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宁夏回族宗教仪式音乐

时间:2022-10-17 03:22:15

漫谈宁夏回族宗教仪式音乐

摘要:伊斯兰音乐是随着伊斯兰教得产生、发展而传播、变迁的。研究伊斯兰宗教音乐和回族宗教音乐必须与研究伊斯兰教相结合,从历史的发展演变和当时社会的政治、文化、经济等诸多方面来剖析。

关键词:伊斯兰教;回族;宗教音乐;经堂教育

我国少数民族众多,其中回族是分布最广的一个民族。大分散、小聚集是其主要的居住方式,也是回族区别于汉族以及兄弟民族所独有的特点。这种地域上的差异必然会带来文化上的差异,这也对形成各地回族音乐的地域特征和乡土特征有着极大的影响。回族宗教音乐是回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研究、探讨回族音乐发展的源头之一。回族信仰伊斯兰教,因而伊斯兰文化、伊斯兰音乐也会对回族文化、回族音乐的形成、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和促进作用。由于历史上回族与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杂居生活在一起,为了求得自身的发展和进步,回族大量地吸收、引进了汉族文化艺术和儒家传统的道德观念。回族文化艺术是以伊斯兰宗教为核心,回族的生活习俗无不与宗教有关。因而研究回族音乐必须回顾伊斯兰教音乐与回族音乐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历史。宁夏是全国回族人口最聚集的地方,这里的回族音乐对于我们研究全国回族音乐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伊斯兰教音乐变革及其发展:

公元610年,伊斯兰教(Islam)的创始人结合犹太教和基督教等教义,创立了伊斯兰教,并且在阿拉伯半岛传播发展。它的产生是当时阿拉伯的社会经济、政治在思想上的反映。

所有信奉伊斯兰教的穆斯林都会遵照念、礼、斋、课、朝天命五功作为必修课,每日五次,分别为晨礼、响礼、甫礼、昏礼、宵礼,缺一不可。除此以外,穆斯林每年都要封斋一个月,斋月里白天不食不饮,颂经赞圣,沐浴自省。逢主麻日(星期五)必须聚礼,每年有开斋节、古尔邦节两大节日,举行盛大的团拜会礼活动,在清真寺恭听阿訇演讲瓦尔兹,日常生活中的婚丧嫁娶、宰食畜禽,由阿訇主持按照宗教仪规进行。伊斯兰教的老教门宦有:虎菲耶、哲合忍耶、嘎德林耶及格底日,另外,还有伊赫瓦尼、赛来菲耶。这些教派颂经赞圣音调除了学习和继承了中亚西亚伊斯兰传统音调外,还根据其居住区域的语音及各自教派特点有所发展和独创。

二、回族宗教音乐的特征:

回族宗教音乐包括宗教和民间两大部分。其中宗教音乐在回族的民俗生活中占有相当的地位,虽然回族在宗教活动中禁止使用乐器,但提倡音调要流畅、优美、宏亮、动听。回族的经堂教育是宗教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阿訇们为了更好地宣传教义、传播伊斯兰教经典学说,同时为了便于记忆,利用当地民间曲调编创成经堂劝化歌,启迪穆斯林随时牢记自己的信仰,并利用音乐形式来达到宣传和教育的目的。由于封建统治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加之汉文化的影响和渗透,所以回族只是在自己日常的宗教活动中所使用的语汇保留了自己的特点和风格,而经堂教育则是依附于宗教而沿传下来。

三、经堂教育的音乐特征及其意义:

经堂教育内容可分为两部分:一是通过讲瓦尔兹(WAZ)进行宣传并结合日常生活中的言行及时进行教育;二是将古兰经中的主要宗旨提炼加工成汉语诵词,而后,填进曲谱里进行诵唱。诵唱的曲调多用羽调式,其调式、调性亦非常明显,曲调自然、流畅、轻松、活泼,唱时易上口而又便于记忆。

经堂教育从属于宗教之中,而且是宗教传播发展的重要形式。在今天,虽然经堂教育的学习者仅限于个别被选拔的宗教继承者的少数学员,但这种继承回教的教育方式仍存在于各清真寺院中。所以,作为宗教内容的经堂教育来说,其音乐使用价值应给予正确的评价。

