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误区

时间:2022-10-17 03:30:09

土建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误区

摘要:土建工程是城市改造的重点项目,有助于未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质量是工程建设的核心标准,土建施工项目必须符合工程质量的要求,才能创造更多的经济收益,为广大业主提供优越的使用环境。由于施工单位在土建作业期间缺乏综合性的管理制度,对现场施工活动未能采取全面性的管理控制,导致施工作业秩序混乱,影响了整个土建项目的质量。针对这一点,本文分析了土建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善的措施。

关键词:土建施工;项目质量;管理;误区

Abstract: the civil engineering is the key projects of urban renewal, help futur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ic development. Quality is the core of th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tandards, civil construction project must comply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quality of the project, to create more economic benefits, for the overwhelming majority of owners provide superior using environment. Because construction unit in the civil work lack of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system during the field construction activities failed to take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control, lead to construction work order chaos, affected the whole construction project quality. In response to thi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quality management and existing problems, and advances some improving measures.

Keywords: civil construction; The quality of projects; Management; error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严格控制土建项目施工的质量,创造更加理想的经济收益,这些都是工程合作双方的共同目标。新时期城市改造活动广泛开展,土建施工单位对工程质量的控制更加完善。考虑到土建工程改造投资巨大,面对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工程单位必须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方案。除了质量管理外,对土建工程采取必要的成本管理方案,也有助于工程项目建设的持续发展。

一、土建施工现场中存在的问题

土建工程施工步及到各种专业知识,在工程施工中需要交叉配合和协调工作,不管是在设计方面,还是在施工的质量方面,都必须受到较好的控制。如果控制不好,管理不好,在工程施工的后期就会因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形响工期,造成工程投资的浪费,更有甚者,会影响到工程的使用功能,严重的甚至存在质蚤问题和安全隐患。

1、建筑施工现场安全工作不足。安全意识是做好建筑施工现场安全工作的关键,现场施工的安全工作是关键到整个工程进程的工作。但是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管理工作中,未能将建筑施工现场安全工作摆到应有位置,未能真正认识到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重大,导致施工人员安全生产知识淡薄。

2、难以实现全面有效的控制。 建筑现场施工的操作一般均具有劳动密集的特性,投人劳动力众多,故难以对每个操作人员实现有效控制。在工程实践中,由于个别操作人员违规操作所引起的质量问题是屡见不鲜的。如何实现对操作人员的全面有效的控制对于监理单位及承包商均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难题。

3、质量控制过程中的隐患。由于现场施工操作型工序多,产品面广量大,难以实现全面检查。在施工生产过程中,由于质量的波动性,施工质量很难百分之百地符合规范规定的质量标准,必然存在着因不合格项目而引起的返工返修损失和为减少损失加强预防控制而增加的费用,因此怎样实现对现场施工质量的全面控制也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难点。

二、土建施工现场质量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是项具体而细致的工作,是搞好工程质量、强化建筑结构、美化装饰工程的依据方法,及其优化控制的科学,它融合了施工管理人员、监理人员以及建筑工人的综合素质。加强工程现场管理,不但可以为施工单位节省资金,而且也为提高施工效益,强化工程质量、美化城市环境做出贡献。 具体情况:①测量控制,施工前监理人员对施工放线及高程控制进行检查,对质量建筑实体所能出现的容许误差作出严格的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应对工程体的几何尺寸、高程校核等随时进行检查,对不合乎工程实体基本测量要求者,应及时指令施工单位处理。 ②指令文件控制,即监理通过书面形式对施工承包单位提出其所需完成的建筑任务,指出施工单位存在的问题,明确施工单位的责任。 ③实验控制,监理工程师判定材料和各工程项目在品质是以现场实验数据作为评判标准的,分部工程中的每道程序所用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结构的抗拉、压、弯各项强度及拌料的配合比,通常需利用现场实验所得数据来评判质量、情况。④驻地监督控制,在施工现场中观察工程的变更过程,及时处理有质量隐患的事故,对有危险苗头的项目予以重视并上报建立人员。

