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控制方法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17 01:22:31

动态控制方法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在施工项目管理过程中,如何保证施工进度和提高工程质量是施工企业制度改革的重要目标,实施动态管理的理念尤为重要,本文根据现场工程项目管理实践,以施工项目动态管理的思想,详细介绍了动态控制方法在施工项目管理中对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控制的应用。

关键词:施工管理;动态控制;项目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施工项目管理是我国建筑业根据经营战略和内外条件,按照项目内在规律,通过生产诸要素优化配置和动态管理,实现项目合同目标,提高工程项目投资效益和企业综合经济效益的一种科学管理模式。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稳步增长,国际化趋势越来越快,建筑企业的生产方式和组织结构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施工项目管理为核心的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体制已基本形成,正在以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改革方向蓬勃发展。虽然我们国家在施工管理中引进项目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已多年,但是,在现行施工管理中运用动态控制原理控制项目的目标尚未得到普及。由于项目实施过程中主、客观条件的变化,使得项目进展过程中伴随着许多不稳定性因素,因此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必须随着施工情况的变化进行项目目标的动态控制。许多施工企业还不重视在施工过程中依据和运用定量的施工进度控制和施工质量控制来指导施工管理工作,项目目标控制还处于相当粗放的状况,这时,运用动态控制原理进行项目目标控制将有利于项目目标的实现,显得尤为重要,在施工管理中恰当应用动态控制方法有利于施工管理科学化的进程。

1、用动态控制方法控制施工进度

1.1对施工进度目标进行逐层分解

在工程项目实际施工中,进度控制往往流于形式。虽然每个工程项目开工前都编制了施工进度计划,而且在办公场所也上了墙,但往往到工程竣工,这张计划图表纹丝未动,工期拖延也无人细究。即使是比较成熟可行的进度计划,在实际运行中也会不尽人意。这是由于实际施工过程中会受许多主、客观因素的限制,甚至有时处于“无能为力”的地步。因为主、客观条件是在不断变化的,施工过程中的平衡是暂时的,不平衡是永恒的,所以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必须随着情况的变化,进行项目施工进度目标的动态管理。动态管理应用于施工项目管理需经过以下几个阶段,首先,要确定项目组织内各层次、各部门的任务分工,提出完成施工任务和工作效率的要求;其次,要把项目组织的任务转换为具体的目标,既要明确成果性目标(如施工进度),又要明确效率性目标(如劳动生产率);第三,落实目标:一是要落实目标的责任主体,二是要明确责任主体的责权利,三是要落实进行检查与监督的责任人及手段,四是落实目标实现的保证条件;第四,对目标的执行过程进行协调和控制,发现偏差,及时进行分析和纠正;第五,对目标的执行结果要进行评价,并与计划目标进行对比,以评价目标管理的好坏。

这里有两个关键问题,一是目标的确定与分解:施工项目的目标首先是在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之间签订的合同中确定的。工程项目经理部根据合同目标进行规划,确定更积极的实施总目标。规划目标从自上而下的三个方面展开,即通过纵向展开把目标落实到各层次(子项目层次、作业层次和班组层次);通过横向展开把目标落实到各层次内的各部门,明确主次责任和关联责任;通过时序展开把目标分解为年度、季度和月度目标。如此,可将总目标分解为可实施的最小单位。二是责任落实:要把每项目标的主要负责人、次要责任人和关联责任人一一落实到位,并由责任人定出措施,由管理者给出保证条件,以确保目标实现。在实施目标的过程中,管理者的责任在于抓住管理点(关键点和薄弱环节),创造条件,服务到位,搞好核算,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按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给予责任者以权和利,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努力自下而上地实现各项目标。这就要在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对施工进度目标进行逐层分解,由宏观到微观,由深到浅、由粗到细编制不同的进度计划。对于较小的工程项目,应对每个分部、分项工程及各个施工工序进行施工进度目标分解;对于大型建设工程项目,应先编制施工总进度计划,然后对项目的各子系统和子项目、各项目的各单位、分部、分项工程进行项目施工进度目标分解。

1.2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进度目标进行动态跟踪和控制

首先,收集项目目标的实际值,也就是收集施工进度的实际值。

由于在项目目标动态控制时要进行大量的数据处理。当施工的项目规模较大时,我们要进行数据处理的量就相当可观,这时,我们采用计算机为辅助,这样就可以高效、及时、准确的生成所需要的施工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的比较报表,这样有利于项目目标动态控制的数据处理。利用计算机可以很容易实施网络计划规范化(计算机化),形成“确定网络计划目标调查研究编制施工方案分解施工项目的施工任务进行逻辑关系分析绘制网络图计算工作持续时间计算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确定关键线路检查与调整编制可行网络计划优化编制正式网络计划贯彻检查和数据采集调整与控制总结与分析”的严格步骤。以此,做到进度管理程序化,进度管理集约化。应用网络计划技术与应用流水作业理论的关系是对立和统一的关系,在编制简单工程计划、一次性计划、周期为月、季、年度计划时,可用流水作业的横道计划;在编制大型、复杂工程的计划、需进行动态调整计划时,以编制网络计划为宜。

