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皇帝的大婚

时间:2022-10-17 03:12:20

大婚分纳采、大徵、册迎、合卺、朝见、庙见、颁诏、燕宴等程序。现拣纳采、大徵与册迎略作说明。

纳采与大徵

纳采、大徵就是民间常说的定婚,都要在太和殿举行仪式,遣使前往皇后家宣制。一般以礼部尚书为正使,内务府总管为副使。纳采、大徵都必备礼物,与民间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更为丰富罢了。

物品分礼物与赐物两种,前者给即将入宫的皇后,将在奉迎时一起抬回;后者赐予皇后的父母与家人,是真正意义上的财礼。譬如晚清光绪皇帝大婚,从光绪十四年(1888年)十月初五日选定皇后起,到十五年(1889年)正月二十七日奉迎皇后入宫,历时将近四个月。

光绪十四年十一月初二日中午,行纳采礼,正副使在太和殿前受命,宣制:“皇帝钦奉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皇太后懿旨,纳副都统桂祥之女叶赫那拉氏为皇后。命卿等持节以礼纳采。” 据《光绪皇帝大婚红档》所记仪物清单:鞍辔毕具的文马四匹;甲胄十副,缎百匹,布二百匹,分装十六座龙亭内。赐皇后母亲,饽饽桌二十张,酒宴桌二十席,羊二十只,酒二十瓶。

本年十二月初四日午时行大徵礼,传制仪式一如纳采礼。仪物清单:黄金二百两,银万两,金茶器一具,银茶器二具,银盆二具,缎千匹,鞍辔毕具的文马二十匹,闲马四十匹,驮甲二十副。物品分装七十四座龙亭中。

赐物皇后父母:黄金百两,银五千两,银茶器一具,银盆一具,缎五百匹,布千匹,鞍辔毕具的文马六匹,甲胄一副,弓一张,矢一,冬夏两季朝服各二袭、衣各两称,貂裘各一领,上等玲珑带一束。赐皇后之弟:缎四十匹,布百匹,马两匹,鞍辔两副。赐各从人:银四百两。物品分装五十八座彩亭中。

仪物分两种性质,马匹、鞍辔、甲胄类似道具,礼典过后,由提供的衙门领回。金银布缎等物在皇后家展示后,仍由龙亭抬回,日后成为皇后的私人财产。赐物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彩礼,留在皇后家。仪物与赐物在运输时,以龙亭与彩亭区分。(注释:龙亭用来接册封诏书祭文等文书;彩亭用来放置中国皇帝下赐的冠服等贵重物品。)

册迎

皇帝大婚并不亲自迎娶,而是派使迎接,故称“册迎”。册迎礼包括册立皇后与奉迎入宫两项。

大婚当日,在太和殿宣制,以大学士为正使持节,礼部尚书为副使,奉皇后册宝龙亭,率仪仗队前去册立奉迎皇后。

皇后宅邸内堂正中设节案、香案各一张。左右设册宝案各二张。香案南设皇后拜位。

奉迎使到来,后父率子弟朝服迎于门外。使臣进中门,升中阶,于外堂的东侧面西站立。册宝亭暂时放在外堂左右。使臣不可能入内面见皇后,使命到此,交由女官与太监继续进行。内务府官员把冠服交与太监转于女官服侍皇后穿戴。彩舆陈于阶上正中,仪驾陈于阶下左右至大门内,导迎乐队在大门左右。

皇后父亲从西阶至外堂中门外跪,使臣传制后,正使将节,副使将册宝授与太监,由中门送入内堂。皇后礼服迎于中庭,立于道右,后母率女眷具朝服跪,节与册宝通过后,众人随皇后入。太监将节与册宝陈于案上,退出,引礼女官引皇后在案南面拜位,女官西向,宣读册宝文,读毕,依次授与左面的女官,女官跪接转献皇后。皇后敬受,随即转给右面的女官,女官跪接转陈于案上的敞口匣中。皇后行六肃三跪三叩礼。礼毕,太监捧节,出来交与正使。

册立仪式结束,皇后升辇回宫。鼓乐前导设而不作,其后仪仗、册宝龙亭、凤辇。銮仪卫随行,内大臣率侍卫乘马扈从。奉迎队伍由大清门中门入,至午门鸣钟鼓,仪驾停止。改由九凤曲盖前导,进午门、太和门到乾清门前,正副使回转复命,内大臣与侍卫退去。乾清门以内属内廷,由太监、女官等负责护送皇后至婚房—坤宁宫。

皇后入宫坐帐。宫殿监督领侍(俗称大总管)奏请皇上更衣行合卺礼。

皇帝第三天御太和殿,王公与文武百官集体上表庆贺。皇帝御中宫,皇后行礼。皇后在本宫接受嫔妃率命妇行礼。如果是奉皇太后懿旨成婚,则在册立之前皇帝先往太后宫行礼,然后再往太和殿宣制。

与民间不同的是,皇后之家没有嫁妆,所有的大婚财物用品都由宫廷提供。自确定皇后之日起,皇后虽仍住本家,却要单独院落,日常起居改由宫中派遣的太监、宫女服侍。

皇后入宫后,没有民间新婚后几日回门的程序,从此也再无回家省亲的可能,其他嫔妃亦是如此。如果后妃父母年老,经皇帝恩准,每隔几个月或一年,只允许本生父母进宫探视一次,随行侍从妇女一律不许入内。

皇帝的嫔妃成群,但也不能随心所欲,想置多少就可以安排多少。在宫廷生活规范化方面,清朝做得比较成功。制度规定,皇后综理宫廷内务,以下置皇贵妃一人,贵妃二人,妃四人,嫔六人,辅佐皇后。再有贵人、常在、答应三级皆无定额。妃以上要经过内阁拟号钦定正式册封,同时设定了各级的名额,可以空缺,却不能超过,满额共计十四人,分居东西六宫。

清入关后的十帝当中,以康熙、乾隆的嫔妃众多。康熙皇帝四位皇后、五十一位嫔妃。乾隆皇帝三位皇后,四十九位嫔妃。这只是两位长寿皇帝一生各自拥有过的女人最终统计数,决非生活中的常态存量。

上一篇:校企合作视角下的计算机语言类课程教改研究 下一篇:基于实践教学平台的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