宗教音乐在宗教活动中的表现是很丰富的,其形式有五时礼拜的阿赞、开斋节、古尔邦节、结社及斋月中的索里瓦帖,为埋体入坟所奉行的仪式者那则,为病人早日恢复健康而诵念的讨白等等,这些都是根据不同的形式而采用不同的道勒(曲调)。

回族教徒每天进行五次祷告,五次祷告前,先由穆安律(宜礼员)登上寺院尖塔的走廊或院中央,向着圣都麦加的方向而立,双手掩在耳边,用阿语按规定的道勒唱起赞歌,其词意为真主,至高无上(四次)! 我发誓,只崇拜真主(两次)。我发誓、是真主的使者(两次),来作礼拜(向右面唱两次)! 陆续来吧(向左面唱两次)! 真主啊! 至高无上(两次)! 除了真主再无其他的神明。其旋律由于地区的不同,多少有差异,但大体是一致的。

这些经歌所采用的领赞、合赞、独诵、领诵、分诵、合诵,已实属音乐范畴之内的各种演唱形式,而且调式、调性都很明确、简洁,曲式亦仍然采用初级的A –B- A 段式。对于西方宗教音乐而言,旋律的起伏程度还有音乐的表现力都没有他们那样表现得强烈。这些仅仅是在每天的礼拜当中所体现的伊斯兰教的音乐文化特色,其实每个地方的穆斯林都有其独特的地方特色。在宁夏每天都会听到五次从清真寺塔楼中传出的呼叫人们做祷告的“阿赞”声(呼祷调)。阿訇们不仅每天都在清真寺中为伊斯兰教徒吟唱“吾苛买提”(诵经调),还要在婴儿诞生时候的命名(也就是起个回回的名字,来表示这个孩子是真主的仆人,将会受到真主的保佑,也就是证明其是回族人),男孩行“割礼”(一般在十二岁的时候,一个成人的典礼),男女成亲,为老年病故送葬和过忌日时应邀到主人家去吟诵《古兰经》。在这些场合中,通常采用的“一领众和”式的音乐表达手法。在每年的“巴拉提之夜”,总有一些人会唱着“巴拉提调”去挨家挨户的化斋,“天下回回是一家,有福同享”共同庆祝这个节日。而到了每年的斋月,劝人行善封斋的“拉木尚调”会在村子里此起彼伏。这些“呼祷调”、“ 诵经调”、“巴拉提调”、“拉木尚调”多以散板和自由节拍居多,都是没有乐器伴奏的纯人声的吟唱,旋律有较强的吟诵性和呼唤性。

相比较而言,旋律的起伏程度及音乐的表现力不及西方宗教音乐。近几年,也有许多作曲家以回族宗教音乐素材改编和创作了不少优秀作品,将带有浓厚回族宗教风味的音乐以新的风韵展现给观众,使人耳目一新。当然,回族宗教音乐还需要进一步加深探讨,以便为回族音乐研究提供更充分的依据。通过以上的研究我们不难看出经堂语调无论是在哪个领域,宗教仪式音乐都散发着其独特的魅力。经堂语调是宗教领域引导和指引穆斯林行善的一种重要途径。经堂语调音乐表现出来的时而高亢悠扬,时而深沉激荡,纯人声的吟唱表达了对真主的赞美和崇敬之情。 本文通过对宁夏清真寺宗教仪式的音乐研究,希望更多人能了解回族地方特色与民族风情,更深层次地了解回族的宗教仪式音乐以及它们所代表的重要含义。(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 :

[1]田联韬主编:《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第314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10

[2]岸边成雄:《伊斯兰音乐》(日本),朗樱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

[3]《回族简史》,宁夏人民出版社,1978年

[4]刘元培:《漫话阿拉伯音乐的发展》,载《阿拉伯世界》1984年2月

[5]《回回民族问题》,民族出版社,1980年

上一篇:浅析休闲会所室内设计 下一篇:音乐与语言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