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管理问题及创新策略研究

时间:2022-10-17 04:09:16

电力工程管理问题及创新策略研究

【摘 要】随着电力工程的快速发展,其管理方面涉及到的问题非常之多,具体表现在学科跨度和专业范围之上,因此,电力工程管理面临巨大的挑战和难题。在电力工程管理过程中,必须要加大质量和安全两个方面的管理、创新力度,唯有此,方可有效提升工程质量,同时,能够规避安全方面的隐患发生。

【关键词】电力工程;管理;创新

1 电力工程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国民经济的不断提升,电力工程直接关乎到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并且直接决定着电力企业的收益水平。电力工程重点包含了三个方面的活动:一是合同签订,二是施工准备,三是成本控制。要想完成这三个方面的工作,必须要加大工程管理力度,这也是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核心问题之一。

1.1 安全责任制度尚不健全,执行不到位

现阶段,我国电力企业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与此同时,对于安全责任进行了明确划分。然而,部分施工单位为了自身的利益,不惜一切代价赶时间、促收益,对于安全责任制度置若罔闻。长此以往,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难以被及时察觉,这将给施工建设埋下了安全隐患。除此之外,对于上级部门下发的安全责任制度,部分施工单位只是草率的做一宣传,并没有深入的进行学习和研究,也没有细分到项目之上,更没有提出适合自身的可行性执行方案。

1.2 电力工程管理信息化程度低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企业和居民对用电的需求量逐渐增大,伴随而来的便是电力工程数量的增多,同时,提高了电力企业的工作强度。然而,传统的电力工程管理工作属于纯手工操作,不但要占用工作人员很多的时间,而且工作强度难以承受,这就需要先进技术的投入,而信息化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众多电力企业实现了信息化管理。相比传统的手工操作,信息化管理无疑是带来了便利,但是由于信息化发展起点低、起步晚,面对工程量大、复杂程度高的电力工程,整个系统负荷大,信息传递不及时,导致资源共享不能即时实现,最终造成系统对管理质量和管理水平的误判。

1.3 监管部门职能发挥不足

在电力企业中,监管部门主要负责对工程质量的监督和管理,其作用不可小觑。目前,我国电力企业多数性质为国有企业,仅有一部分为私营企业。国有企业规模相对较大,机制十分庞大,因此,监管难度非常大。与此同时,当前绝大一部分电力企业的管理模式为属地化管理,无法对使用权限进行转移,所以,监督管理作用发挥不出,最终导致监管部门权力失衡,难以发挥出应有水平。除此之外,电力企业的监管部门日常事务繁多,工作量非常大,这将不利于监管工作的有效落实,对电力工程管理的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2 电力工程管理创新策略研究

2.1 成本管理策略

由于市场竞争的日益剧烈,成本投资对于一个企业而言非常重要,电力企业也不例外,必须要从成本管理方面出发,结合自身实际,全方位进行成本管理策略的研究,以此来提升管理水平,为企业的发展和收益打下基础,有效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实力。 实现成本管理策略的创新,必须要从成本的全局性、竞争性和全局性出发,做好三个方面的控制。因此,电力企业在电力工程管理工作中要实施成本管理策略,唯有此,方可实现电力工程管理创新,其意义深远而重大。工程建设作为电力企业成本控制的根本,同时决定着企业最终的效益,是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直接决定者。电力工程建设期间,所需原材料管理作为建设工作的核心之一,首先针对材料,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和采购,这将有利于工程造价的控制,同时,可以有效提升工程利润。本文笔者有着多年的材料管理经验,特整理出适合电力工程材料管理的内容:作为电力企业施工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材料管理直接决定着企业最终利润,通常而言,在施工之前,所有原材料必须准备到位。在进行原材料购置的时候,首先要对材料生产商进行考察,重点考察其生产运作能力和相关技术,其目的是为了避免材料出现不合格现象;然后要对材料生产商的地理位置做一研究,距离较远、交通不便将直接导致运输成本的增加。材料购置回来之后,立即进行验收操作,并且向厂家收回产品合格证,在验货的过程中,倘若发现产品存在质量方面的问题,必须向厂家提出退货或调换的要求,与此同时,针对质量、标准等方面存在异议的材料,必要的时候,需要进行二次检查,确保材料质量达标。

