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时间:2022-10-17 06:55:37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摘要】目的:评估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临床疗效及对围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将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92例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42例接受西医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证侯疗效、生化指标及妊娠结果。结果:观察组缓解36例,好转14例;对照组缓解19例,好转23例。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ICP可以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迅速降低血清胆汁酸水平,改善ICP的妊娠预后。

【关键词】肝内胆汁淤积症;妊娠并发症;中西医结合疗法

【中图分类号】R57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517(2009)12-0135-01

妊娠胆瘀症是妊娠期间肝内胆汁瘀积,出现的以瘙痒及黄疸为特征的一种并发症。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1]是妊娠中晚期特有的并发症,ICP使妊娠妇女生活质量下降,对胎儿危害性大,易引起早产、胎儿缺氧、甚至死胎、死产。有报道显示,部分地区ICP发生率可高达13%,围产儿病死率达1.8%。国内最近报道,这两个数值分别为7.1%和2.25%。ICP胎儿严重缺氧可导致死胎、死产,且ICP患者胎儿死亡常常突然发生,常规产前监测难以预测。迄今,其病因尚不清楚,亦缺乏有效的药物治疗。2005年8月一2008年12月,本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ICP患者5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2005年8月至2008年12月门诊产前诊断为ICP的孕妇92例,排除同时合并有妊高征、双胎、糖尿病等其它妊娠并发症的患者。孕妇年龄22~37岁,平均(27±3.5)岁,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42),两组年龄、孕产次、孕龄、瘙痒症状及生化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在进行本研究前均未进行任何治疗,孕周均超过28周。

1.2诊断标准ICP的诊断根据乐杰主编的《妇产科学》(第6版)为标准:(1)妊娠中、晚期出现皮肤瘙痒、黄疸等不适。(2)血清胆汁酸升高超过正常值的100倍。(3)肝功能实验显示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轻、中度升高(2~10倍)。(4)部分患者血清胆红素轻、中度升高。

1.3治疗方法对照组:静脉点滴10%葡萄糖500mL+维生素C 2.0g+地塞米松10mg,1次/d;熊去氧胆酸100mg,每日3次口服,7d为1个疗程,如效果不甚明显时可用2~3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同时服中药治疗,治则主要是消炎、利胆、清热、解毒,以茵陈为主,根据舌苔、脉象及全身症状加减。1剂/d,分两次服用,7d为1疗程。如效果不甚明显时可用2~3个疗程。治疗期间监测胎心、羊水指数、NST、胎盘功能、ALT、AST 和TBA。疗效满意适时终止妊娠。

2结果

2.1生化指标检测结果比较见表1。

2.2两组瘙痒症状改善状况见表2。

2.3两组妊娠结局比较见表3。

3讨论

目前,对ICP的发病机制并不十分明显,主要认为有以下几点[2]:

3.1雌激素作用妊娠期间妇女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影响了肝细胞功能,产生对胆盐的摄入、转运和排泄障碍,从而引起肝内胆汁淤积,临床研究发现,高雌激素水平的多胎妊娠 ICP的发病率较单胎妊娠高5倍以上。

3.2肝脏中酶的作用肝脏中酶的异常可引起胆红素和胆汁酸代谢异常。

3.3遗传与环境因素流行病学研究发现,世界各地ICP

发病率明显不同,在母亲或姐妹中有ICP病史的孕妇ICP发病率明显升高,其完全外显的特性及母婴垂直传播的特性,符合孟德尔显性遗传规律,表明遗传及环境因素在ICP发生中起一定作用。

3.4ICP尚无特异的治疗方法治疗目的主要是缓解瘙痒症状,改善肝功能,从而降低因高胆酸血症所致的胎儿窘迫、死胎及预防产后出血发生。治疗上应选择对孕母、胎儿及新生儿均无不良影响的药物。

熊去氧胆酸为一种利胆药,常用于治疗慢性淤胆性肝炎,它通过改变胆汁成分,替代肝细胞膜上疏水性、细胞毒性大的内源性胆酸,抑制肠道对疏水性胆酸的重吸收而改善肝功能,降低血胆酸水平,进而减轻胆酸对胎盘的损害,达到利于妊娠的继续和情况改善的目的,但它进入胎盘的能力较差,对胎盘及胎儿药效不佳。ICP在中医属黄疸范畴,其发病与妊娠期阴血聚于冲任养胎,阴血偏虚,阳气偏盛,且患者素体脾虚肝郁有关,脾不运化,水湿滞留,肝郁化热,湿热熏蒸肝胆,使胆汁外溢,浸渍皮肤而出现皮肤瘙痒、黄疸。本病病位在肝、胆、脾,病机为血虚湿热。我们所用中药方剂主要起到疏肝利胆、清热利湿、减少胆酸淤积的作用。

本组资料显示,观察组的治疗能更有效地缓解瘙痒,改善肝功能,从而减少胆酸淤积所致的胎儿窘迫、早产、新生儿窒息,能有效提高母婴生活质量,降低产后并发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雷玲.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08,35(5).

[2]程志霞,郭靖.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08,19(2).

(收稿日期:2009.03.10)

上一篇:中医美容专业中医内科学课程设置初探 下一篇:女扎手术远期并发症24例鉴定结果分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