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冠修复体失败14例原因浅析

时间:2022-08-21 09:07:48

桩冠修复体失败14例原因浅析

【摘要】目的通过对14例桩冠修复体失败原因分析,找出原因,总结经验,以提高桩冠成功率。

【关键词】桩冠;微漏;邻接触

【中图分类号】R783.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517(2009)12-0126-01

目前,桩冠是残根,残冠的主要修复方式,我们对本院三年来所遇到的14例桩冠修复失败病例作一归纳分析。其中5例为我们的复诊病人,9例是外单位的修复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失败修复体大致分为四类。共14例,①松动,脱落7例(50%);②牙折4例(28.6%);③咬牙合痛或无力2例(14.3%);④牙龈肿痛1例(7.1%)。

1修复体失败的原因

1.1牙根条件基牙根管过短或过细,或牙颈部呈喇叭口,根管口龋坏,组织松软,这样的基牙,桩核固位不佳,不适宜桩冠修复,应选择拔除牙根,改做其他修复。

1.2根管预备

1.2.1长度桩的长度应为根长的2/3~3/4,或约与完成后的牙冠等长,冠根比例不当,对固位影响显著。

1.2.2粗度桩的粗度应为根面横径的1/3,如果过细,桩易折断,同时也降低了固位力。若过粗,根管壁变薄,受力时基牙根易折断。

1.2.3根管内根充材料的去除①根管预备时需去除部分根充材料,当根尖部根充材料少于4mm时,微渗漏率明显增加,细菌会从根端侵入,最终引起桩的松动甚至脱落。②有时为避免根管预备时充填物随慢钻一齐带出,根管治疗结束后,常常会观察一个月左右,以使根充糊剂能够固化。

1.3桩冠类型在4例牙折病例中,3例是使用成品根管桩,它的强度小于金属铸造桩,因患者使用不当,使成品根管桩折断时,牙根尚好,在取出断桩后,可改做金属桩,再做全冠修复;1例使用金属桩,因咬硬物而牙根折裂,只好拔出牙根,三个月后行固定桥修复,所以在临床上我们要根据牙根条件谨慎选择理想桩核系统。

1.4咬合①深覆牙合患者在做前牙时,要反复调试前伸牙合,使前伸位时无早接触,这是义齿稳固的基础。②后牙有早接触,会出现咬牙合痛,这需要调牙合,使牙合力均匀;若义齿过低,则会出现咬牙合无力,这就要拆冠补瓷,抬高咬牙合。

1.5邻接触试戴修复体时,一定要检查邻接关系,如果有间隙,一定要返厂补瓷,恢复邻接触,以免粘固后嵌塞食物,造成牙龈红肿。

1.6粘接隔湿:隔湿操作一定要严格。粘接:粘接剂粘稠度要适中,凝固后,去尽龈下多余粘固剂,以免压迫牙龈。

2讨论

桩冠修复过程中,从牙根的自然条件到牙体预备,从桩冠类型的选择到修复体的咬合恢复,从邻接触的恢复到修复体的粘接,诸多因素都直接影响桩冠修复体的成败。我们从中找出失败原因,总结经验,就会使修复体的成功率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严.桩冠微渗漏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08,12(1):750-753

[2]马轩祥,桩冠[J].口腔修复学,1980,4(3):70-78

(收稿日期:2009.03.10)

上一篇:临床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效果观察 下一篇:顺行剥脱和点状抽剥术治疗单纯大隐静脉曲张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