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背景下建筑施工技术的改进探讨

时间:2022-10-17 12:24:20

低碳背景下建筑施工技术的改进探讨

摘要:当今世界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面对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的破坏,人们的环保意识正逐步增强,低碳理念更是深入人心。建筑作为耗能大户,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施工技术的改进,才能实现建筑的智能化、低碳化。本文就低碳背景下如何改进施工技术进行探讨,旨在与广大同仁沟通交流,不断改进建筑施工技术,为建立一个和谐、低碳的社会环境而不懈努力,实现建筑施工行业的升级转型,促进我国建筑行业又快又好的发展。

关键词:低碳背景;建筑施工技术改进;建议

面对各种高消耗、高污染的现实状况,作为耗能大户的各类建筑物的建筑施工企业,只有掌握了先进的低碳化、节能化的施工技术,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求生存、谋发展。由此可见,就低碳背景下建筑施工技术的改进进行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笔者做出以下几点探讨。

1 概述

虽然我国幅员辽阔,资源种类繁多,但人口基数大,使得我国已成为最大的能耗大国之一。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为代价。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的人口云集于城市,使得有限的城市土地资源,被不断的升级利用,城市人口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在增加了不少的建筑面积。我国当前正以年均20亿m?的速度递增,并呈高发态势,而这些建筑中95%的建筑都是高能耗建筑,如此发展下去,只会更快的降低人均能源占有量,将与世界用能水平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基于这一现状,在“十一五”期间取得良好成效的基础上,我国“十二五”规划中对能源的节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低碳背景下的建筑施工企业,在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的同时,也迎来了“十二五”的大好发展机遇。作为建筑施工企业,只有顺应时代的发展,着力改进建筑施工技术,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建筑施工技术的改进,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实现建筑智能化、低碳化。那么建筑节能就必须从建筑施工到使用投入采取一系列的节能环保措施,除选取节能的建筑材料之外,还应配合先进的节能施工技术,但这是一个系统而又复杂的工作,从多方面加强建筑节能措施的应用,在改进施工技术的同时,降低工程造价,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建筑行业转型升级奠定坚实的基础。

2关于低碳背景下如何改进建筑施工技术的几点建议

智能化、低碳化的建筑必须采取低碳施工技术。所谓低碳化的施工技术,就是改进传统的高能耗、高污染的施工技术,从而降低建筑的能耗和环境的污染,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实现智能化、低碳化的建筑。基于此,笔者提出几点改进建议。

(一)建筑施工管理绿色化

为确保建筑施工顺利进行,关键就在于管理,而为实现建筑施工低碳化,同样需要对建筑施工进行管理。因而必须转变管理理念,采取绿色化的施工管理方式,确保管理过程中的组织纪律的明确性,从根本上保障施工全程低碳化,进而尽可能的降低能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

(二)施工过程中环境保护措施的改进

传统的施工技术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这些污染主要来源于建筑施工过程中设备的噪音、产生的粉尘和光污染等,且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大都很细,极易被人体吸入,而由于建筑施工周期一般较长,这样就给人体造成巨大的伤害。产生这些粉尘的原因主要是来与材料堆放不规范、机械作业以及道路扬尘而引起的,因而为降低施工过程中粉尘的产生,必须加强施工过程中环境保护措施的改进。对于高空粉尘作业,应选用取湿法作业,并加强相对应的保护措施,通过覆盖和屏蔽,有效降低施工过程中队环境带来的粉尘污染。通过对设备进行改造升级,引进先进的施工设备,在减少机械设备的碳排放的同时尽可能的降低给环境带来的噪音污染。

(三)加强建筑原材料的节能改造

当前,有关建筑行业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还有待完善,又由于计划经济时代的影响,很多施工企业在建筑原材料选材方面的还缺乏规范化的标准,加之原材料生产企业生产的原材料质量良莠不齐,使得原材料的成本占整个工程成本的60%以上甚至更多。使用大量的建筑原材料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建筑垃圾,不仅造成了巨大的能源浪费,也给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因而加强建筑原材料的节能改造是低碳背景下建筑施工技术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对原材料进行节能改造,实现建筑原材料的循环利用,从而降低建筑原材料的消耗,进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建筑垃圾的产生。此外,传统的建筑施工需要大量的模板,势必会拖延工期,因而应在控制模板质量的前提下,采取租赁的方式缩短工期,从而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四)加强建筑施工用地的保护和利用

虽然施工阶段的阶段节地工作没有设计阶段重要,但还是应加强施工阶段的节地工作。注重施工道路和临时设施的设置,合理规划和布局临时性的设施,结合实际需要就占地面积进行合理控制,以达到高效利用土地的目的,从而将建筑空间的使用效率大大提高。

(五)加大地下设施与文物以及资源的保护力度

作为建筑施工企业,应在施工之前对地下设施、资源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并采取针对性的保护措施,从而确保建筑施工现场四周的建筑物、管道、管线能安全运行, 尽可能的保留施工现场周围的文化遗产,在施工时如果发现大量文物,应马上停止施工,并上报相关部门做好协调工作。

(六)节水与水污染控制技术

建筑施工用水的比重很大,因此,在施工现场一要保护地下水环境,用隔水性能好的边坡支护技术,在缺水地区或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的地区,基坑降水尽可能少地抽取地下水;二要对于化学品等有毒材料、油料的储存地,应有严格的隔水层设计,做好渗漏液收集和处理。

(七)高效保温墙体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采用蒸压粉煤灰添加气混凝土来砌块作为建筑物的护墙,这是一种利用火力发电厂排放的粉煤灰作为主要原料,经过先进的生产技术加工而成的一种新型墙体材料,对于建筑物的保温节能具有很好的效果,它的利用不仅减少了建筑资源的浪费,有效地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而且有利于环保,是一种很好的绿色建材产品。

(八) 地源热泵技术

地源热泵技术是一种高效的节能技术,不仅可以有效的降低能耗,具有一定的环保功能,而且对于环境的影响较小,便于日常的维护工作,其原理是利用地表层中储存的能量来对温度进行调节,由于室外气温变化很大,但地表以下的地温却相对稳定,一般来说地温全年相对恒定,夏季的时候建筑物内多余的热量会不断地排出,并为大地所吸收,从而使建筑物内的温度保持一定。

(九)太阳能建筑技术

太阳能的使用对于建筑物来说,具有使用无污染、安装方便、安全可靠、不消耗燃料、不受环境限制、维修维护简单等特点,它是最适于建筑物节能环保的一项应用技术,目前,我国建筑行业施工技术中的太阳能技术已经被普遍应用。

3 结语

总之,建筑施工技术的改进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就目前而言,当前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已难以满足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作为建筑施工企业,为切实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实力,应在降低施工成本的同时,注重施工技术的改进,切实降低建筑能耗和给环境带来的污染,实现建筑的智能化、低碳化。

参考文献

[1]曹小琳,胡剑龙.低碳经济模式下的建筑低碳转型研究[J].基建管理优化, 2010,(03)

[2]董占宝.低碳经济下的建筑施工[J].现代经济信息,2010,(20)

[3]李裕平.低碳趋势下建筑施工技术改进思路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 2010,(36)

[4]万良秋.低碳经济要求下的建筑业发展[J].科技创新导报,2011,(16)

上一篇:桥梁上部结构施工技术分析 下一篇:综合运输体系演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