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责任仅是企业的事吗

时间:2022-10-17 07:34:25

社会责任仅是企业的事吗

当代中国,正经历重要的发展转型,为实现中国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健康发展,尤其需要推动社会责任的持续进化与成长。作为经济的主体,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承载着重要使命,但,良好的市场秩序是企业实现责任进化的坚实基础。因此,政府部门需要做的“功课”不少。政府的“有形手”如何引导和支持企业在更广领域、更高层面、更深层次上履行社会责任?

“你说的‘企业社会责任’就是公益、慈善、救助捐款吧?我们公司每年都要去河北植树。”――采访中遇到的大部分人,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解确实这么简单。

这显然与当下中国社会高速发展的要求有不小的距离。那么,“企业社会责任”仅仅是企业自己的事吗?

在已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国,如何发挥政府“有形手”的作用?在各行各业都要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今天,政府之手既要体现超前性,同又不能干预市场的正常运行。那么,这一次政府“有形的手”又该伸向何方?

国资委明确央企使命

自成立之初,国资委就高度重视中央企业的社会责任,开展了大量、系统的社会责任方面的工作。2008年、2011年,国资委分别了《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中央企业“十二五”和谐发展战略实施纲要》。此外,国资委通过定期召开中央企业社会责任工作会议、开展社会责任培训、优秀社会责任案例征集、督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等方式,推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工作的进行。2012年,国资委成立了中央企业社会责任指导委员会并开展中央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工作,推动企业建立履责长效机制。

在采访中,国资委相关负责人士表示,国务院国资委作为中央企业的国有资产出资人代表,所理解的企业社会责任应该是全方位的,应该是企业以透明、道德的行为有效管理自身决策、运营和利益相关方的关系,最大限度创造经济、社会和环境综合价值的意愿、行为和绩效,其核心是一个负责任的企业从决策到运营都要统筹兼顾企业、经济、社会和环境各方面利益,致力于实现自身发展与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统一。

国资委认为,中央企业社会责任工作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重视理念。中央企业对社会责任的理解已经不仅是捐款、扶贫等慈善事业,更是全方位树立企业社会责任的理念,许多中央企业已将企业社会责任理念融入企业价值观。二是建立机制。目前近90%的中央企业建立了企业社会责任委员会,制定企业社会责任工作战略规划。三是实践探索。中央企业结合自身特点,将企业社会责任的理念和要求融入生产经营、企业管理的全流程。四是沟通承诺。截至2012年底,全部中央企业都已经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报告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五是对标管理。许多中央企业建立了企业社会责任指标体系和评价体系,以加强与国内、国际同行业企业进行对标,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国资委负责人告诉记者,2013年,国资委将通过“中央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指引”开展社会责任评价等措施,推动企业进一步树立责任理念,完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以实现中央企业与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

企业“准生证”里的责任

“中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已经从要不要履行社会责任发展到如何做好社会责任的管理。”国家工商总局副局长滕佳材这样提醒企业。

他认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具体体现。企业是社会重要的经济细胞,既是法律责任的主体,又是社会责任的主体,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企业的财富来自于社会,理应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这不仅是简单的道德呼吁,同时是刚性的制度约束。

“作为责任竞技场上的运动员,企业有责任,有义务做好这项工作。作为责任竞技场上的教练员政府和政府部门有责任有义务积极推进。”滕佳材告诉记者,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为企业发放“准生证”的同时,也致力于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引导企业在出生时就将“社会责任”融入企业发展战略和内部治理中。

与此同时,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积极参与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以企业信用分类监管改革为抓手,大力推进企业信用体系的建设,不断引导企业建设社会责任。

“经济社会要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加可持续发展,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不可或缺。”滕佳材认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面临的形势复杂多变,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企业的效率上来,因此政府推动、社会监督、企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非常重要。“我们相信技术领先、管理先进,并能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必将在未来社会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滕佳材说。

