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班主任队伍素质促进优良学风建设

时间:2022-10-17 01:20:47

提升班主任队伍素质促进优良学风建设

随着我国教育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的转变,学风建设日益成为衡量学校教育质量和综合竞争力的核心标准和要素,并且优良学风能否建成关键取决于作为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主要承担者的班主任队伍的素质水平。而目前班主任队伍素质存在的突出问题客观上影响着学风的建设。那么如何提升班主任队伍素质促进优良学风建设呢?本文拟就此进行简要分析。

一、优良学风建设关键在于高素质班主任队伍的组织保证

世纪之交以来,我国教育的发展步伐大大加快。这一方面为更多学生提供了受教育的机会,另一方面也给学校学风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因为学风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学风建设成效如何日益成为衡量教育质量和综合竞争力的核心标准和要素,也从根本上反映着学校的校风。而学风建设主要通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的主渠道进行,并且这些工作又主要是由学校班主任来承担的,因此一所学校能否建成优良学风关键取决于其是否有一支高素质的班主任队伍,这样一支队伍是优良学风建设的坚强组织保证。

学风,从广义上来讲是一所学校师生在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状态和文化风气,包括学习风气、治学风气和学术风气。从狭义上来讲,可以理解为学生的学习风气,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和行为风尚,是学生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纪律等的综合反映。本文主要是就狭义上的学风建设而言的。尽管如此,以学生为主体的学风建设仍然是学校建设中一个涉及面广,包涵着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服务的重要子系统。其中,班主任作为直接与学生接触的第一线的管理者、教育者,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在学风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期间,其主要思想及行为很大程度上受到班主任老师的影响。班主任具有自我组织、密切联系学生、天然贴近学生的组织工作优势,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如严明学生学习纪律,培养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营造学习氛围,端正正确的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坚强的学习意志和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等工作大部分由辅导员组织完成。因此,班主任成为优良学风形成的重要保障。只有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优秀班主任队伍,才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掌握科学严谨的学习方法,培养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养成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从思想上解决学生参与学风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学生学习活动持久的内在驱动力。可见,高素质的班主任队伍的培养内在地成为学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高素质的班主任队伍为建设优良学风提供重要保障。没有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高素质班主任队伍,建设优良学风就成为一句空话。

二、当前班主任队伍素质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学风的影响

如上所述,高素质的班主任队伍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反之,班主任队伍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必然制约学风建设,阻碍优良学风的形成。

诚然,目前我国学校班主任队伍总体发展状态良好,对于学风建设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也必须看到由于内外环境的交织作用,班主任队伍素质客观上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或不足,并对学风建设造成不利影响,班主任队伍整体素质偏低已成为困扰学风建设的最大难题。这些突出问题和影响主要表现如下:

1.思想政治素质不过硬,思想政治教育缺乏针对性、实效性,学风建设的切入点把握不准

一些班主任就任前没有系统深入地接受过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理想信念教育,就任后又忙于繁杂的琐事,忽视了及时补上这方面的欠缺。这种缺失使学风建设一开始就失去了最核心的本质和内涵,造成的影响最大。因为任何人的言行从根本上讲是受着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理想信念的支配。辅导员自身头脑中缺乏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理想信念的元素,反映在本职工作中就会没有明确的目的、方向指引,易于产生随意性,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就落空。其结果是背离了学风建设要以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理想信念为中心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要求,削弱了学风建设的基础。班主任自身思想立场不坚定,对重大问题判断不准确,就不足以在当今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多元化的社会形势下正确解释复杂的社会现象,不能胜任“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不能将学生引上做人求知成才的正路。

2.为人师表的道德自律不严格,缺乏爱岗敬业精神,对学风建设重视不够

与市场经济的社会环境形成鲜明反差的班主任工作责任大、酬劳低的客观现实使部分辅导员对工作的重要性认识肤浅,对工作缺乏认同感,岗位角色兴趣冷淡,工作倦怠现象日益凸现,以消极、被动的态度应付工作。抱这样一些思想、态度的辅导员班主任,工作中缺乏使命感,奉献精神和敬业意识淡化,不能全身心投入学风建设,对学生学习纪律疏于管理。显然,班主任如此师德修养和工作态度是根本不可能建设好优良学风的。

3.知识结构单一陈旧,拓展更新意识淡薄,工作能力不能适应当前学风建设的新要求

目前学校班主任在学历结构、专业结构上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严重影响了学风建设的效果。一方面,大多数班主任知识结构比较单一。尤其是一些非师范专业毕业生,没有系统学习过思想政治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学、教育管理学、社会学等知识,缺乏专业引导、活动组织、交流谈心、心理辅导、行为辅导等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在知识爆炸的信息化时代,相当一部分班主任知识拓展更新意识不强,学习自觉性不够,没有具体的读书提高计划。由于知识结构上的欠缺,使得一些班主任对学校采取的措施理解不深,对教育教学规律了解不透,在将学风建设(如指导学生学习、实践与第二课堂活动的关系)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说服力不够,致使班主任在学生学风建设中的作用受到制约。

4.心理素质不高,心理调适能力低,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的效果有限

当前,班主任队伍心理素质现状亟待改善。现阶段,我国社会正处于发展黄金期和矛盾凸现期,热点、难点问题日益增多,难免会给班主任的价值观念、思想认识和心理上造成冲击。班主任日常工作千头万绪,琐碎繁杂,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加上晋级、待遇方面的不公,容易造成心理失衡。而大多数班主任年龄轻,社会阅历浅,又没有系统学习过心理学知识,不知道怎样进行正确的心理调适,从而感到茫然、困惑、沮丧。这些消极的心理状态和心理体验的累积使班主任难以心情舒畅、精神振奋地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心理疏导工作,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地投入学习。近年来,因为心理障碍而影响学习的学生逐渐呈上升之势。他们或因不适应新的环境、或因学习困难、竞争压力等萎靡不振,对学习了无兴趣。但这时心理上同样也面临重负的班主任不能及时恰当地对这些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走出阴影。结果或者使这些学生从此一蹶不振,无心向学,或者发生让人惋惜的悲剧。

上一篇: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政策的偏失与匡正 下一篇: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