三、土建施工现场材料管理

建筑安装工程所用的材料费用约占工程造价的60%~70%,因此在安装工程的项目管理中,材料管理的成效直接影响到工程造价。作为施工单位, 在施工前,对工程所需材料不仅要进行货源的调查研究,广泛收集供货信息,尽量寻找货和价的最佳结合点,而且还要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及有关计算实际需要的材料、设备总量,编制好需求计划。在施工中做好旬、月计划,要充分考虑资金的合理运转和现场场地实际情况以及工程进度需要,合理安排施工所需机械的进退场,特别要注意材料的保管, 以免出现如水泥在保管中因违规堆放出现受潮及底层结块、钢筋未垫好而出现锈蚀导致不能使用等现象,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制定合理的材料采购、保管制度,建立材料价格信息中心和材料价格监管机制,提高采购人员的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保证货比三家,质优价廉的购买材料,减少工程成本,提高企业利润。因此,必须解决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四、土建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策略

据调查,无论大小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成本耗资比例在70%-80%之间,此阶段的成本控制对项目建设有极大的影响。施工阶段是工程建设的核心时期,也是总投资消耗最多的环节。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之后,建筑行业的经营发展也面临着新一轮的调整,加强项目施工造价控制是工程单位管理的重点内容。作为财务部门,应围绕工程施工方案制定造价控制措施,把资金消耗控制在最低范围内。

1、材料采购方面。工程施工是成本耗资最多的环节,材料采购是施工期间资金开支的主要对象。因而,控制施工期间的工程造价需加强材料采购管理,在满足工程建设需要的条件下减少材料耗资。采购部门拿到工程图纸后,经过详细地计算编制采购方案。一般情况,可联系材料供应商协商采购,同等质量的材料选择保价最低的供应商购买,由此可节省一笔造价资金。

2、返工作业方面。返工返修不仅影响了工程建设的质量,也耽误了现场作业的进程、工期,从而增加了施工成本。现场管理人员需加强各个环节的作业管理,从细节上控制项目建设质量水平,避免施工期间出现返工作业。如:安排检查人员对已经完成的小项目综合勘测,及时处理工程存在的质量问题,协调各个环节的现场施工,提高人员参与工程作业的效率。

3、设备维修方面。当前,机械设备已经成为工程建设的常用工具,机械自动化操控逐渐取代了人工操作,大大提升了现场作业的效率。但是,随着机械设备的广泛运用,如:起重机、挖掘机等,设备维修养护费用也成为了工程造价的组成部分,大型 机械设备维修费用增多也会导致项目成本增多。施工期间要加强机械设备的维护管理,以免故障维修造成的成本耗资。

4、赔偿处理方面。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施工单位在建设期间与其它合作方会出现经济纠纷及意外赔偿问题,这难免会产生一系列的赔偿问题。从工程造价控制方面考虑,工程赔偿费用的处理必须按照国家标准规定,严禁私自挪用工程资金处理赔偿事件。财务部门要发挥资金监管作用,督促管理人员调配项目资金的行为,确保各项资金按照正当的程序调配使用。

结论

总之,加强土建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是创造收益的根本,施工单位对现场作业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处理,避免影响后期的正常作业。施工阶段是项目成本耗资最多的环节,该期间成本造价控制成效对后期工程收益有很大的影响。建设单位除了向施工单位提供总工程图纸外,还应对工程造价管理提供明确的指导,必要时采取“限额策略”控制资金收支。

【参考文献】

[1]杨京春;设备现场管理初探[J];安徽建筑;2003年06期

[2]李明孝,姚邦松,王文萱,吴凤平;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管理措施浅议[J];重庆建筑;2004年05期

[3]裴文锋;;试论电力建设项目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模式[J];硅谷;2009年19期

[4]蔡绍国;;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与控制[J];经营管理者;2009年15期

[5]李相平;张利华;武巧珍;;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研究[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上一篇:工民建施工技术探究 下一篇:城乡统筹背景下平原地区小城镇规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