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工艺施工方法及适用条件

时间:2022-10-17 04:19:07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工艺施工方法及适用条件

摘 要:本文归纳了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的特点,介绍了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的适用条件和施工工艺,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沥青路面;地热再生工艺;施工方法

Abstrac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hot in-place recycling technology, introduces the hot in-place recycling technology application condition an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has great social benefit and economic benefit.

Key words:asphalt pavement; heat regenerating technology; construction method

中图分类号:U416.2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定义:就地热再生,就是利用就地热再生机组将路面加热、添加再生剂、耙松、拌合、再生混合料摊铺;同时将新沥青混合料直接摊铺于再生混合料之上,两层一次压实成型。

二、适用条件:

石家庄市体育大街、青园街、胜利大街则采用的此工艺,现结合胜利大街具体情况谈谈此工艺和方法。

胜利大街路面原结构为:3cm上面层+5 cm中面层+3cm下面层。经调查路面主要病害为横向裂缝和网裂,部分网裂伴随有沉陷发生。此外还有少量车辙,且多伴随有网裂发生,修补和井盖路病较少。裂缝与胜利大街多年使用造成的老化和疲劳性能下降有关,大部分网裂并没有伴随沉陷出现,说明路面基层承载力基本满足要求,但轮迹带处发生的车辙加网裂和局部沉陷对道路的承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根据以上情况则采用就地热再生施工工艺

三、热再生工艺特点:

1、施工工艺简单,迅速方便快捷,对交通干扰少,无环境污染。

2、实现100%旧路沥青材料的重新使用,符合资源循环利用的原则,降低了维修资金的投入,大大减轻了道路管理部门的经济压力。

3、沥青面层之间为热粘结,使之成为一个整体,提高了路面维修质量,施工接缝为热接缝,避免了冷接缝由于雨水深入而发生的路面破坏。

4、施工工艺科学合理,可恢复其中老化沥青的性能,恢复旧路面沥青混合料良好的路用性能。

四、热再生设备简介

现就江苏省英达热再生有限公司的设备简要介绍一下

1、每台设备都为汽车半挂牵引式,具有无级变速慢速行走驱动功能的牵引汽车使得整个机组既可以像汽车一样在公路上高速行驶又可以在施工时以很慢的稳定速度行走。正是这一技术创新,使得这为套机组具有机动灵活性。

2、采用以液化石油气为燃料、特殊陶瓷材料为热辐射体的沥青路面加热板。液化气几乎100%转化成辐射热能,加热效率与能源利用率高,比热风加热方式以及普通反射式红外加热器加热方式效率提高一倍以上。

3、可折叠结构加热墙,在工作时展开宽度达4.5米,折叠后宽度不超过2.5米,可在高速上牵引运输,机动灵活,转场迅速。

4、横向多组、前后多排气缸控制升降的耙齿式沥青路面疏松耙,可以在需要的范围内自动适应路面高低变化,使得已加热路面被均匀耙松,确保被再生路面沥青混合料中骨料不被打碎,以保证被再生路面沥青混合料级配不改变。

5、再生剂喷洒采用电脑自动控制,沥青路面疏松之后均匀布置再生剂撒布盘,撒布盘将再生剂均匀地撒布在被耙松的路面旧沥青混合料上,使得再生剂与旧沥青混合料均匀、充分裹覆,确保再生剂添加比例准确且均匀。

6、主要设备为:加热王、公路王、摊铺机、振碾、双钢轮。

五、再生沥青混合料配比确定

1、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可采用普通热拌沥青混合料的设计方法,包括骨料级配、混合料的各种物理力学性能指标的确定。经验表明: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配比设计,应考虑旧路材料的品质,即回收沥青的老化程度,旧料中沥青的含量和骨料级配,必须在旧料配合比、骨料级配、再生沥青性能等方面调配平衡。

2、再生剂选择与用量的确定应考虑旧沥青的黏度、再生沥青的黏度、再生剂的黏度等因素。

3、再生沥青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方法采用马歇尔试验方法。

4、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试验指标有:空隙率、矿料间隙率、饱和度、马歇尔稳定度、流值等。

5、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检测项目有车辙试验动稳定度、残留马歇尔稳定度、冻融劈裂抗拉强度比。

6、再生沥青试验项目:针入度、软化点、延度。

根据以上指标则确定胜利大街的再生剂用量为3%。

六、热再生施工

整形热再生各工序的具体要求如下:

1、路面清洁

在施工前,应封闭将要施工的车道,进行交通布控,对施工路面进行彻底清洁。

2、定施工基准线

为保证施工时边界顺直,施工前要定施工基准线,即再生设备行走基准线,可按高速公路的现有标线作为参考基准,用石笔划出行走基准线。该线要平滑、顺直、明显,保证驾驶员、操作手易于观察和控制。

