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会考, 一道风景

时间:2022-10-17 01:57:55

地理会考, 一道风景

摘 要: 本文简要分析初中地理会考的处境,提出在当前形势下,学生更应该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地理思维,并探讨如何提高地理会考通过率这一问题,最后对非专业老师的教学提出一些相关建议。

关键词: 地理会考 思维 高效 非专业

一、初中地理会考的处境

说起初中地理会考,大部分过来人的印象都不太深,隐约记得集中一段时间死记硬背,然后糊里糊涂参加考试,要不是高考选了地理,那次会考之后就没有更多的记忆了。

作为专业的地理教师,我们自身也觉得处境既尴尬又矛盾。从地理学科本身来说,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地理在中学时属于文科,在大学时属于理科,这是我国几大学科划分中唯一兼具文理性质的。像这样知识面广、文理兼修的课程在国外是相当受欢迎的,但在国内,由于考试制度的根源存在,存在“考试考什么,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急功近利的思想,地理地位好像总在底层。因而,相当一部分学生忽略了地理会考的重要性。

二、为什么要学习地理

面对这样的处境,我们该怎么应对呢?不妨从学生的生活实际需要入手。

在学生刚开始接触地理的时候,我会和学生交流学习地理对我们的意义和影响。大多数学生会认为:学习地理能了解某个地名在哪里,某个地方有什么特产,能识别方向以免外出迷路……其实地理所涵盖的内容很广,对我们的生活、工作影响很大。如:学习了“地震”、“火山”、“台风”、“海啸”等灾害,我们就可以解释日本3.11大地震,面对类似的情况可以及时防灾、自救。再如学习了“地理环境”,我们就会更加珍惜自然资源,爱护地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其实,地理的内容是极为丰富的,我们学习的只是一小部分基础知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更重要。

地理思维是依据解析地理特点、原理、时空分布、综合性规律等的方式、方法、技巧进行的全方位思维过程。比如说时空思维,重在分析时间和空间两方面,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地理思维来源于地理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地理实践,地理信息量大、逻辑性强、文理兼容,需要有完整的思维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解析。如果培养好地理思维并能合理运用,将有利于我们解决生活工作中的许多问题,使人格更加健全。

三、如何提高会考通过率

地理会考还是离不了一个“考”字,凡是考试就有竞争,就有通过率,那么如何有效地提高会考通过率呢?

1.安排合理,提高效率。

地理会考复习第一轮以课本为主,学生对书本知识必须熟悉,每两个或三个单元做一次反馈检测。第二轮复习以《初中地理学习能力自测》为主,根据考纲,认真把握重点知识。第三轮复习,进行模拟训练,有针对性地找出还未掌握的知识点,查漏补缺。

2.态度端正,积极准备。

一方面,学校、班级、班主任的重视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另一方面,地理教师本身要认真领会教学大纲、会考纲要的精神,分析会考试题内容、形式、配分上的特点,预测下次会考趋向,这有助于地理教学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更有助于提高学生会考合格率。还要做个有心人,在细节上关心爱护学生,例如临近考试时,关心学生的表现,提醒学生准备考试用品,教授学生如何填涂答题卡,做题技巧等。

3.关注临界生。

地理会考是通过性考试,教师应多关心那些临近及格线的学生,给他们更多的关注。比如在课堂上多提问临界生,对他们进行适当的鼓励与表扬。另外,这些学生自我调控能力较差,还需要老师多监督。

4.多读地图,学会填图。

地理不像其他文科会背书就行,有时更要学会记图。书上重要的图一定要多看,特别是地形图、行政图、推理图。还要充分利用好地理图册和地理填充图册,练习填写空白图,增强学生的位置方向感。学生通过读图归纳出的结论往往印象更深,对记忆非常有益。比如学习台湾省相关内容,一张台湾地图涵盖了台湾的地理位置、周边海域、岛屿组成、地形、气候、河流、交通、名胜等地理特征,囊括了台湾的大部分自然地理和一部分人文地理,用最少的文字表达了最多的信息,概括程度相当高。

四、关于非专业地理教师的教学

每个学校都有相当大的一支“外援部队”正在“支援”地理教学,于是每次地理教研活动,总能看到很多新面孔,这是客观存在的现实,那么如何让这些非专业的地理教师做好会考复习工作呢?

就我与非专业地理教师合作的经验来说,我认为他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加强:

1.学纲,钻研教材。

对于大纲中的知识深度、能力要求、德育目标,要认真把握,理清层次,千万不能照本宣科,读教材。要想知道事物的结构和联系,就必须对其进行分解,深入研究,找出事物的联系,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有很好的把握和了解。所以必须认真学纲,深入钻研教材,才能很好地进行地理课堂教学,否则就可能对于知识处理上出现偏差,影响地理课堂教学效果。

2.学习教育理论,提高教学水平。

理论既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非专业地理教师要能够胜任教学并取得较好的成绩,就必须提高理论水平,以理论指导完成教学工作,就必须广泛阅读各种教育理论,虚心求教有经验的教师,撰写教学心得,及时总结经验。

我的工作经验不足,但总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引导学生学习地理,每学期认真备课、编制复习试卷,分享给非专业的老师,希望能为他们提供更多的便利,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

五、结语

地理会考,既重要,又不用过分看重,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培养了地理思维,学会了地理方法,不用过分看重分数。就像那句话:“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必在意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和看风景的心情,让心灵去旅行!”愿你我享受好这一道风景,这一过程。

上一篇:图形的复原和转换 下一篇:如何快速提升高考中的书面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