独特洒脱、自娱自乐、安贫乐道给后世士大夫提供了精神家园,士大夫们大多在仕途失意后往往回归于陶渊明,在他身上寻找新的人生价值。盛唐时期隐逸之风有增无减,但性质上发生了变化。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隐逸大多与玄学思想的兴起密不可分,主要是对乱世生命渺小、生不逢时的恐慌与无奈,只能以山水风月寄托思绪。盛唐是大一统的盛世,知识分子渴望投身仕途、建功立业,隐逸只是入仕的阶梯,即所谓的“终南捷径”之说。自然也有将归隐看作傲视独立的表现,以入于山林、纵情山水表现人品的高洁,寻求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纯美天地。宋元明清往后,文人都喜欢写隐逸主题的诗文,大都以上想法,何氏也不例外。

二、“幽人”形象与其思想

何氏诗文中“幽人”形象除了与隐逸传统相关之外,也和其本人思想相关。何氏在诗文、书法、绘画、戏曲等方面都有所涉猎,其作品《四友斋丛说》中,我们大致了解他的诗学思想。摘录如下:

“四友斋者,何子宴息处也。四友云者,维摩诘,庄子,白乐天与何子而四也。……”[3]对于维摩诘是否是唐代王维,学术界产生了分歧,一般人认为王维,理由是王维字摩诘。也有人认为是指东方世界的如来。[4]何良俊以庄子、白居易和维摩诘为友,而他们正好分别是道家、儒家、佛家的典型代表。可见,何氏的思想是儒释道三教合流的,他认为:

“庄子者,昔人谓其体醇白而家万物观其绝圣去智,名物淑诡,博达自姿而独于天地精神往来。然则游尘累之外,孰有过庄生耶。”

“白傅,虽仲尼之徒,其学不专为儒,然能处世而不住于世,仕官而无官官之心,以声色自娱而不染于声色。”

“余观维摩诘所说经,又名不思议解脱。其释者曰:‘解脱者,纵任无碍,尘累不能拘也。”[5]

在他看来,庄子、白居易和维摩诘共同之处是对自由的向往。身心处于尘世不被尘世所累的生活方式也是何良俊所向往的,这是何氏人生价值观,也是儒释道三家思想的共同之处。何氏据于儒,依于老,逃于禅,三教思想得到统一。因此,何氏以这三者为友,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付诸笔端,大写特写幽人幽居,在他的笔下,一个自由不拘、超尘脱俗、安逸闲适的隐士跃然纸上,和真正隐士不同在于,他没有脱离世俗生活,于闹市之中,通过日常的饮茶、焚香、读书、喝酒使生活诗意化、艺术化。可见何氏的愿望大抵如此,诗中的“幽人”就是自己或者说是理想中的自己。

何氏的这种思想不仅体现在其作品中,也体现在其对诗文的鉴赏评价中。如陶渊明的诗自然含蓄,通过对闲适田园生活场景的描述,娓娓将玄理缓缓道来。平淡中见警策,朴素中见绮丽的诗风是后人所推崇的。但是,何良俊喜爱陶诗更多是将其作为自由精神的家园,这从对白居易诗歌的态度中也能知晓,白氏诗大致分为讽喻诗、闲适诗、感伤诗几类。何氏欣赏的是其晚年的闲适诗,上面诗的题名就是最好的例子。对自由的追求表现在对诗文风格的推崇上是以自然为最高准则的。

“余最喜白太傅诗,正是以其不事雕饰,直写性情。……”[6]

“盖《西厢》全带脂粉,《琵琶》专弄学问,其本色语少。盖填词须用本色语,方是作家。”[7]

“……观云林此三言,其即所谓自然者耶。故曰聊以写胸中逸气耳。今画者无此逸气,其何以窥云林之廊庑耶?”[8]

“不事雕饰”、“本色”本质上都是提倡自然,何氏将自然贯穿于所有艺术作品的评论中,在自己的诗文创作中也积极地寻求自然、追求幽人的艺术境界,这些是深受其儒释道三教合流哲学思想的影响。

