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高中生的数学能力

时间:2022-10-17 04:48:31

如何培养高中生的数学能力

当前,学生被动学习的现象比较普遍,课堂上被动地接受知识,不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大多数学生头脑里只是老师“灌输”的内容,离开老师,就不会学习了,这种现状是应试教育的弊端所造成的后果。 那么,在高中数学课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呢?下面,谈一谈我个人的体会。

一、正确的学习动机是促使学生自觉学习的动力

高中生没有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意志力薄弱。所以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动力。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讲一些科学家小时候怎样立志成才;工农子弟怎样克服重重困难,刻苦学习,结果成为农艺技师,养猪、养鸡专家等故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孩子心目中树立一些榜样,通过具体、形象而生动的语言,让他们知道该怎么做。但是,动机教育是长期的,不可能一步到位。我对随着年龄增长,却没有形成良好学习动机,情绪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或意志薄弱的个别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辅导,直至改正为止。

二、教给学习方法,是形成学习能力的关键

学生学习能力的构成,有四个要素。一是基础知识,二是基本技能,三是智力技能(指观察、思维、记忆、想象等心理内部活动的技能),四是学习方法。 过去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中只重视前两者,而忽视后两者。因而出现高分低能的倾向,为加强学习能力的培养,我在加强双基教学的同时,又重视思维、记忆等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视教给学生学习方法。(1)重视教给学生使用教材,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2)重视充分表露并训练学生掌握学习的过程。(3)重视训练学生掌握操作技能的方法。

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发展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

习惯是一个人在长时间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或方式。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巩固和发展学习能力,而且对将来工作和学习也有较大帮助。良好的学习习惯应该从小养成,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在数学方面,学习习惯大致包括:(1)认真听讲,独立思考。(2)仔细观察,用心去记。(3)规范地写、准确地算。(4)及时检查,调节思路。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形成一个人的性格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在课堂上及时指导、帮助、严格训练,久而久之,才能形成自己的行为方式,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训练学生把验算看作是解答应用题的最后一个步骤。验算中,学生经过自我反省,不仅可以保证解答的正确性,而且可以进一步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出解题错误的原因,调节解答思路,巩固和提高解题的能力。

总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势在必行的。如果我们根据教学的实际和学生的特点坚持不懈地训练与培养,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上一篇:浅议“全面发展观念”对中职生的应用 下一篇:运用多媒体,优化高中英语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