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个有爆点的答案

时间:2022-10-17 08:37:11

【前言】给我个有爆点的答案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而仅会忙不迭地追问,仅能成就一名合格的狗仔队员,若想得到好的答案,还得问得有技巧,比如对一个乐队来说,虽说聚散离合是常态,但谈起来仍是个敏感话题,对此,卢索的提问是:“就像一桌人一起吃饭,如果有人比其他人先离席会怎么样?”此态度即为彼观点。 但单有...

成为一名摇滚歌星,也许是美国导演艾维特·刘易斯最初的人生理想,当理想破灭了只能去拍电影去时,他一定不甘心,于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他让虚构的角色替自己去完成未竟的心愿——电影中的他们或者去唱片店打工(艾维特借影片《Luster》表明自己的音乐态度:将麦当娜的唱片直接丢出镜头外),或者化身为华丽摇滚的大歌星(吸毒加滥交,下场都不好),或者,成了《The Pretty Boys》中写一篇报导就能令歌星的专辑狂销一千四百万张的卢索·列文。

卢索·列文,音乐杂志供稿人,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信息海洋轻轻涌动起一个小浪,就会将诸多他这样身份的人卷噬干净,但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他是那浪!那时的流行乐坛,是音乐记者和乐评人的天下,他们都拥有一言九鼎的分量,那分量用卢索的话来形容:“你所知道的关于音乐90%的信息,都是因为我写下来报导了,然后你读到了,你所听到的90%的音乐,你之所以会去听,是因为我撰文推荐了。”

有点儿俗丽的影片风格,阻止观众更多地去喜欢艾维特的电影,不过他对卢索·列文的塑造是准确的:不仅符合且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音乐记者以及乐评人的认识,说白了,他们是乐坛掘金人:金子是千方百计地从歌星那里挖到的“有爆点的答案”,而得到金子的途径是通过一连串提问去“挖掘”。

总结卢索·列文的提问技巧,有以下几个特点:a、连珠炮般的提问;b、有技巧地问;c、设定情境去问;d、为了得到答案,不按常理出牌。

影片《The Pretty Boys》开始于卢索的一连串提问:“这张专辑是怎么出来的?”“受众是谁?”“你在唱给谁听?”“摇滚乐,是什么玩意?谁对你影响比较深?”高频率的发问携卷起声音的旋风,将被采访人裹挟其中,迎面而来的小问号宛若一步步递进的麦克风,谁能招架得住?回答常常是脱口而出。

而仅会忙不迭地追问,仅能成就一名合格的狗仔队员,若想得到好的答案,还得问得有技巧,比如对一个乐队来说,虽说聚散离合是常态,但谈起来仍是个敏感话题,对此,卢索的提问是:“就像一桌人一起吃饭,如果有人比其他人先离席会怎么样?”此态度即为彼观点。

但单有提问小技巧,难激起见多识广的被采访者的大兴趣,若想得到一个好答案,还得设定一个出人意表的情境去提问,饶有兴趣的回答会显影出被采访者鲜为人知的一面,来看卢索设计的“提问游戏”:“尼克松,就他一个听众,如果他在白宫听你演唱,在深夜,就在一通苏美热线之后,这会给你什么灵感?”……

如果被采访人无论面对怎样的提问,就是没兴趣开口,或者只答:“无可奉告”,该咋办?难不住那些出色的音乐记者,他们各有各撬开被采访者嘴巴的独门绝招——可能见不得光——卢索惯用的伎俩是:摇滚歌星不多是“瘾君子”吗?他为他们提供“小药丸”:一把药丸洒在桌面上,给这两粒你答这个问题,再加两粒你得答那个问题,结果证明:这种不按常理出牌是非常有效的沟通方式,当然,“动作危险,请勿模仿”!

当今最受欢迎的摇滚乐队之一U2乐队的主唱波诺,顶不相信乐评人,他曾预言:任何依靠评论家的乐队到头来都会被他们毁了,但波诺信赖像米奇卡·阿萨亚斯那样的音乐记者,后者曾出版了一本“不容错过”的对谈之作《波诺谈波诺》。

一边阅读这本公开发表的谈话录,一边比照卢索·列文的提问技巧,我发现阿萨亚斯不仅条条符合,而且还对如何成为一位出色的音乐记者进行了补充:

善于营造轻松的谈话氛围。阿萨亚斯用一系列“经过深思熟虑”的提问,唤起波诺丰富的、无法停止的回答,他们营造出最好的谈话氛围:“在谈话的时候,我经常感觉波诺和我是疗养院里的两个老人,我们拥有全世界的时间”,然后得到最好的谈话结果——“充满了吸引力、风趣、智慧、令人动容”;

对流行音乐了如指掌。波诺说起在中学的走廊初遇后来的搭档刀锋的情景,说他正夹着一支叫“品味”乐队的唱片在晃悠,阿萨亚斯随口接道:“那是罗瑞·盖兰格的第一支乐队”,这样专业的提问者怎能不赢得被采访者的尊敬?!

时不时会幽上一默。当波诺赞赏模特们拥有默片时代明星的魔力,“当你不说话的时候你就具备了巨大的力量”,阿萨亚斯递上一句:“在你的生涯中,你可没怎么使用这种力量。”——是啊,波诺总是那么能说;

常会用一个简洁的词切中要害。阿萨亚斯说:“我低估了你的饥饿感”,对身为摇滚乐队主唱、诗人、社会活动家和虔诚的信徒的波诺来说,“饥饿感”正是他不断行动的内部力量,于是波诺被这个词扭开了水龙头;

阿萨亚斯真正厉害之处在于:采访中,他递给波诺一张纸,请他画出“从你家到学校的路线图”,画画的波诺有毫不掩饰的快乐:“这是一段难以置信的长途”,他画上住地的七座塔、经常逛的唱片店、汽车公司(标上主题‘丢失与寻找’因为他总把东西丢在公车上)、小学校、初吻、植物园……然后阿萨亚斯问他为什么最先画上那些塔?波诺说他对那地方有强烈的感情,因为那是丑陋的郊区暴力的发源地——你看,只几笔画,就勾连出少年波诺的生活场景和精神自传!

现在知道“有爆点的答案”是如何得到的了吧?

上一篇:曾轶可:一颗辣糖的眼泪 下一篇:微时代,读小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