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双能骨密度测量在腰椎内固定术的应用价值

时间:2022-10-17 03:42:26

X线双能骨密度测量在腰椎内固定术的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32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315-02

【摘要】目的 探讨骨密度测量腰椎骨质疏松程度,在腰椎内固定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本院50岁以上121例(男78人,女43人)腰椎退变需要进行腰椎椎体螺钉内固定术的老年患者,采用美国GE双能量iDXA骨密度仪对L1-4椎体正位进行骨密度测定,骨密度值用BMI表示,以及T值评分,根据腰椎各椎体骨量含量的多少,也就是腰椎骨质疏松的程度,作为临床进行腰椎椎体螺钉内固定术式的选择进行科学评估,提高手术成功率,有效避免由于腰椎骨质疏松造成的螺钉松动导致内固定失败。结果 需要进行腰椎椎体螺钉内固定术的121例老年患者,根据L1-4椎体骨密度测定值,以及骨质疏松的程度,有89例腰椎退变患者进行了常规腰椎椎体螺钉内固定术,有32例进行了腰椎椎体螺钉内固定骨水泥强化术,所选择89例常规腰椎椎体螺钉内固定术的患者中,有3例患者内固定螺钉有轻度松动,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密度仪对L1-5椎体正位进行骨密度测定,根据骨质疏松的程度,给临床选择腰椎椎体螺钉内固定术式,具有指导性意义。

【关键词】骨密度测定 腰椎退变 腰椎内固定术 骨质疏松

腰椎的退行性变包括以下内容:腰椎间盘纤维环的退变、椎间盘髓核的退变、软骨终板的退变、腰椎体的退行性变、腰椎小关节的退行性变、黄韧带的退行性变、其他韧带的退变、骨赘形成、椎管的退行性变椎管狭窄,椎弓根螺钉系统广泛应用在脊柱外科领域,关于螺钉松动导致固定失败的情况并不少见,而椎体骨密度直接影响椎弓根螺钉的稳定性 [1],通过对L1-4椎体正位进行骨密度测定,给临床选择合理的腰椎椎体螺钉内固定术式提供较高的参考价值,特别是对于骨质疏松患者其骨量明显减少,脊柱骨质情况差,螺钉-骨质界面固定不牢固,易导致螺钉松动 [2]。自2009年7月至2013年3月,50岁以上121例(男78人,女43人)腰椎退变需要进行腰椎椎体螺钉内固定术的老年患者,进行了L1-5椎体正位进行骨密度测定,DEXA 可以比较精准地向医生提供区域的 L1-5椎体BMD 值,可以有效地防止腰椎手术因骨质疏松患者其骨量减少造成的螺钉松动的风险。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自2009年7月至2013年3月,临床症状为腰痛, 下肢放射痛, 肢体麻木, 间歇性跛行,年龄在50岁至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1.5岁,共121例患者,均经核磁或CT检查确诊为腰椎退行性变,临床需要进行腰椎椎体螺钉内固定术的老年患者,其中,男78人,女43人,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的有69人,椎管狭窄的有24人,脊柱前移症28人,病变节段在L5-S1的有46例,病变节段在L4-L5的有51例,病变节段在L4-L3的有16例,病变节段在L3-L2的有8例,术前均进行L1-5椎体正位进行骨密度测定。

1.2 方法 采用美国GE双能量iDXA骨密度仪,对年龄在50

岁至73岁之间, 121例患有腰椎退行性变患者手术前,进行腰椎正位MBD测定,根据L1-L4的MBD测定,T-值:> -1.00SD为正常,T-值:-1.00SD~-2.50SD为低骨量,T-值::≤ -2.50SD为骨质疏松,根据病变节段需要进行螺钉内固定的椎体进行骨密度测量,临床通过MBD测定,各个腰椎椎体骨含量多少确定是进行腰椎退变螺钉内固定术,还是进行腰椎椎体螺钉内固定骨水泥强化术。

2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2.0SPSS12.0统计软件分析,对研究中所得到的计算资料运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双能骨密度检查结果 经核磁、CT检查或MRI脊髓造影和

CT脊髓造影检 查确诊,患有腰椎退行性变的,需要进行腰椎椎体螺钉内固定术的121例老年患者,经双能骨密度仪对L1-4椎体正位进行骨密度测定,50岁至75岁之间,根据T值评分,正常者女性有5人,男性有3人,骨量减少的女性有16人,男性有19人,骨质疏松的女性有28人,男性有30人。测得腰椎1T值在-3.2,腰椎2T值在-4.1,腰椎3T值在-3.5,腰椎4T值在-2.9,在上述范围内建议临床进行腰椎椎体螺钉内固定术,L1-4的T值

3.2 螺钉内固定术式选择情况 121需要进行腰椎椎体螺钉内

固定术的老年患者,有89例腰椎退变患者进行了常规腰椎椎体螺钉内固定术,其中男性60例,女性有29例,有32例进行了腰椎椎体螺钉内固定骨水泥强化术,其中男性22例,女性有10例,有3例患者内固定螺钉有轻度松动。骨密度T值和腰椎椎体螺钉内固定术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4 讨论

4.1 腰椎退行性变患者,尤其是椎管的退行性变椎管狭窄,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由于椎体松质骨含量较多,腰骨质疏松早期首先表现为松质骨骨量丢失,腰椎BMD 测定能较敏感的反映骨量丢失 [3],腰椎退行性变需要进行腰椎椎体螺钉内固定术的患者的比例也在增加,手术方式的选择,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通过对腰椎椎体进行骨密度测量,L1-4椎体骨密度BMD值,以及T值评分来确定骨质疏松的程度,给临床腰椎椎体螺钉内固定术式选择提供科学的参考资料,降低了手术后螺钉松动和脱落的风险,给病人减少了二次手术带来的痛苦,很大程度上给病人减轻了经济负担。

4.2 骨密度T值与腰椎椎体螺钉系统

上一篇:侧卧位手术中受压上肢不同放置方法对患者肩部... 下一篇:腹部创伤的CT诊断与临床意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