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王阳明“致良知”的教育哲学思想

时间:2022-10-28 01:12:10

探析王阳明“致良知”的教育哲学思想

摘 要:王阳明的教育哲学思想是其整个哲学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哲学思想的具体运用。本文首先论述了“致良知”的教育原则思想,其次重点论述了“致良知”的教育原则及其对现实的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王阳明;致良知;教育思想

收稿日期:2007―10―05

作者简介:车运景(1978―),男, 汉族,河南省濮阳县人,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室助教,哲学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哲学研究。

王阳明生于明朝中叶正德、嘉庆年间,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教育家,在政治学、哲学、教育学等方面多有建树和创新。其中他的“致良知”教育哲学思想,尤其值得我们借鉴,正如著名史学家郭沫若曾在《王阳明礼赞》中说:“王阳明对于教育方面也有他独到的主张,而他的主张与近代进步的教育学说每多一致。”

一、“致良知”的教育思想

王阳明晚年曾说:“吾生平讲学, 只是致良知三字”, 又说:“近来信得致良知三字, 真圣门正法眼藏”,“故良知之外, 别无知矣。故致良知是圣门教人第一义”。他首先认为人之良知是与生俱来,不学自能,不教自会,即所谓“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 其次,它认为人人所具有,不分圣愚,“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圣愚”。再次,它不会泯灭,“良知在人,随你如何,不能泯灭”,也不会消失,“虽妄念之发而良知未尝不在”,“虽昏塞之极而良知未尝不明”。不过,“良知”也有致命的弱点,即在与外物接触中,由于受物欲的引诱,会受昏蔽。所以,王阳明认为,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去除物欲;对于“良知”的昏蔽,他说得很明确,“良知”“不能不昏蔽于物欲,故须学以去其昏蔽”。“学以去其昏蔽”的目的是为了发明本心所具有的“良知”。所以,从积极的角度来说,王阳明认为教育的作用是“明其心”。他指出:“君子之学,以明其心,其心本无昧也,而欲为之蔽,习为之害,故去蔽与害而明复。”无论是“学以去其昏蔽”,还是“明其心”,其实质是相同的,即在王阳明看来,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实现“存天理、灭人欲”的根本任务。既然“良知”人人都有,那么,人人都有受教育的天赋条件,圣愚的区别仅在于能不能“致良知”,“圣人能致其知,而愚夫愚妇不能致”;由于“在常人,不能无私意障碍”,总要受到物欲的引诱,所以人人都应该受教育;教育是为了去除物欲对“良知”的昏蔽,因此它“不假外求”,而重在“内求”,即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自觉“胜私复理”,“去恶为善”。为了达到“去恶为善”,明其良知,实现“存天理、灭人欲”的目的,王阳明提出了许多有深远意义的教育原则,尤为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学习与借鉴。

二、“致良知”的教育原则

与其“致良知”的教育思想相适应,王阳明在长期的学术活动和教学实践中总结和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其中不少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谦虚谨慎、志存高远

王阳明指出“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圣愚”,要达到“良知”,必须首先从“致”上下功夫,即首先要有志,树立远大理想和目标。王阳明将“立志”比喻为“人之命”、“木之根”、“水之源”,要求“君子之学”,无时无处都要以“立志”为事,视“立志”为学习的首要问题。在王阳明看来,人们之所以“志不立”,是因为人们有“一毫私欲之荫”。那么应如何立志?他认为“责志之功,其于去人欲有如烈火之燎毛”。他语重心长地告诫人们:“盖于终身学问之功,只是立得志而已。”这里,他实际上是主张以“立志”树立善良的动机和情感,他所谓“立志”是指学习的目的和理想的问题。王阳明认为“致知”,除“立志”外,还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应当谦虚戒傲,他说,“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之魁”,“学谦虚”“不以聪慧警捷为高”而为“勤确谦抑为之”。“致知”与“力行”必须统一,这便是“知行合一”,是“良知”与“致良知”功夫的统一。它们之间的统一是动态的统一,“良知”是“变化不居”,并非固定不变的东西,“良知”乃是在“变化气质”中展现出来。“气质”的变化就是要通过“行”的体验活动,历经生活中的各种磨炼。王阳明一生浮沉仕海,遭阉党刘瑾陷害,历经各种风险。为此,常以自己的亲身体验教育学生。

