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学会观察

时间:2022-10-17 03:45:27

如何让学生学会观察

摘 要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仅仅掌握了写作的技法是不能写出好文章来的,要想帮助学生创新作文能力,必须进行拓展思维训练,而思维的拓展又是以观察为基础的。所谓观察就是仔细察看客观事物或现象。写作学中,将观察定义为人们运用眼、耳、鼻、舌、身等各种感觉器官,有目的、有计划地对事物进行考察和了解的一种过程和方法。而生活是写作材料的源泉,观察是写作的门径,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只有远“观”近“察”,事事留心,时时注意,并养成一种习惯,才能获取丰富的写作素材和生活、情感体验并产生强烈的写作愿望,本文就观察的顺序、方法,观察时应注意的事项等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地探讨。

关键词 写作 观察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什么是观察?所谓观察,就是用眼睛去看。要远“观”近“察”,事事留心,时时注意,并养成一种习惯。观察不像摄影一样,按一下快门,就可以把生活的全貌拍下来,它是人的一个知觉过程,需要发动人的各种感官把事物的方方面面有顺序、有重点的留在自己的头脑中,这样写起来才能言之有序。 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人、事、景、物,从中猎取你作文时所需要的材料:你要对一些看似不大实则很有意义的事情产生兴趣,注意观察起因、过程和结果;你要留意校园花坛里的植物一年四季如何变化它的颜色,学会刨根问底,弄清这些变化的来龙去脉;你要走向社会,同更多的人接触,观察他们的一言一行,要思索一些东西,随时将它们汇入自己思想的长河。这就是观察的过程,观察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观察要有顺序。或从上到下,或从左到右、或从外到里、或部分到整体等,只有按顺序观察,写作才能有条理,文章才有合理的层次。

(2)观察要调动“五官”。状物类的作文很容易空,写一片“枯叶”,除了形状、颜色、茎脉好像没有什么可写的了。其实,我们在观察过程中还可以利用各种感官的功能作用:“我把它凑到鼻子前闻了闻,一股淡淡的清香飘入我的鼻孔,令人心旷神怡。”是嗅觉;“我又把小叶子放入嘴里尝了一下,先是一阵苦涩,接着又是一丝甘甜。”则是味觉了。在生活中用“五官”去感受事物是很常见的:超市买菜,用眼睛看青菜是否新鲜;用耳朵听西瓜是否熟透;用手摸看看黄瓜是否刺手以判断它的新鲜度;用鼻子闻一闻水果的香味;用嘴尝一尝熟食的可口度。对于一种物品,如枯叶,调动“五官”去观察,则能更为真切、完善,从而留下深刻印象。

(3)重点部位应详细观察。在全面观察的基础上还要有重点观察,这样写作时才能突出重点,写得生动具体。

(4)观察中要有比较。用比较的方法观察事物,目的在于区别事物的异同,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

(5)观察中要学会联想、想象。心理学上联想可分为四种:

①类似联想,即从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方面想起。

②接近联想,即从空间和时间方面接近的事物想起。

③对比联想,是从相反的事物想起。

④因果关系联想,是从事物的因果方面想起。

观察中要有此物想到彼物,由眼前想到过去和将来,这样才能把事物写得栩栩如生。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学识更重要”。这也是写文章是否形象生动的保证。

(6)观察过程中要注意运用好“烂笔头”。俗语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好多同学每天看到的挺多,思索的也挺多,但是不善于随时记下来,这样就会使观察到的材料付之东去,许多有价值的东西也会白白浪费掉。

(7)观察尤其要注意持之以恒。别犯“脑热病”,三分钟的热度对与写好作文是没有益处的,你要将观察生活、思索生活贯穿于你生活的每一天,这样你才会写出妙文佳作来。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指导学生写好作文离不开细致的观察指导,要求学生要有序地对事物进行观察,用眼和心去看和体会,细致的描绘所见事物。这才是写好作文的关键。作文指导重在观察指导。而细致的观察就是作文成功的关键 。

总之,只要我们留心一下,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事物都会使我们有所发现。苹果落地,再平常不过了,牛顿却从中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开创了科学的新纪元;壶水翻滚是很平常的事,瓦特却因此发明了蒸汽机,引发了一场工业革命。正如契诃夫曾对一位青年作者所说的:“您看这堵墙,似乎它连一点有趣的地方都没有,可是您凝神地看着它,就会在那里面有所发现,找到别人以前还没注意到的东西,那您就可以把它写下来了……”这就是说,要观察,要思考,这样才能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进而培养出自己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娜.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读书[J].祖国:建设版,2013(3):273-274.

[2] 黄珊.让学生学会观察与发现,做一个有思想的人[J].基础教育论坛,2012(2):36-37.

[3] 祖琳.变换镜头,创意学观察[J].小学语文教学,2014(9):20-21.

[4] 黄忠和.让学生学会观察事物的方法举隅[J].发明与创新:教研之窗,2011(8):58.

上一篇:浅论体育特长生语文教学症结与出路 下一篇:佳成天启公司应收账款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