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我国监管法规的新一代银行核心业务系统构建

时间:2022-10-17 04:10:54

符合我国监管法规的新一代银行核心业务系统构建

近年来,国内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可以说是百花争放。多家城市商业银行都在快速地扩张和发展之中,更有一部分优秀的城市商业银行已经开始跨地区经营。而与此同时,我国金融企业的运营模式正经历着从“部门银行”转型为“流程银行”的重大变革,这种符合我国监管法规的新一代银行核心业务系统正在被一步步构建。

一、我国商业银行运营的现状与背景

前不久,央行科技司组织工、农、中、建、交和招商六家大型且具有代表性的商业银行进行了交流,该交流主要围绕银行核心业务系统建设和发展展开。在交流会议上,对近几年来我国大型商业银行充当核心业务系统建设先行者的经验进行了相关总结,并积极研讨了“十二五”期间银行核心业务系统的构建和发展思路。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李东荣在交流会上提出,“十二五”时期,国内外经济社会环境呈现出很多新的特点、新的变化,在核心业务系统构建上银行也要与时俱进,不断注重和切实贯彻“科技引领创新”的新理念,从而为提高银行核心竞争力发挥更大的作用。

因此,这种“转型”的变革也使得已经是现代银行营运基础之一的核心业务系统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做好银行核心业务系统的建设,对于推动银行管理变革、金融创新以及未来银行发展转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为了顺应这一发展概念和趋势,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IT平台系统并加以改造,建设符合我国监管法规的新一代银行核心业务系统已然势在必行。

二、传统商业银行核心业务系统的弊端和新一代银行核心业务系统的定义

到目前为止,国内大多数商业银行的核心业务系统,究其本质还是属于面向账户的交易系统,并不是面向客户的金融产品经营系统。在银行业金融机构中存在着合规失效的弊端,同时相关操作流程和内部管理规章制度也存在有章不循、长期不执行的现象,这些都将导致银行内部相互制衡的机制难以发挥出有效作用,也必将给商业银行业造成严重的资金损失。

想要彻彻底底解决上述的弊端,其根本出路,必须对目前的银行模式进行再造,从部门银行转型构建为流程银行。所谓的流程银行是指通过重新构造银行的业务流程、组织流程、管理流程以及文化理念,颠覆性地改造部门银行模式并使其彻底地脱胎换骨,由此形成的以流程为核心的全新的银行模式。构建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监管法规的本地化银行核心业务系统,是支撑流程自动化的技术平台,也是流程银行的科技基础。

2005年10月,在上海召开的“银行业首届合规年会”上,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明确提出了“流程银行”的概念。银行核心业务系统也被称作为核心银行系统,是商业银行处理核心业务,诸如:客户信息、存款产品、贷款产品、支付结算服务、业务和财务总账的系统。

三、构建符合我国监管法规的新一代银行核心业务系统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我国银行市场上创新产品的接连出现,外资银行的进入以及银行上市的浪潮,都给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与此同时,业务经营环境的变化也给银行的核心业务系统带来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对于众多的商业银行来说,需要通过银行核心业务系统的更新和完善以达成如下目标:(1)扩大规模、跨区经营会带来核心业务系统整体架构升级需求,这就需要银行核心业务系统的升级换代和持续优化;(2)传统网点的优势已经越来越不存在,这就需要我们利用电子服务等渠道来不断弥补;(3)为了提高管理水平和抗风险的能力,要不断进行管理咨询并引进风险管理的优秀的管理技术;(4)为了能够提高产品的创新能力,就必须注重中间业务、分析及理财类的应用;(5)进一步推进影像工作流、作业集中处理等应用,不断打造出符合我国监管法规的流程银行。

符合我国监管法规的流程银行归根究底就是一个业务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我们可以管理核心客户信息、处理客户账户及核心总账、提供基础存贷款、支付服务等活动。目前,银行核心业务系统已经成为现代商业银行营运的基础之一,所以将直接影响到银行的服务与经营管理水平。因此,做好银行核心业务系统的建设,不仅仅是对于推动银行管理变革、促使金融创新有着重大的作用,而且对未来银行的发展转型也具有深远的意义。

四、构建符合我国监管法规的新一代银行核心业务系统带来的机遇

上述由部门银行到流程银行的“转型”,即在符合我国监管法规下新一代银行核心业务系统的构建为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的发展和机遇是可以想象和容易预期的。

这种发展和机遇具体可以体现到三个地方:首先,可以满足央行和监管部门的各类业务要求,且可以为商业银行现有的核心业务提供全面支持服务,并能适应未来三到五年内业务拓展和创新的需求。其次,真正落实“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为柜面营销提供完整、相对独立、统一的客户信息视图;实现各业务系统、管理信息系统与核心业务系统共享客户信息;还可为银行提供主要客户数据、辅助分析与决策。第三,实现完善的产品管理。商业银行的业务部门可依托相对独立、完善、可灵活定制组合的产品体系,自行定制产品;系统支持灵活的定价管理,可提品单独核算功能,从而帮助银行进行产品盈利能力的分析。

五、构建符合我国监管法规的新一代银行核心业务系统规避的风险

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的构建必须在符合我国监管法规下进行。这种系统的构建会给银行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会面临很多的挑战与风险。具体可能出现的风险可以分为两个类型:技术相关风险和组织流程变化引起的风险。因此,对于我国的商业银行来说,有必要对这些可能出现的挑战与风险进行详细而恰当的分析,并且制定出有针对性的风险防范措施,用详细而严格的监管法规来确保核心业务系统的实施能够顺利地进行。

六、结论

我们应该很清楚地认识到,虽然银行核心业务系统在我国已经得到一定的构建实施,但目前我国对银行的会计核心、帐务、交易等进行处理的核心业务经融系统,与国外先进银行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具体的表现为:过时的银行核心业务系统根本无法适应市场变革需求和银行的业务发展;银行各个应用系统之间相互独立相互分离,数据缺乏有效的共享;基于以账户需求为中心的银行应用系统很难提供分层次、有效的客户服务;原有核心业务系统有很多的局限性,这使得银行很难面对当今社会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竞争环境等等。

因此,我国各银行内部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业务水平以及服务水平。在市场变革和全球竞争的压力之下,要通过构建符合我国监管法规的新一代银行核心业务系统来进行信息化变革,构建“后发优势”以实现“跨越式发展”,这样才能不断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从而提升我国商业银行在全球市场的核心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桥.吐故纳新再造“核心”―惠普和Temenos公司助力上海银行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全面投产.金融电子化.2009(1):73.

[2]佚名.破蛹而出――长亮新一代银行核心业务系统SunLTTS V5.0研发成功并顺利上线.新金融世界.2009(12):65.

[3]佚名.香港东亚银行携手神州数码 建设“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现代商业银行. 2006(6):20.

上一篇: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 下一篇:中小民营企业融资效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