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十七年音乐电影的创作趋向

时间:2022-10-17 02:07:22

论十七年音乐电影的创作趋向

[摘要]建国后的十七年音乐电影作为中国电影经典之作,创作上表现出了东西艺术的交融、音乐与音响的交融、音乐与风光的交融、民歌与歌剧的交融、音乐与舞蹈的交融等特点,走出了一条成功的民族化和大众化探索之路。

[关键词]音乐电影 创作趋向 民族化 大众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十七年是中国电影的成熟期,是优秀影片和优秀电影艺术家最集中的时期,是电影类型最丰富的时期,也是中国电影最贴近生活、最受观众喜爱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电影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可喜局面,特别是音乐片这种类型的电影放射出了夺目的光辉,散发出了奇异的芬芳,如《白毛女》、《刘三姐》、《阿诗玛》、《五朵金花》、《芦笙恋歌》、《洪湖赤卫队》等音乐电影已经作为五六十年代电影的经典之作载入了中国电影史。本文试通过对几部经典音乐片的分析,来概括梳理这一时期音乐电影创作的总体趋向,并重新认识这一时期音乐电影取得的艺术成就。

一、东西方艺术的交融

十七年的音乐电影创作与其他艺术创作一样,艺术家往往怀着尽可能打破程式化格局的热情,多方面地汲取艺术养料,特别是中华全国音乐工作者协会(后改称中国音乐家协会)根据当时声乐界面临的情况发动了一声关于洋唱法和土唱法的讨论,更促进了中国民族传统唱法和西洋美声唱法的融合创新。这种东西方艺术交融的特点在音乐电影的创作中显现得异常清晰,拍摄于1961年的《洪湖赤卫队》以江汉平原的民歌、小曲、三棒鼓、渔鼓、道情、花鼓戏音乐为基础,又大力借鉴西洋歌剧的某些艺术形式和手法。每一场戏都有一首主题歌,并由这些主题歌组成了一个故事链,这种由主题歌组成故事链的创作是作曲家张敬安将欧洲歌剧主题贯穿发展的手段和中国传统戏曲板腔体结构原则有机融合的效果,营造了连贯的戏剧冲突。韩英的两大段唱腔,就其旋律来说,主要是依据江汉平原民间音乐和楚戏的音调写成的:从丰富的板式运用来说,则主要是借鉴我国大剧种板式变化的经验:从大力加强曲调的歌唱性来说,显然是受到西洋歌剧咏叹调的启发,另外还借鉴了西洋歌剧的合唱、重唱等艺术形式。有人以“中西合璧,音史结合”来评价《洪湖赤卫队》的创新是很有道理的。

二、音响与音乐的交融

音乐电影的音乐材料范围是非常广阔的,所有已经在音乐艺术中使用了的材料,在音乐电影中都可以使用,而且在必要时还可以创造未用过的新音响,以丰富影片的表现力。十七年的音乐电影在这方面亦有探索,其有代表性的作品是《芦笙恋歌》。《芦笙恋歌》的台词少,大部分是通过音乐、歌舞和音响来贯穿情节的发展,传达人物内心的思想感情,所以在录音方面,录音师在这里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实践者,比如娜娃渡江给扎妥送衣服的一场戏音乐的起伏和音效的选择上都可说明这一点。再比如对空间关系的处理,通过山谷的互相对喊,森林中草声和杂音,风声,异乎寻常的鸟叫声,瀑布声,河水的细流声,都是通过特定环境的声效处理来还原真实的空间,给人在听觉上以新颖的感觉。另外该片在摸索着用人物的独白来参与叙事,妥善处理音乐、台词、音响三者的关系,以及在音画同步,前后期录音统一协调,同时又有远近的距离感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经验,提高了声音的表现力。

三、风光与音乐的交融

十七年时期的几部音乐电影在取材少数民族地域素材的过程中,非常重视地域风光元素的运用,使电影从画面、音乐、民俗等方面都充分表现出民族特色。影片《刘三姐》创作于1960年,是当时国产音乐电影创作的鼎力之作,是我国第一部风光音乐故事片,影片影响久远。后来在港、澳及东南亚放映时,被誉为“山歌片王”,在马来西亚被评为世界十部最佳影片之一,在1963年举办的第二届《大众电影》“百花奖”评选中,获最佳摄影奖、最佳音乐奖、最佳美工奖和最佳男配角奖《刘三姐》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景美、歌美、人美的完美境界。作曲家雷振邦在创作中深入生活,广泛搜集了广西壮族民歌曲调,又根据影片需要,提炼出其中的精华,创作出一首首与歌词,与人物身份、情感十分贴切的,富于地方特色和民族色彩的优美旋律,为影片中的音乐增添了光彩。本片的摄影郭镇铤和尹志,充分领会了导演为影片规定的以情动人、情景交融的创作基调,精心选择每一个镜位,充分运用漓江的有利环境,通过不同时间、不同天气、不同角度,把“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婀娜多姿,鬼斧神工,秀甲天下”的桂林山水拍得美不胜收,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使景色成为影片的一个有力的形象。同样,《五朵金花》中对苍山洱海、三月街、蝴蝶泉等奇山丽水、民族风情的描绘,富有诗情和画意,是一部轻松愉快、赏心悦目的集人美、歌美、人情美、山水美为一体的生活喜剧影片。

