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良知与“君子人格”的培养

时间:2022-10-17 01:28:29

致良知与“君子人格”的培养

内容摘要:儒家提倡“君子之风”,也就是“君子人格”,它具有多种特质,而“内圣外王”的完美人格是最高理想。“致良知”是成就理想人格的基本功夫。古今中外,对人格类型作了不同分类。王阳明倡导良知之学,认为人人心中具有良知本体。无论地位高低、职业殊异,只要立志、努力,都可以成为一个有德性人格的人。这正是“致良知”的巨大魅力所在,也是“君子人格”的巨大魅力所在。

关键词:致良知 君子人格 境界论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12)03-53-58

儒家提倡“君子之风”,也就是“君子人格”,它具有多种特质,而以“仁、义、礼、智、信”为基本。而“内圣外王”的完美人格是最高理想。“致良知”是成就理想人格的基本功夫。古今中外,对人格类型作了不同分类,儒家则提出境界之说,把君子人格略分为学人境界、贤人境界、圣人境界、万物一体境界。在学人与贤人之间,还有“狂狷”境界。庶民百姓即愚夫愚妇虽然尚未达到“君子人格”境界,但他们个个都具有良知,无论地位高低、职业殊异,只要立志、努力,都可以做一个圆满德性的人,成为一个有德性人格的人。一个人,只要“纯乎天理而无欲”,就是君子。因此“人人可以为尧舜”。甚至恶人也可以转化为善人。这正是“致良知”的巨大魅力所在,也是“君子人格”的巨大魅力所在。

儒家重视自我修养,儒家的为己之学,身心修养之学,要求从自己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自觉自愿地遵守儒家的工夫修习的原则。

“为己”不是为了获取自己的利益,而是修养自己、充实自己,成就高尚的德操,成就自己的人格素养。当代著名儒学家杜维明认为“为己之学”是一个不断扩展的多重关系的圆周中的自我发展、自我修养之学,“为己”,不是为了师长,也不是为了家庭,甚至也不是为了简单的社会要求,而是为了发展个体人格,发展自己人格内在的资源。[1]

推原儒家典籍,对“为己”、“为人”有明晰的阐释,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荀子对孔子的话作了明确的解释,如云:“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蠕而动,一可以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荀子·劝学》)荀子所阐释的“为己之学”即是“身心之学”、“君子之学”;“为人之学”是“口耳之学”、“小人之学”。

君子之学,造就有道德的君子,塑造君子人格。小人之学,只能造就只顾私利的禽兽般的小人。中国的先哲们把“君子——小人”二分式的人格类型说,视为儒家所倡导的人格类型说。

从人格心理学和文化心理学的角度来考察,凡具备和谐精神的典型人格,便是孔子等圣人所提倡的君子人格。儒家提倡“和为贵”的思想,并以其为指导,去处理天人、人我、身心和主客间的关系,因此,君子人格具有共生取向、和谐发展的独立人格。

“君子”一词有多重含义。《论语》一书中“君子”一词出现107次,主要是指“有才德的人”,只有一次指“在高位的人”。“小人”也有几种含义,主要是指“无德者”或“见闻浅薄的人”。

孔子首倡“君子——小人”二分式的人格类型说,其后经历代学者不断充实和完善,对中国人的做人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延续至今,人们常以“君子之风”相矜尚。

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君子”的标准有多种提法,主要有十四个:仁、义、礼、智、信、忠、恕、诚、勇、中庸、文质彬彬、尚和、谦虚和自强。[2]凡具有以上素质者即为君子;反之,不具备以上素质者即为小人。恰如《淮南子·泰族训》所说:“圣人一以仁义为准绳,中之者谓之君子,弗中者谓之小人。君子虽死,其名不灭;小人虽得势,其罪不除。”“君子”与“小人”,泾渭分明。

“君子人格”的十四种特质,只是表面的特质;深一层探析,可提炼出五种根本性特质,即“仁、义、礼、智、信”五种“常德”。

1.仁

“仁”是君子首先应具备的心理素质。孔子提出“仁、智、勇”三“达德”的命题。他说:“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因为君子具有爱人的美德,泛爱众人,故无所忧心;君子有知识,富智慧,故能不惑;君子为人刚毅果敢,故无所畏惧。而“爱人”是仁的核心。一个人若能以爱心待人,也就在行仁了。仁的另一个重要内涵是“孝悌”,这是伦理道德中最根本的品德。对父母长辈要行孝道,对兄弟、姐妹要有悌道,推而及于乡邻众民,取得“泛爱众以亲仁”的社会效果,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与君子相反,小人所爱的只是与他关系密切的人,只顾自己私利,不愿成人之美,常干那些损人利己的事,即“成人之恶”,诿过于人;甚而攻讦诬陷,落井下石,无所不用其极。

2.义

“义”是儒家崇尚的道德品质,常与“利”对举。《论语·里仁》中,孔子主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并非绝对排斥“利”,但必须依正道而取之,正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里仁》中孔子又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只有依正道而取得的富贵,才可以享受,这就是“义”;不依正道,凭非法手段而获得者,就是不义,应该丢弃。墨家“尚义”,与儒家之义有共通之处。

3.礼

“礼”是君子立身的根基,是待人接物应具备的基本礼仪,体现于日常的修养与实践之中。孔子要求君子必须“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3],要用礼来约束自己的言行。孔子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4]依礼而行,就不会干出离经叛道的言语行为来。

4、智

孔子把“智”作为“三达德”之一,要求君子努力学习修为,力求具有高超的智慧与能力。他曾说:“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5]知识、智慧和能力,要靠平日长期的精心学习和积累,虚心求教于人。孔子严格要求:“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而正焉,可谓学也已。”[6]君子有丰富的知识,才能正确认识自己和周围诸多事物,正确处理个人与环境的关系,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

上一篇:节能管理干部走出“能力瘸腿”困境之策 下一篇:娄底市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再创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