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直肠癌根治的近期疗效分析

时间:2022-10-17 03:59:13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的近期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 观察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治疗的近期临床效果,评价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0月间收治的106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组与传统开腹手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淋巴结检出数目、术后并发症、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较开腹手术组时间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淋巴结检出数目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腹腔镜组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在近期疗效与开腹手术相当,安全性高,住院时间短。

关键词: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临床疗效

直肠癌为临床常见的一种消化道恶性肿瘤疾病,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我们回顾性分析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和开腹直肠根治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探讨该手术方式的安全性,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四附属医院2012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06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经病理学确诊),复发病例排除,术前均完善胸片、腹部彩超、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依据肿瘤距离齿状线距离及肿瘤浸润程度决定行Miles术或Dixon术;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腹腔镜组67例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其中男性46例,女性21例,年龄32~71岁,中位年龄54岁。开腹组39例行传统开腹手术;两组男性23例,女性16例,年龄30~76岁,中位年龄56岁。肿瘤TNM分期:Ⅰ期8例,Ⅱ期40例,Ⅲ期43例,Ⅳ期15例;组织学分级:Ⅰ级21例,Ⅱ级51例,Ⅲ级28例,Ⅳ级6例。两组在性别、年龄、肿瘤类型及肿瘤部位等一般临床指标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全麻,腹腔镜组取头低足高截石位,建立气腹,压力在12 mmHg,全面腹腔探查后,游离裸化肠系膜下血管,清扫血管根部淋巴脂肪组织并离断肠系膜下血管。按全直肠系膜切除(TME)和无瘤手术原则完整游离直肠达肛提肌筋膜表面,完整切除远端直肠系膜。于肿瘤下缘2cm~5 cm处用线性切割吻合器切断肠管。关闭气腹,左下腹辅助切口放入切口保护套,拉出游离远端肠管,近端距肿瘤10cm~15cm处切断乙状结肠,去除标本,置入吻合器钉座后还纳腹腔。重建气腹,腹腔镜直视下经放入吻合器完成吻合。若行Miles术时,于肿瘤近端约10cm~15cm处用线性切割吻合器切断乙状结肠,并经左下腹扩大的穿刺孔行腹膜外单腔造瘘(造瘘口一期开放)。会阴组切除肛周组织,于腹腔会师后经会取除标本,盆底腹膜不缝合,逐层缝合会阴切口,放置盆腔橡皮管引流。开腹手术组按TME原则行传统的经腹直肠前切除术(Dixon术)及腹会阴联合直肠癌切除术(Miles术)。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淋巴结检出数目、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以P

2 结果

所有标本上、下切缘均为阴性。腹腔镜组手术时间较开腹组时间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淋巴结检出数目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腹腔镜组术中失血量少,术后首次排气时间较开腹组短,术后恢复快,术后住院天数短,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近年来直肠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微创外科技术发现迅速,鉴于腹腔镜TME所具有的微创优势,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具有术后疼痛轻,胃肠道功能恢复快,切口美观,免疫功能更好地保存等优势,目前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已得到了广泛的开展和应用[1,2]。理论上腹腔镜手术比开腹手术更有利于TME手术的进行,且在安全性和预后恢复等指标上甚至优于开腹手术[3,4]。本组应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评价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和近期手术效果。

结果显示,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淋巴结清扫数目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经腹腔镜直肠根治术和开腹手术效果一致,同样能达到根治效果。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和术后住院天数腹腔组明显低于开腹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腹腔组术中创伤小,能在明视下彻底止血,这与腹腔镜手术视野放大、超声刀具有良好的止血效果等有关;而腹腔镜组排气时间短可能是腹腔镜手术对肠道的牵拉刺激少、手术切口小、肠管暴露时间短且少有关,另外术后切口疼痛感较轻,从而促进肠功能恢复和肠管排气也有关,也使患者住院时间较开腹组明显缩短[5],这点是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最大优点,同时加快了医院床位的周转速度,间接降低了医院的医疗资源消耗。

本组术后近期并发症主要包括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感染,虽然两组间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腹腔镜组吻合口瘘发生率仍高于开腹组,而发生吻合口瘘的3例均为早期开展腹腔镜手术病例,考虑与术者的熟练程度和助手配合等关系密切,可能术中裸化肠管不佳,还有对吻合肠管切缘血运及张力判断等的掌握情况均有关。吻合口出血两组均较少见,考虑与术中止血彻底及吻合后常规检查吻合口有关,发现出血能及时处理。我们体会避免吻合口出血关键在于裸化肠管要完善,便于闭合及吻合;且吻合后指诊有无出血,必要时放置肛管引流观察。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感染发生率较开腹组低,因腹腔镜手术切口明显小于常规开腹手术,减少了切口疼痛程度,明显减少感染机会,而开腹组切口感染及肺部感染率较腹腔镜组高,可能与上述原因有关。近年来大样本多中心RCT研究结果显示腹腔镜下直肠癌手术的疗效不低于开腹手术。总体讲腹腔镜操作难度大,技术要求也高,只有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充分掌握其手术规律,才能顺利开展。

总之,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与传统开腹直肠癌手术效果相当,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大大促进了直肠癌术后的早期恢复。

参考文献:

[1]丁卫星.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的双吻合技巧[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2,15(8):790-792.

[2]江志伟,黎介寿.结直肠癌手术腹腔镜或开腹术式选择的争论[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8,28(6):453-455.

[3]秦光远,左朝晖,姚敦武,等.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与传统开腹直肠癌手术的疗效比较[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0(6):421-423.

[4]王彦业.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与传统开腹直肠癌手术的效果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5):183-184.

[5]黄 岩.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30)3368-3370.

上一篇:12例脊椎滑脱采用膝顶复位疗法治疗的临床分析 下一篇:CRF腹透患者血清营养指标检测结果预测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