四、民歌与歌剧的交融

十七年的音乐电影在歌剧改编上有许多成功之作,电影艺术家运用电影艺术手段,在保留歌剧精彩唱段的前提下,又充分发挥电影艺术的特长,使这类音乐电影不仅仅成为舞台剧的胶片录制。拍摄于1950年的《白毛女》就由同名舞台歌剧改编而成,影片保留了原舞台剧的全部精彩唱段,又让演员在实景中,以生活化的表演去追求更为真实感人的银幕效果。此剧采用北方民间音乐的曲调,吸收戏曲音乐,借鉴西欧歌剧的创作经验,是在新秧歌运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民族新歌剧的奠基石。它运用了民歌、小调和地方戏曲的曲调,但它既不是民间小戏的扩大,也不是传统的板腔戏或宫调戏,它借鉴了西洋歌剧注重表现人物性格的处理方法,利用富有民族风味的音乐曲调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该剧在表演上很好地处理了歌唱、吟诵、道白三者结合的关系,人物出场通过歌唱作自我介绍,不少地方也用独白叙述事件过程,人物对话采用话剧的表现方法。在演唱上,《白毛女》也很好地处理了民歌与歌剧的关系,由于汉语中的单音和它的母音、子音与西洋语音有较大差别,显然不能更多地运用西洋发声法,但为了使作品更具表现力,演员在演唱时也尝试运用了一些西洋发声方法和技巧,以王昆为代表,包括李波、孟于、唐荣枚等一批歌唱家,将西洋唱法中较好的腹式呼吸方法保留下来,深入学习和研究传统民间唱法,并将传统戏曲唱腔的种种优点结合其中,形成了一种较适合于新歌剧的演唱形式一“戏歌综合唱法”。这种风格独特的演唱方法大大增强了艺术表现力,开启了中国歌剧表演艺术的大门。

五、音乐与舞蹈的交融

我国少数民族的人们能歌善舞,这些取材少数民族题材的音乐影片更加突出了这一特点。创作于1964年的《阿诗玛》将音乐与舞蹈成功地交融在一起,充分体现了这一时期音乐电影的又一特点。作为影片的主演,杨丽坤由于此前参加过《五朵金花》的拍摄,在该片中饰演阿诗玛显得得心应手,她充分发挥自己善舞的特长,在表演中增加了许多别具特色的舞蹈,形成了清新、质朴的风格,将音乐与舞蹈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将纯情、秀丽、善良、甜美的阿诗玛表现得淋漓尽致。该片1982年在西班牙桑坦德尔国际音乐舞蹈电影节获最佳舞蹈片奖。

十七年时期的电影艺术家和音乐家以他们对时代、对社会、对国家、对人民的真诚和热爱,以无比虔诚的态度面对艺术创作,创造出了无愧于时代的直到今天仍然可以称之为经典的一大批电影艺术佳作。他们主动真诚地融入人民大众,把民间的理想、民间的智慧、民间的情感内化为自身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追求,这些电影大多以民间故事和传说为蓝本,摄影取景与音乐巧妙结合,人物与背景物象有机烘托,取得了卓越的艺术成就,走出了一条成功的民族化和大众化探索之路。中国的音乐电影有着丰厚的土壤,它深深植根于传统文化的沃土,数千年绵延不绝的中华民族文化,以其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的底蕴赋予了音乐电影极强的生命力,这应该是有志于音乐电影艺术的电影人真正注目的地方。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关于音乐电影在国内有了重新被关注的迹象,《如果・爱》、《星光大道》、《冈拉梅朵》等影片或以流行音乐为主要元素、或以音乐和现代音乐相融合,体现了可贵的探索和尝试,而音乐人甲丁也对音乐电影这样的样式表现出了信心:“如果这种样式能成功,必然带动整个样式的流行,并会掀起潮流,带动艺术和市场双赢的结果。”我们也真诚地期望着当代电影人能够从十七年音乐电影中汲取营养,创造出更加绚丽的具有民族风格和为人民大众所喜爱的音乐电影。

上一篇:动漫:假面舞会的狂欢 下一篇:当下中国电影市场票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