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朗读课文的准备工作

时间:2022-10-19 10:03:22

浅论朗读课文的准备工作

朗读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受到艺术的感染,在感染力的作用下,很自然地和作品发生共鸣。朗读的这一目的,在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是可以达到的。因为朗读者在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有情的语流的过程中,他的声音负载着作者的思想,作者的感情这种负载着作者感情的朗读,具有巨大的感染作用,会使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作者的思想和感情,产生潜移默化的效果。为了起到上述作用,朗读者首先必须对作品有准确、深刻的理解,培养强烈的感情。朗读是作品的再创造,是作品的再现。没有强烈的感情,朗读的各种技巧都将无济于事,朗读的目的更不可能达到。

“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刘勰《文心雕龙》)”任何一篇好文章,字里行间都倾注着作者的思想感情。这就要求我们在朗读的准备中,认真挖掘作品的思想感情,尽可以完美地表达原作的思想感情。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先了解清楚课文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创作动机。写作背景和动机,是课文的思想基础和感情根源。我们只有在了解了作者想说什么、要表现什么等问题之后,才能触及课文本身,使朗读能声情并茂地传达出原作的思想感情。《庄子・渔父》中说:“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缺乏感情的朗读,效果肯定不好。

任何一个作者,为了含蓄感人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都不愿把文章写得直白浅露、呆滞死板,而是有起伏,有波澜,十分讲究语调的高低,音节的抑扬顿挫。这就要求我们在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动机之后,把整篇课文作一仔细分析,划分段落层次,找出重点词句,并把课文的各个部分大意总结出来,归纳出课文的中心思想,确定朗读中应该重点表现的段落和词句,掌握课文在结构上的主次、详略以及并列、递进、转折等关系。做这些工作的过程,实质上也是掌握文章的感情由发端一一升华一一高潮的变化过程,对在朗读中准确生动地传达原作的思想感情,是极为有益的。

作品中反映的事物是复杂多样的,人们对各个事物的形象感受也不尽相同。根据事物的不同特性,人们的形象感受基本上可归为视觉感受、听觉感受和触觉感受等。例如我们分析朱自清《春》,眼前会浮现一幅春的图画;分析杜鹏程的《夜走灵官峡》,会感到那狂风,好像要掀起你的衣角,那大雪,好像要钻进你的衣领,不由得也随着主人翁裹紧大衣,打着寒颤,缩着脖子。总之,当我们借助语言的表象作用获得种种感受之后,必然会引起感情上的变化。从感受到感情,这是一个连锁反应。如果朗读者的感情处于十分平静的状态,他的朗读心境如同一潭死水,那肯定不会获得好的朗读效果。如果在初步分析课文时只产生了粗浅的、不稳定、短暂的感情,这样的感情对朗读来说,也是没有多大价值的。只有强烈、鲜明而深刻的感情,才是朗读所需要的。有了这种感情,朗读者才会自觉地、由衷地产生非常愿意朗读、非常渴望朗读的迫切心愿,形成强烈的朗读要求,从而获得理想的朗读效果。

把感受引向深入,也就是引向感情。在朗读的准备过程中,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朗读者必须抓住这个环节。如朗读朱自清的《春》,我们把通过感受得到的图画,转化为对春天的爱慕向往之情,除了看见“山朗润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了”,“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而产生“一年之计在于春”的认识,自己满身心里也应感到舒畅,觉得一切都刚刚开头,一切都充满了希望。把感受引向感情确实有一个过程。只有经历了这个过程,我们才能进一步看见那像小姑娘的春天,像健壮青年的春天,并产生如同小姑娘和健壮青年的感情。这样,我们才能赋予这篇诗一样的散文以饱满的感情,才会对本来容易使人烦恼的、一下就是三两的牛毛细雨不烦恼,把自己当成一个置身于如此美好的季节里的或“老’’或“小”,从而感染我们的教学对象。

上一篇:刍议语文教学中的收放艺术 下一篇:浅析“十二五”期间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