其次,按照进度控制的要求,定期对施工进度的计划值和实际发生的数值进行比较。

施工进度目标的控制周期要按照工程的规模情况和施工特点来定,一般的目标控制周期为一个月,但对于比较重要的施工项目或者施工周期比较短的工程,控制周期可以定为一周或一天等。当进行施工进度计划值和施工进度实际值比较时要注意,其对应的施工内容要一致,如果我们以某里程碑工程的进度目标值作为进度的计划值,那么施工进度的实际值也是要相对于以某里程碑工程的实际进度,而不能将比较的施工内容不一致加以比较。

之后,要通过对项目施工进度的计划值和实际值的比较后,根据发现的进度偏差,我们可采取相应的纠偏措施对其进行纠偏。

多年来,我们在施工过程中采取的项目目标动态控制施工进度的纠偏措施有:

(1)从组织结构方面,分析由于组织结构的原因而影响项目目标的实现的问题,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例如,调整了部分任务分工和工作流程组织等。

(2)从经济措施方面,分析由于经济的原因而影响了施工进度目标的实现,我们采取的措施是加快落实工程施工进度所需要的资金等问题。

(3)从技术措施方面,分析由于施工技术的原因而影响了施工进度目标的实现,采取了改变施工方法和改变施工机具等。

(4)从管理措施方面,包括合同措施,分析由于管理的原因影响了施工进度目标的实现,我们采取了强化合同管理等问题。

1.3由于原定目标无法实现,我们进行施工进度目标的调整。

运用动态管理方法控制施工进度,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计划的实施受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实施起来不一定如计划所愿。进度计划目标的制定要符合实际,不符合实际的目标是实现不了的。比如某项工程原定了开工日期,但由于此规划放验线还未作,致使开工日期拖延。所以制定计划目标时,要进行调查,经调查发现,由于原定目标的不合理,造成施工进度目标无法实现,这时我们就要根据现场实际施工情况对施工进度目标进行调整。在制定施工进度目标时必须要分析、论证施工进度目标实现的可能性,不能拍脑门,否则,制定的进度计划在施工进度控制中起不到指导意义。

2、用动态控制方法控制施工质量

2.1对施工质量目标进行逐层分解

一个工程项目从施工筹划到竣工交付使用,要经过若干个工序、工种的施工。一个工程的施工质量优劣,取决于各个施工工序、工种的管理和操作水平的高低。在施工项目中实行动态控制项目质量目标的重点是工序控制和质量检验。工序控制要以控制人、机、料、法、环五要素而实现;质量检验要求把好工序、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各项检查验收关,不允许有任何一项和任何一环不达标。把“预防为主”的主动控制与加强检查把关的被动控制结合起来,达到提高项目质量水平的有效途径。因此,为便于控制、评定和监督每个工程的施工质量,我们把整个工程项目按(GB50300-2001)标准逐级分为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和检验批,并分级制定质量目标,据此来进行质量控制和检查验收,这是进行施工质量控制的一项重要工作。

2.2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质量目标进行动态跟踪和控制

首先、收集项目目标的实际值,也就是收集施工质量检验结果的实际值。

由于一个单项工程在进行施工质量检验结果收集时要进行大量的数据处理。我们要进行的数据处理的量就相当可观。这时,我们采用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和检验批的专业表格,用计算机进行质量目标实际值的数据处理。

其次、按照质量目标控制的要求,定期对施工质量目标的计划值和实际发生的数值进行比较。

施工质量目标的控制周期要按照工程的规模情况和施工特点来定,一般的目标控制周期为一个月,但对于比较重要的施工项目或者施工周期比较短的工程,控制周期可以定为一旬或一周等。

最后,通过对项目施工质量目标的计划值和实际值的比较后,根据质量目标的偏差,我们来采取相应的纠偏措施对其进行纠偏。

我们在实际施工中采取的项目目标动态控制施工质量目标的纠偏措施主要有:

(1)从人的因素。在施工质量管理中,人的因素起决定作用。所以,施工质量控制应以控制人的因素为基本点。在施工中,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人的主导作用,不断提高参与施工人员的素质,不断提高施工质量。

(2)从材料的因素。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工程质量就不可能达到标准。所以,加强对材料的质量控制,是保证施工中工程质量的重要基础。

(3)从方法的因素。采用先进合理的工艺、技术,依据规范的工法和作业指导书进行施工,会对施工的质量起到良性的推进作用。

(4)从环境的因素。由于施工现场的空间条件限制及交通运输条件等因素,直接影响到施工能否顺利进行,同时,影响到施工质量能否得到保证。

2.3由于原定目标无法实现,我们进行施工质量目标的调整

由于在施工项目质量目标的控制过程中,会不断受到各种客观因素的干扰,各种风险因素有随时发生的可能性,故应通过组织协调和管理,对施工质量目标进行动态控制。在施工过程中,要随时调查、分析。通过调查会发现,由于原定目标的不合理,造成施工质量目标无法实现,这时我们就要根据现场实际施工情况对施工质量目标进行调整。在保证合格的前提下,调整为在施工中能达到的质量目标,使制定的目标切实可行。

3、结语

通过我们在施工管理中运用动态控制原理对施工进度目标和施工质量目标进行控制的成效来看,只有充分运用动态控制原理进行项目目标控制,才有利于项目目标的实现,并有利于加快施工管理科学化的进程。施工工程项目管理要以目标经营决策为中心,以计算机应用为手段,运用统筹学和系统论,动态地实施施工项目目标控制。

上一篇: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注意事项及质量保证措施 下一篇:桥梁施工方案设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