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所职能转变方案

时间:2022-10-17 03:13:10

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所职能转变方案

年初,组织实施了市县动物卫生体制改革,建立了市、县、乡、村四级动物卫生监管体系。动物卫生体制改革对促进畜牧业发展,对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及新农村建设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特别是乡(镇)村基层动物卫生体系的建立,可以说是新的历史时期,为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建立了完整的体系,解决了基层防疫体系网破线断的不利局面。实践证明,基层动物卫生监管队伍,是站在动物疫病防控前线的排头兵,为我市的畜牧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也为我市的畜牧业构筑了一道坚实的防疫屏障。

两年多来,乡镇动物卫生监督所虽然在各项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在新的体系下,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所必须从思想认识、职能定位,深化改革、创新机制等方面去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加强自身建设,进而从根本上转变职能,更好地服务于动物卫生和畜牧业生产建设工作。

一、充分认识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所职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基层工作是动物卫生工作的基石,随着动物卫生工作向基层转移的推进,基层所必须顺应时代潮流,加快职能转变,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一)加快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所职能转变是深化动物卫生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动物卫生体制改革之前,乡镇畜牧兽医站的主要任务是每年春秋两次集中免疫,亲自搞免疫注射,重点任务是收取防疫费。当前,在新的动物卫生体系下,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疫苗费用已由县级以上财政承担,基层所传统的“催费要款”的职能消失,防疫注射由各村防疫员承担。各所职能为负责日常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按有关部门的要求,做好畜禽饲养情况的统计工作;依法负责组织乡镇动物计划免疫、强制免疫的实施,依法承担动物和动物产品的检疫、动物疫情调查,动物疫病监测和报告工作;依法承担兽药、饲料、种畜禽监督管理和公益性技术推广服务工作;协助监督管理辖区内兽药饲料和畜产品的安全工作。这就要求各基层所必须有一个全新的思考定位,有计划地干些什么和怎么干,有效地盘活人力资源,促进各所干部职能、职责的转变,找准工作的着力点,创造性地工作,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

(二)加快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所职能转变是防控重大动物疫病的必然选择。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乡镇是关键,重点在农村。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是政府行为,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所的工作并非清闲了,而是更加繁重了,对此各项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所的人员都有了一个清醒的认识。要实现动物卫生和畜牧业的和谐发展,迫切需要基层所转变工作作风,改变工作方法,加速推进工作重心的转移,努力建设一个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动物卫生管理体系和服务体系,从而把主要精力集中到加强监督和提供公共服务上来。

(三)加快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所职能转变更是完善畜牧业市场经济的重要保证。随着畜牧业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一些新的畜牧业合作组织充分涌现,“公司协会农户”、“基地协会农户”等新的畜牧业生产模式,给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所如何开展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过去那种搞畜牧业生产的模式已不再适应发展需要。因此,各所都转变了传统观念,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重新界定了自己的职能,做到了有所为有所不为,认真做好政策引导、典型示范、信息服务工作,确保了畜牧业生产的健康发展。

二、正确把握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所的职能作用新晨

动物卫生体制改革后,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所的职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为县局的派出机构,承担着六大方面22项工作职能,所以在具体工作中,必须调整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在畜牧业生产建设中找准坐标,发挥作用。

(一)强化监督,引导服务职能。当前,我市各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所的重点已转移到抓促进畜牧业经济发展,抓服务方便人民群众,抓搞好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上来。乡镇所加大了工作力度,实行了包片负责制,成立了督查小组,特别是在集中免疫过程中,全天候地在村、屯、户进行防疫督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改变了过去那种发苗后就无事可做的现象,确保了我市畜禽免疫率、发卡率、挂标率、免疫档案规范填写率达到100%,重大动物疫病零发生的目标。

-

上一篇:读书日小学读书活动方案 下一篇:星级村屯创建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