(二)教学相长、寓教于乐

王阳明认为师生之间或同道朋友之间,存在着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关系。他曾指出:“凡攻我之失者,皆我师也;安可以不乐受而心感之乎?……使吾而是也,因得以去其非,盖教学相长也。”同时他在讲学活动中还十分重视有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讲学之余有文娱活动,极其活跃“歌声彻昏旦”。钱德洪是他的高足弟子,一生从事阳明学的传播,对老师的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曾做过生动的描绘。他曾介绍王阳明在绍兴稽山书院讲学时的情景:“中秋月白如昼,先生命侍者设席于碧霞池上,门人在侍者百余人,酒半酣,歌声渐动,久之,或投壶聚算,或击鼓,或泛舟。先生见诸生兴剧,退而做诗,有‘铿然舍瑟春风里,点也虽狂得我情’之句。” 这简直是幅极其优美的师生同乐图。试想,处于此景此情,学生接受知识,还会觉得乏味吗?教育是不能强制接受的,不能是单一、机械、模式化的。教育内容是为了开发人的潜能服务的,愉快的、自然的教育才能激发人的潜能和创造力,王阳明对此作了很好的指点。

(三)因材适教、发挥个性

王阳明指出:“人的资质不同,施教不可躐等。”他用良医治病必须对症下药和种植树木来做比喻,说明了因材施教的重要性。指出:“夫良医之治病,随其疾之虚实强弱,塞热内外,而斟酌加减,调理补泄之,要在去病而已,……君子养心之学,亦何以异于是?”“与人论学,亦须随人分限所及,如树有这些萌芽,只拱把以至合抱,灌溉之功,皆是随其分限所及。若幼小萌芽,有一桶水在,尽要倾上,便浸坏它了。” 无论是把学生比作病人还是比作树,都强调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为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人才,也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实施不同的教育。王阳明基于此曾把学生分为年龄之异、才能之异等类别,然后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教以不同的内容,充分发展学生个性。

(四)顺导性情、鼓舞兴趣

关于蒙童教育,王阳明的基本思想是:教育儿童应根据儿童生理、心理特点,从积极方面入手,顺导儿童性情,促其自然发展。他说:“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萎。” 意思是说儿童性情好动,喜欢嬉戏玩耍,而害怕受拘束和禁锢,就像草木刚刚萌芽,顺其自然就会使它长得枝叶茂盛,摧挠它则很快会使它衰败枯萎。因此对儿童进行教育,必须注意顺导儿童性情,不宜加以束缚和限制。王阳明认为,顺导儿童性情进行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要激发儿童学习的兴趣,兴趣在提高儿童教育质量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他说:“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沾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 意思是说儿童如果对学习兴趣盎然,则学习时必然心情愉快,能生动活泼地学习,这样进步自然不会停止。就像时雨春风滋润草木花卉,没有不生机勃发,自然而然地一天天长大的。反之,如果忽视了儿童兴趣的培养,则会压抑儿童学习的积极性,使儿童的学习很难进步,如同遭遇冰霜的花木,“生意萧索,日就枯槁”。王阳明提倡顺导儿童性情,鼓舞儿童兴趣的教育方法,是与传统教育方法根本对立的,在当时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王阳明“致良知”的教育原则思想是蕴涵在其整个哲学思想体系之中的,可以说是其哲学思想的具体运用,由于王阳明是我国古代哲学 “心学”体系的典型代表人物,是一位主观唯心主义者,其“致良知”的教育思想本身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我们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思想,结合我们当今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加以批判的继承,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这样既有利于我们全面、正确地分析王阳明的教育哲学思想,又有利于我们借鉴其教育哲学思想中的合理积极因素,为我国的教育改革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提供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郭沫若.王阳明礼赞.郭沫若全集(历史编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8,49.

〔2〕王阳明 王阳明全集〔M〕北京:红旗出版社, 1996 :81,863,1576.

〔3〕王阳明.传习录中•启问道通书〔M〕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101.

〔4〕王阳明.王文成公全书•卷三,卷二十六〔M〕北京:红旗出版社, 1996 :34,737.

〔5〕王阳明.王文成公全书•传习录下,上〔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251,262.

〔6〕王阳明.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中国古代教育文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298.

上一篇:论高校成人教育二级管理的利弊及对策 下一篇:当前大学生礼仪教育方式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