三、“幽人”形象和社会思潮

人处于社会之中,不可避免受到社会思潮的影响,生活在明中后期的何良俊,在当时复杂的社会思潮的作用下,提倡自然、自由。为了更好地理解,现将当时社会思潮人为割开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首先,阳明心学。弘治、正德年间,王阳明继胡居仁,陈献章等人之后,进一步发展了宋代陆九渊的“心学”,提出“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心外无理,心外无事,心外无物”(《传习录》)。这种学说虽是主观唯心的,但是它把“天理”拉到了人心,变成人们自觉遵守的“良知”,打破了程朱理学的僵化统治,在客观上也突出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人的觉醒,这也是王学最具生命力的所在。随后的王学左派,从王艮、罗汝芳、何心到李贽等,思想越来越激进。“百姓日用即道”(王艮《王心斋先生遗集》卷一《语录》),“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李贽《焚书》卷一《答邓石阳》)。心学的兴起及传播,促使人们生活、思想方式发生了变化,提倡自我、张扬个性、肯定人欲成为主流思潮。何氏不可避免受到影响,其对王阳明非常推崇,曾“杖策渡浙江,欲走见阳明先生”[9]他说:“阳明先生拈出良知以示人,真可谓扩前圣所未发。盖此良知,即孔子所谓‘愚夫愚妇皆可以与知者’,即孟子所谓‘赤子之心’,即佛氏所谓‘本来面目’,即中庸所谓‘性’,即佛氏所谓‘见性成佛’。乃得于禀受之初,从胞胎中带来,一毫不假于外。故其功夫最为切近。”[10]此外,他与阳明弟子聂双江也有交往,如《复大司马聂双江先生书》、《代聂双江兵部尚书谢上表》,可见两人友谊很好。正因如此,在诗中他写“幽人”的“过午不冠栉”强调对于个性自由的向往和追求,强调“本色”、“自然”、“性情”。

其次,商业的兴起。明代城市工商业的发展促使明代社会发生巨大变化,如文人、文学作品的世俗化,民风的奢侈化。以巨商为主体的富豪阶层,占有大量财富后,自然产生了对精神的追求,希望获得文化上的认同,商人阶层在骨子里还是希望通过读书来光耀门楣,让后代走仕途之路。反之,读书人则非常羡慕商人的经济自由。双向的需求促使士商关系的密切化。在富裕的江浙地区,许多文人出自商家,如唐伯虎、王宠、何良俊、汪道昆等。出身商家的何良俊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文人,而是明代新型的文人,他追求世俗化的享乐,《四友斋丛说》中这样记载:

“余尝至阊门,偶遇王凤洲在河下,是日携盘至友人家夜集,强余入坐。余袖中适带王赛玉鞋一只,醉中出以行酒。盖王脚甚小,礼部诸公亦常以金莲为戏谈。凤洲乐甚,次日即以扇书长歌来惠,中二句云:手持此物行客酒,欲客齿颊生莲花。盖不但二句之妙,而凤洲之才情亦可谓冠绝一时矣。”[11]

以妓鞋行酒体现了何氏任情放纵、狂放不羁的的真性情,并非传统意义上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卫道士之流所理解和明白,所以何氏才不遗余力地强调性情,强调自由。

第三,山林文化的影响。何氏一生,爱好广泛,友人颇多,有董宜阳、张之象、徐献忠、莫如忠、文征明、王维桢、郭第等,此外与王世贞也有交往。文人之间的交游具有重大的文化意义,志趣相投或观点相同的文人喜欢聚在一起,何氏与其友人的交往,自然或多或少受到影响,在其作品中得到证实。此外,一个很奇妙的文化现象不得不提,即和何氏交好的文人包括他自己都喜欢以山人或居士为号,如何氏自号柘湖居士,董宜阳号七休居士,张之象号王屋山人,徐献忠号九霞山人、长谷山人,文征明号衡山居士等等。“山人”本意是指山中人,这里是指明代知识分子的一个特殊群体,不同时期,山人的界定是不同的,其代表的是与台阁文化相对的山林文化,这种文化不同于传统的隐逸文化,是隐逸文化与市井文化不断合流的混合性文化。它消融了隐逸的高洁,文人虽号山人或居士,却不需要住在深山,可以尽情地享受现世生活的快乐。隐逸的世俗化、现世化促使文人走出书斋、走向市井、享受现世,提倡个性解放。

明代社会思潮的复杂性促使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何良俊受到影响,他的诗学思想也与此相关。研究何氏诗文中的“幽人”形象,是对其诗学思想研究的一个切入点,以小见大地反映其诗学思想,具有一定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明)何良俊.何翰林集二十八卷【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藏明嘉靖四十四年何氏香严精舍刻本卷三 P31

[2] 同注释1

[3] 同注释1 P 125―127

[4] 亢学军 . 明中期江南世人心态之形成――以何良俊为例【J】,《中国文学研究》 2004年第4期

[5] 同注释3

[6] (明) 何良俊 . 四友斋丛说【M】北京 :中华书局1959年版 卷二十五 诗二 P 226

[7] 同注释6 P 342

[8] 同注释6 P 265

[9] 同注释1 P152

[10] 同注释6 P 30

[11] 同注释6 P 241

作者简介:方明霞(1985.8―),女,安徽省池州市人,安徽省池州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古代文学。

上一篇:让经典浸润童年――浅谈小班幼儿学习《弟子规... 下一篇:结合小说《黄孩子》谈德语篇章的衔接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