3、车辆按要求就位,施工准备

开始施工前,车辆按施工工艺要求顺序就位,然后预热再生机械、点燃长明火。驾驶员要定好行走基准标杆,此时一切准备工作必须就绪,准备工作完成后,报告现场负责人。

4、加热作业

所有准备工作完成后即可开始施工。所有加热设备依次前进,加热设备采用热辐射加热,不会烧焦路面,对路面没有损伤。所有加热墙点燃后辅助人员必须确认加热墙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并注意经常观察、检查。车辆前进时车辆的行驶导杆必须沿标线行驶,中途不得随意变换方向和改变速度,辅助人员要随时检查、提醒驾驶员。

准备工作一切就绪后,就地热再生系列机组开始施工,在加热过程中严格控制加热工艺,各加热车辆统一按照设定的施工速度匀速进行,并尽可能缩短车辆之间的间距。为避免热量的过多散失,在车辆底部和车辆之间空隙加装保温板,通过以上措施保证加热的温度、深度符合施工控制要求。

5、再生剂喷洒

再生剂的喷洒量应该根据原路面沥青材料的检测试验结果,以再生混合料性能恢复到合适为依据,并参考沥青指标的恢复情况,对路面喷洒再生剂,喷洒剂量根据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用量确定。开工前对喷洒系统进行检查和标定,喷洒要均匀,用量准确。施工时注意路面变化,及时微调再生剂的用量。

6、原路面耙松

耙松装置为液压气动复合式疏松耙,依靠机械结构实现在已经过充分加热、均匀喷洒再生剂的路面以匀速将原路面均匀耙松。操作人员需调整好疏松耙的气压,保证施工宽度和深度符合施工控制要求。以这种方式耙松路面,绝不会打碎集石料,从而不会改变原路面混合料的级配。

在该工序中,应按照相关要求,每200米进行再生深度的检查,要求深度波动范围在±0.5CM之内,如果耙松深度达不到要求,则应该调整疏松耙的深度。同时应该采用降低加热车的速度和调整液化气流量以及增加加热车等方式,以提高路面加热温度,使耙松深度满足要求。如果耙松深度过大,则可通过疏松耙的深度进行调整。再生剂采用自动控制系统进行喷洒,应每天检查一次参数设置。

7、再生作业

耙松后的路面通过再生设备自带的熨平板、前导板对耙松的路面材料进行初步整形。尤其是希望通过热再生施工工艺来治理具有车辙的路面路病时,该导料板会将车辙拥起到波峰的沥青混合料推回到车辙带的波谷。同时配合人工对接缝处的混合料进行修正,以保证再生设备后跟随摊铺机效果。

8、摊铺、碾压作业

整形就地热再生施工工艺需要在再生的表面摊铺一层少量新沥青混合料。其摊铺工艺和一般新建路面的上面层摊铺工艺基本相同,加铺层混合料摊铺后与下面的热再生层两层结构共同碾压,由于沥青混合料中集石料的相互挤作用,从而达到层间热粘结的效果。

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比新伴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稍低,但基于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特性,一般情况下能够满足压实要求。施工中也可以通过调整压实遍数、速度、机具等方式来调整压实效果。

碾压前要对边上散落的混合料进行清扫,碾压按初压、复压和终压三个阶段进行。初压采用12吨双钢轮振动压路机,压路机紧跟在摊铺机后面,及时匀速静压1-2遍,碾压速度控制在2-3km/h,保证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取得良好的碾压效果。

终压采用8-10吨双钢轮压路机,终压应紧跟在复压后进行,2-3遍。

碾压时采取先两侧后中央,先静后振,先慢后快,低振幅高频率碾压的原则,先压左右两侧纵向接缝,使接缝密实平顺。压路机至少2/3轮宽要处于老路面,然后按照从低向高的原则依次碾压,当采用静压方式碾压时,每次重叠轮宽不低于20cm,当采用振动碾压方式进行碾压时,每次重叠轮宽应低于20cm。碾压段落不宜太长,折返距离应控制在40米以内。碾压时注意水量的控制,以不粘轮时进可能以少为度。

9、开放交通

施工完成后,路面温度下降到50°C后开放交通。

七、质量检验

在实施这项工程时,我们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分三阶段加强质量控制,即施工前对路面进行巡查、试验、施工中加强过程质量控制,施工后定期观测评价使用效果。

1、施工中过程控制

施工中加强过程控制,这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施工中对试验数据详尽的记录,特别是温度的检测,对数据归纳、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指导后续施工。 可委托当地有资质的试验室检测。

2、竣工验收检测

完工后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测,包括压实度、平整度、构造深度、摩擦系数、渗水系数等。

上一篇:关于通信电源相关问题的研究 下一篇:设备的运行及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