履行责任的重点在保证质量

不可否认,质量安全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从总体上看,中国质量发展仍然滞后于经济规模增长,由质量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现象仍然比较严重,特别是一些企业的法律意识淡薄、社会责任缺乏,导致假冒伪劣事件屡禁不止,质量安全问题时有发生,极大破坏了社会供给破坏了经济金融秩序。

质量问题受到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2012年,国务院颁布实施《质量发展纲要》,把“坚持以质取胜,建设质量长城”作为基本国策,提出了未来十年经济发展目标和工作方针、政策措施,特别是质量发展目标,并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出明确要求。

国家质检总局总检验师项玉章表示,质量诚信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要求。国家质检总局作为国务院质量综合管理部门,承担着产品质量、诚信体系建设的重要职责。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质量已成为中国发展的战略重点,不仅关系到基本责任,更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将按照党的‘十’要求和《质量发展纲要》的要求,把诚信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加大对违法企业的惩治力度,加快建立和完善以组织机构代码实行制为基础的企业质量信用档案和以物品标码为基础的产品质量信用平台,逐步建立完善质量信用监管制度,推动企业考核制度‘以质取胜,诚信至上’的经营理念。”项玉章表示。

“引进来”、“走出去”都须承担责任

改革开放30年多来,我国吸纳了成千上万家外资企业,其中大部分外资企业在自身发展壮大中,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但也有企业出现违规经营、产品质量缺陷,对职工利益缺乏保护以及破坏环境等问题,受到质疑。因此,早在2008年,中国商务部就以征求意见的形式了《外资投资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指导性意见》(简称《指导意见》)。

现在,“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同样面临国际社会的要求,呼吁中国企业加强履行“社会责任”的声音越来越大。

商务部办公厅主任、新闻发言人姚坚告诉记者,目前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进出口贸易国,最大吸收外资国,第五大海外投资国,中国企业在参与国际经济和全球化过程中必须与国际同行共同接受国际上各种各样的规范,使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化的过程变得更加负责任。

姚坚表示,近年来,商务部结合自身职能,制定了一系列推动和引导出口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商业企业、物流企业等履行社会责任的政策,如将环保、能耗、用工、设备水平等指标纳入加工贸易企业经营状况和生产能力核查范围,在资源型产品出口配额招标中引入企业社会责任审查程序,明确规定没有按时足额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和环保未达标的企业,将被取消投标资格。积极开展行业信用建设工作,推动设立行业信用体系。同时,商务部严格要求中国企业在开展境外经济合作中遵守当地法律法规,与当地人民和睦相处,积极参与当地的公益事业、慈善事业和环保事业,树立良好形象。引导外商投资企业关注资源节约和利用,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中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今后,商务部将进一步支持和引导企业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在履行社会责任过程中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姚坚说。

市场守夜人的作为

谈到“企业社会责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厉无畏表示,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的主体,其社会责任感关系着构建和谐社会的进度’无论企业规模大小,都有义务担当起与其相称的社会责任。

“对于企业而言,社会责任的实践需要内外兼修。目前很多评论好像只要对外公益慈善就是社会责任其实,现阶段更重要的是将责任意识融入企业血液中,生产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注重员工成长,善待自然环境,最终形成企业与社会、环境共赢发展的良性循环。”

厉无畏认为,政府作为市场的守夜人,应有所作为。事实上,在今天,社会责任已经成为现代文明社会必须具备的基本意识之一,种种触及底线的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面对和反思。社会责任之于企业,不能仅是道德义务层面的软约束,有必要上升为制度层面的硬约束,要清晰界定哪些可为哪些不可为,在这方面政府的引导和规范作用应得到充分发挥。“我想,无论是“十”报告提出的“美丽中国”愿景,还是改善教育、就业、收入分配、医疗、环境等具体目标,都需要政府、企业和公民等各方责任的提升与进化。”厉无畏说。

上一篇:2013,北汽的坚持与突破 下一篇:吴松印象 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