2.2 组织机制的不断创新

组织机制创新作为电力企业进行工程管理的必要手段,也就是说,电力企业要不断强化组织机制、管理机制等方面的建设与创新,以此来提升自身业绩,扩大自身规模。实践表明,唯有强化组织机制建设和创新,才能够确保电力企业工程管理有序发展,电力企业才有发展的动力。与此同时,组织机制的不断创新,在一定程度上为电力工程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2.3 有效辨别危险源,做好安全防范措施

利用信息化、科技化手段进行危险源的辨别,通常的危险源来自于人为和施工两个方面,因此,要全面做好辨别和定位,针对潜在的危险源,要做到未雨绸缪,提前制定防范决策和规章制度,以此来实现电力工程的安全运行。严格参照《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中的相关规定,及时、准确找到危险源,并且与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违规现象相结合,整理出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将作为安全管理的标本,进行分析和辨别。通常情形下,我们将危险源安全控制措施分为三类:一是直接安全控制措施;二是间接安全控制措施;三是指示性安全控制措施。危险源安全控制措施标准为:在施工过程中,防止事故的出现,处理危险因素,将安全隐患控制在一定的程度之内。直接安全控制措施必须要首先强化设备技能,提升安全标准,直接将安全隐患因素处理掉;间接安全控制措施通过安全设备,将安全隐患控制住;指示性安全控制措施通过使用报警设备,向施工人员发出安全警告,提示施工人员脱离危险。除此之外,危险点安全控制措施也是需要进行制定的,它的作用非常大,主要表现为:首先,防止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设备出现临时失误,从而导致危险发生;其次,处理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二次进行安全隐患的整合;最后,将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进行控制,达到国家相关规定标准。总而言之,危险源安全控制措施的功能具体表示为:直接安全控制措施用来增强设施的安全性能,将处理安全隐患;间接安全控制措施重点利用安全防护措施,对潜在的安全风险和隐患因素予以防范;指示性安全控制措施重点进行危险源的控制与防范,通常采用的手法为报警装置的安装、警告标识的安放等。危险源存在于整个电力工程施工管理活动之中,因此,必须要加强对危险源的防范与控制,通过书面形式制定防范措施,建立健全防范机制,并且加强操作人员的安全培训力度,提升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除此之外,要把握危险源的特征,制定相关责任制度,提升监管水平,有效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2.4 加大全面创新力度

依据现阶段电力工程施工的特征和性质,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不断落实创新机制。

同时,要充分加大全面创新力度,提升电力工程管理水平,将创新机制落实到电力工程管理工作中去。结合发展现状,电力企业要逐步加大人才创新机制,创建一支团结、积极、高效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加大问题解决、处理力度,实现人员交流、沟通创新模式。事实证明,唯有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队伍,电力工程管理工作才能够顺利推进,企业的利润才有根本保障。同时,要强化电力工程项目监督与管理标准,确保各个环节的工作顺利进行。结合自身发展情况,创建科学、合理的承包机制,结合点的选择要根据工程数量和规模进行。

3 结语

通过本文的详细论述,可以看出,电力工程管理中存在很多问题,这就需要电力企业强化自身管理意识,加强安全责任控制,加大电力工程管理创新策略研究力度,以此来提升管理水平和企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万深.电力工程管理及改进措施[J].东方企业文化,2013(1).

[2]韦中强,电力工程管理模式中存在的缺陷与创新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14).

[3]梁炳伦.电力工程管理的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J].电源技术应用,2013(4).

上一篇:中压配电网采用20kV电压等级的研究 下一篇:对于用户线路网的使用效率及其模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