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十二五”期间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改革

时间:2022-10-17 09:01:36

浅析“十二五”期间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改革

摘要:当今社会急需拥有高技术的应用型人才,这一培养重担无庸质疑地落在了职业技术学院的肩上,但目前学院办学层次与质量普遍较底,其中课程设置与社会需要联系不密切是其重要原因,本文的体育教学开革意义就在于此。

关键词: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实用性

1 职业技术学院当前现状

截至2006年,我国的高等学校数已达到2300余所,是1998年的2.3倍,在读大学生总数已超过2300万人,是1998年的3. 69倍,全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已达到1200所,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58. 5%,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2 当前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鸿沟

普通高等学校培养的是“学术型人才”,似乎不太关注学生的就业率,很多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几乎就业率为0,可招生依然人满为患、教学模式与培养方案一成不变;和普通高校比起来,职业技术学院似乎更注重学生的就业与实际工作能力,他们以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己任,以毕业可直接上一线工作为目标,近几年发展势头较好、社会关注度较高。据权威资料显示:当前,我国依然面临着高级技工严重匮乏的局面,截止2010年,我国累计需求专门性人才达3000万,这与目前大学生就业难、“毕业等于失业”的现状严重相背。今年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举行的建筑类现场招聘会上,前来应聘者多达7000余人,签约率不到5%,很多知名企业、公司高薪招聘专门技术人才,却门亭冷落。有关专家认为,造成此种原因,一是由于我国职业技术学院办学质量还比较落后;二是拥有高学历、双师型的老师严重不足,培养不出社会所需要的高技工人才和专门性人才。那么,在“十二五”期间,我国职业技术学院能否提高办学层次与质量,真正做到与时俱进,笔者认为首先应从“课程”着手。

3 职业技术学院课程设置理论依据―项目课程理论

“以社会需求设置专业、以职业岗位能力需求设置课程”是项目课程理论最本质的特征,

它通过对工作岗位能力点、知识点、技能点和非智力因素优化点的系统化分析所获得的工作项目(任务)为驱动,设置课程体系和结构,合理高效设计课程模块,组织安排课程内容,从而实现课程教学的实用性和效益最大化。比如:海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面对本校传统的“体育教育专业”就业难的事实(体育教师面临饱和的状态,可师范院校每年还是在不遗余力的培养大批体育教师进入社会),结合海南地理位置的得天独厚、当地市场经济的需要,创立了“体育旅游”专业。该专业是体育与旅游相互融合交叉的部分,它体现了体育的社会性与旅游的社会性,包括旅游者在旅游中所从事的各种娱乐身心、锻炼身体、竞技竞赛、刺激冒险、康复保健、体育观赏及体育文化交流活动等与旅游地、旅游企业、体育企业及社会之间关系的总和。据了解,目前该专业就业率高达100%,而且在“打造世界旅游岛”方面发挥作用巨大。

4 职业技术学院体育课程设置原则―职业实用性

职业实用性体育是整个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在安排一般体育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专业特点进行的体能培养、职业素质和技能的教育。

4.1 确定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内容的依据

4.1.1 工作形式:工作姿势、动作速度、幅度、对称与否。

4.1.2 .工作条件:高音、低温、噪声振动、高山缺氧、潜水高压、航天失重等。19700601

4.1.3 工作性质:脑力劳动、体力劳动、脑体混合式劳动以及在工作中承担生理、心理、感

官等方面的负荷程度。

4.1.4对健康失常的学生,最好根据健康失常情况编排一套专门练习动作,如矫正操、素质

操、 康复体操、医疗运动处方。

4.2 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内容要求

4.2.1 所选内容要有助于培养未来专业劳动人才运用实用性体育知识、技能的能力。

4.2.2 所选内容要能够达到特殊职业所需要的身体素质要求。

4.2.3 所选动作结构要与掌握的职业技术、职业体能相符合。

4.2.4 所选动作能针对性预防和纠正职业技术对人体不利影响,预防产生疲劳性伤害及畸形

发展。

4.2.5 “以社会需求设置专业、以职业岗位能力需求设置课程”的整体课程改革理念。

5 职业技术学院实用性体育课程样例

5.1 野外勘探院校

野外勘探院校需要人体能克服高山气侯对人体的各种生理影响、需要人体在困难条件下都能正常工作,可开设长跑、篮球、爬山、越野、障碍跑、游泳、攀登来提高人体呼吸系统和心血官系统的能力,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

5.2 医学院

医生需要手指、手腕各关节的灵活性和很高的触觉能力、抵抗能力强,可开设乒乓球、射击、气功、手指手腕操、运动按摩来提高人体的耐疲劳能力以及手、腕的灵活性。

5.3 航天航海院校

航天航海院校对位觉感受器的稳定性要求特别高,要求有良好的灵敏素质和平衡能力以及良好的方位判断能力和反应能力,可开设铁饼、滚轮、跳水、体操、荡秋千、花样游泳和滑冰,以及在特殊设备上进行的前庭器官的空间定位练习来提高位觉感受器的稳定性和身体的协调性、灵活性,克服恐惧心理。

5.4 公安院校

警察或保安工作应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格斗能力,随机应变的灵敏素质和良好的视觉器官,可开设射击、拳击、武术、篮球、摔跤、击剑、长跑、体操等内容,来培养自卫、格斗、追捕等技能技巧,提高射击能力和大脑皮层神经过程的灵敏性。

5.5 师范院校

老师需要性格开朗、体型健美、素质全面、逻辑思维清楚、适应能力强、记忆良好等条件,培养学校可开设健美操、体操、气功、长跑、球类游戏以及有关的体育理论知识,来改善学生的体型与体姿、丰富体育知识、提高适应工作能力,放松精神与解除疲劳。

5.6 财经院校

从事金融业的人员需要思维敏捷、动作灵活、头脑清醒、耐力素质强、性格稳重细致,可开设乒乓球、击剑、气功、太极拳及各种棋类运动,以此来提高大脑皮层神经的灵敏性和抗疲劳能力,来改善性格、培养耐心。

参考资料:

[1]蒋歌声,翁惠根.“课(校)内外一体化”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建设[J].浙江体育科学,2006(3)

[2]陈功立,梁艳.对安徽省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改革的探索[J].安徽体育科技,2008(7)

[3]梁仕国.突出职业教育特点,加强高职实用性体育训练[J].中山大学学报,2007(10)

作者简介:

1.关朝阳,男,1970年出生,河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体操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

2.陈鹏,男,1986年出生,河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上一篇:浅论朗读课文的准备工作 下一篇:数学导入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