萃锦多福恭王府

时间:2022-05-20 07:48:51

王府建筑在清北京达到鼎盛,这与清代的分封制度密切相关。清代规定“诸王不赐土,而其封号但予嘉名,不加郡国”即所谓“封而不建”,将所有分封的皇室宗亲安排在京城内,同时依照等级制度建造起诸王不同规模的府第,形成了清北京王府建设的高潮。

清王府建制

清代王府建筑可谓封建等级制度的典型代表。清朝皇族凡显祖(努尔哈赤之父)本支称“宗室”,旁系称“觉罗”,分封制度自上而下规定了12等级: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康熙年间又在和硕亲王下增加世子,在多罗郡王下增加长子,共14级。王公府第的建筑规制、标准、用材有严格规定,不能逾制。

王府建筑群一般分作中、东、西三路布局,大门一般不直接面对街道或者胡同,前设宏敞的前庭院,北面是雄伟的大门,门前置石狮一对,所以,王府前院亦称“狮子院”。大门两侧多建有带抱厦的旁门,进出府邸都走前庭东西两侧的阿斯门,满语为翅膀之意,亦称雁翅门,只在重要仪典才开启大门。前庭常将府前道路拦腰截断,一般官吏和市民只能绕行。

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按“前朝后寝”布局。进入大门是前朝主庭院,即王府建筑的核心。中有高起的甬路和台基,正面是正殿“银安殿”,亲王府七间,郡王府以下五间,歇山顶,亲王府用绿琉璃瓦,为举行重要仪典的场所。正殿左右辅以东西翼楼,按规制正殿后可设后殿,但多数王府不设,而是将后殿与后寝门合二为一,成为前朝后寝的分界,一如紫禁城的乾清门。进入后寝门即后寝的主要庭院,正面为寝殿,亲王府七间,郡王府以下为五间,寝殿为王爷及其福晋起居之所,寝殿后为后罩楼。共五进院落构成王府建筑群的中路主轴线。

王府建筑的形制规定基本限于中轴线上的礼制建筑,东西跨院的生活建筑以及附属园林的限制并不太严格,于是王府花园成为清代王府最富于创造力和艺术魅力之所在。除了宏阔的宅第、幽雅的园林,有的王府还附有家庙、祠堂等附属宗教建筑。如醇亲王府,其家庙旧称“大藏龙华寺”(现为后海幼儿园);而醇贤亲王府的祠堂为三进院落,民国时期改建为关岳庙(现为驻京办事处)。有些王府更外带马厩,如恭王府即有两处马厩,分别位于府东南部与西部,其中东南方之马厩即今天郭沫若故居之前身。

北京内城王府的分布绝大部分位于皇城以外,这些王府规模、形制远远超过普通四合院民居,它们的高墙深院卓然独立于所在胡同-四合院街区之中,自成一片天地,是北京内城中巍峨的皇城与朴素的四合院民居以外的另一道风景。

恭王府邸

恭王府为北京最负盛名的王府,是恭亲王奕府邸(其前身为乾隆朝大学士和宅第),也是北京目前保存最完整的清代王府,建筑群分为府邸和花园两部分,府邸在南、花园在北。南北长约330米,东西宽180米,占地面积61120平方米。

府邸分为中、东、西三路。中路沿南北中轴线设大门、二门、正殿(银安殿)、后殿“嘉乐堂”(神殿),屋顶皆施以绿琉璃瓦。东路第三进院正厅“多福轩”为会客处,厅前有一架长了两百多年的藤萝,至今仍长势甚好,在北京城极为罕见。第四进院正厅“乐道堂”为奕居所。

西路三、四进院落之间设有精美垂花门一座,两侧竹荫环护,意境幽雅。第四进院正厅为“锡晋斋”,面阔七间,前出廊,后出抱厦五间;内檐正中三间是敞厅,东、北、西三面都有两层仙楼,上下安装了雕刻精美的楠木装修隔断,是和宅的旧物,系仿紫禁城宁寿宫式样建造的。此举为和僭侈逾制,是其被赐死的“二十大罪”之一。“锡晋斋”内原存有稀世珍宝——晋代陆机的《平复帖》。“锡晋斋”东西配房各五间,东房“乐古斋”为存放古玩之所,西房“尔尔斋”存放除《平复帖》之外的其他碑帖——因这些碑帖与“锡晋斋”所存《平复帖》相比都“不过尔尔”,故名。

在中、东、西三路院落的最后是一道长长的屏障——东西长160余米的二层后罩楼,后罩楼的后檐墙上每间上下各开一窗,下层窗都是长方形,上层窗为形式各异的什锦窗。楼后为王府花园,后罩楼的这些丰富多彩的什锦窗可谓王府花园“萃锦园”的一个序幕。

萃锦花园

恭王府花园名“萃锦园”, 奕之子载滢曾题诗20首,描写萃锦园二十景。与南部府邸对应,花园同样分为中、东、西三路。中路呈对称严整的布局,南北中轴线与府邸的中轴线重合。东、西路布局比较自由灵活,东路以建筑为主体,西路以水池为中心。

中路包括园门及三进院落。园门为西洋拱券式。入园门,左右分列两座青石假山“垂青樾”、“翠云岭”,两山的侧翼向北延绵,使得全园的南、东、西三面呈峰峦环抱之势。两山左右围合,中间留出小径,迎面一座“飞来石”耸立,此即“曲径通幽”一景。“飞来石”之北为三进院落,分别设有“蝠河”、大假山“滴翠岩”、“蝠厅”,此外花园从厅室形状、水池形状乃至装饰图案,多取蝙蝠造型,以“蝠”喻“福”,取多福之意,与康熙帝御笔相呼应。中路庭园之东南角小山北麓有亭翼然,曰“沁秋亭”,亭内有石刻流杯渠,取古人“曲水流觞”之意。

整个园林中路的空间序列呈现出起承转合的韵律,入口曲径空间封闭,正厅及“蝠河”水面空间开阔,“滴翠岩”假山空间高敞,最后“蝠厅”前的空间曲折,沿园林中轴线游历,呈现为“闭-开-高-折”的空间变化,十分富有趣味。

东路由三组不同形式的院落组成。南面靠西为一南北长、东西窄的狭长院落,入口垂花门两侧衔接游廊,垂花门的比例匀称,造型极为精致,外院植翠竹千竿,堪称全院意境最幽处;内院正房前有老藤一株。此院东为另一狭长院落,分南北两进,南入口月洞门曰“吟香醉月”,南北两进院则由一座小巧玲珑的椭圆形门洞隔开。北部院落以大戏楼为主体。戏楼包括前厅、观众厅、舞台及扮戏房,内部装修极为华丽,可进行大型演出。大戏楼屋顶为三卷勾连搭形式,环以游廊,造型高低起伏。

西路主景为大水池及西面土山。水池略近长方形,池中小岛建敞厅“观鱼台”,水池之东为一带游廊与中路院落间隔,北面散置若干建筑物,西、南环以土山,南部土山有“榆关”一景,为建于两山之间的一处城墙关隘,象征山海关,隐喻恭亲王祖先由此入主中原、建立清王朝基业。西路园林布局疏朗,与东部庭院形成鲜明对照。综观恭王府花园,一方面充满了王府的庄严气派,但西路与中路南端的山水格局以及东路的庭院花木又为园林增添了颇多自然趣味——可谓“亦庄亦谐”的园林设计杰作。

上一篇:全球择巢——穴外之憩 下一篇:德国大学教育告别免费午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