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视角下凯特·肖邦的孤独话语

时间:2022-10-16 10:46:47

摘要:国内外研究者将凯特・肖邦的《一个小时的故事》解读为纯粹的女性主义小说,主题是反对“男权”。通过文本细读发现短篇小说的主题表达的凯特・肖邦孤独话语:夫妻之间都存在积怨与误解,最终人人都将在孤独中离开这个世界。《一个小时的故事》中西方人孤独的文化渊源在于基督教文化之使然。

关键词:凯特・肖邦;一个小时的故事;基督教文化

一.友谊不能最终解决“一个人的孤岛问题”

薄伽丘认为友谊是最神圣的东西,不仅是值得特别推崇,而是值得永远赞扬。它是慷慨和荣誉的最贤慧的母亲,是感激和仁慈的姊妹,是憎恨和贪婪的死敌;朋友时时刻刻都准备舍已为人,而且完全出于自愿,不用他人恳求。然而,《一小时的故事》中朋友的角色理查德又是何等的尴尬:正是平生知心者,屈指能几人? 理查德作为朋友是善解人意的,是高尚伟大的,然而他真的理解自己的朋友吗?朋友多年不堪忍受的夫妻生活,他不知道。朋友在丈夫的奴役压抑下生存,他不知晓。朋友终于死了丈夫而获得了解脱,他更感觉不到。一人知己足平生,朋友不能理解自己的寂寞、痛苦,小说的孤独的主题也就进一步深化。最为可笑的是:“他站在那儿,大为吃惊地听见了姐姐朱赛芬刺耳的尖叫声;看见了理查德急忙在他妻子面前遮挡着他的快速动作。不过,理查德已经太晚了。”该死的丈夫竟然活着回来了,朋友理查德也无能为力去挽救这一段婚姻,这一段肮脏的没有道德的婚姻。“有些读者注意到了理查德这个人物在小说中的作用。他一听到马先生的死讯,即刻赶到马夫人家中报告信息以及他对马夫人的关怀备至等细节使一部分读者认为,马先生、马夫人和理查德三人之间构成了特殊的张力,因此将小说的主题归纳为一次不成功的婚外情”。荒唐!这种理解不仅仅是对朋友二字的亵渎,同时,更进一步论证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是多么艰难。孤独,是每一个人宿命啊!孤独是一种心灵上的,而非外在环境。当有人懂得自己的时候,那么即使相隔很远,那亦是充实的。当无人懂得自己的时候,那么即使相拥而眠,那亦是孤寂的。对于女主人公露易丝就是孤独的注释。

与自己有关联的朋友都难以理解自己,那些无亲无故的人更是铁人心肠了。医生来后,他们说她是死于心脏病-------- 死于致命的狂欢。注意这句话的英语是这样的:“When the doctors came they said she had died of heart disease--of the joy that kills.” “the doctors”用的是复数,这证明妹妹的死因不是一个人的结论,是众人的结论:死于致命的欢欣!真的如此吗?这正是“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愁。知我者谓我心伤,不知我者谓我疯狂。”让具有权威的医生出来说话,显示了作者创作的独具匠心。所以小说结尾设计寓有深意:权威医生的断言并不权威,这种不可靠的叙述,即文本发展的最终结果与读者期待的结果产生了强烈的反差,具有极强的主题意义和美学效果,从而引发人们对19世纪美国女性的孤独有了深刻思考。医生和他人都接受露易丝是因极度高兴导致了心脏病爆发;有读者认为露易丝是因丈夫生还而幻想破灭,大受刺激,从而碎死;有的人认为马夫人也很可能只是为丈夫的死而复生这一简单事实“惊讶”致死。不管死因是什么,这也正说明妹妹的死无人理解:丈夫、姐姐、朋友、他人的不理解促使作者写下了这样的结论:与其让妹妹露易丝孤独的活着,不如让她安静的死去。在某种意义上说,死亡是她唯一的选择。

肖邦曾说自己的作品要揭开了传统面纱的、具有微妙又复杂的真实含义的人类生存状态,也许这种状态就是人类孤独的宿命吧。

二.作者孤独一生的经历奠定了作品的“孤独”基调

在《一小时的故事》这部小说中,没有深远的社会背景和时代背景的描绘,通过视角的不断转换和对人物内心活动的刻画,向人们展示了女性哲理的世界:我们 看到了在女性们消失掉自我的声音,看到了她们埋藏于心底的困惑和孤独。

从肖邦的个人经历来说,她五岁时父亲突然去世,30岁时丈夫又突然去世,她单独承担起经营农场的工作。后来她带着六个孩子回到娘家,不久母亲也去世了。肖邦在写完《一小时的故事》几周之后,在日记中写下了对丈夫和母亲深深的眷念:“假如我的丈夫和母亲能够复活,我觉得自己会毫不犹豫地放弃他们去世后进人我的生活的所有的东西,与他们的生存重新结合在一起。肖邦在此不仅将丈夫与母亲相提并论,而且将两者视为一体(“他们的生存”)。她在丈夫死后,独当一面,获得了自我成长的机会。但正如她在日记中所表达的,有时对丈夫的深切思念导致她宁可放弃自己的成长,只要能换得夫君回。小说写于1894年,肖邦的丈夫已去世十多年,肖邦一直是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独守其身十多年。作者的这段日记说明了《一小时的故事》孤独的主题:将对丈夫思念的痛苦转化为作品中失去丈夫带来快乐的黑色幽默。作者的这种孤独是有其文化渊源的。作为生活在基督教的国家,基督教的一个文化特色就是强调任何人都是孤独的,这就是西方人的文化道德:希伯来书第十一章23节,“你不能爱你的堂会过于爱上帝,你不能爱你的分数过于爱上帝,你不能爱你的丈夫,你的妻子,你的家人,你自己,过于爱上帝。要以神为神,然后把一切最高的尊贵荣耀归给他。”“人到我这里来,若不恨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弟兄,姐妹,和自己的生命,就不能作我的门徒。”“你们以为我来、是叫地上太平么,我告诉你们、不是、乃是叫人分争,从今以后、一家五个人将要分争、三个人和两个人相争、两个人和三个人相争。父亲和儿子相争、儿子和父亲相争,母亲和女儿相争、女儿和母亲相争,婆婆和媳妇相争、媳妇和婆婆相争。”尼采说基督教的起源是来自于憎恨心理,是一种残忍本能,这种总结是恰当的。

从《一小时的故事》中,深深感受到露易斯对丈夫的恨,恨到骨髓里去了,这不正符合基督教鼓吹的道德吗?我们也可以想象的出妹妹对朋友的怨恨,对姐姐的嫉恨,对他人的仇恨。在文章的结尾,作者让妹妹死去的原因也就更清楚了:妹妹是如此热爱上帝,信仰唯一的神,她应该去天堂了,不必在人间受苦了,多么完美的因果报应啊。诅咒了人间的亲情之后,妹妹的死论证了人世间人人都是孤独的这个主题。作者通过反讽的方式表达了人类的孤独是合情合理的,也是可以接受的。一篇文学欣赏不仅仅考虑读者、文本,更多的是作者的文化时代背景。有学者将肖邦作为女性主义作家做阅读出发点也是不无道理的,但是,我想说明的是女性主义作家不一定就是女权主义的作家,误读是一种创造,但是,没有意义的误读只能是浪费一种情感!(注:《一小时的故事》.葛林译,见朱虹主编《美国女作家短篇小说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第1一4页。)

参考文献

[1] Culley,Margaret.Edna Pontellier: “A Solitary Soul” [J].in Margaret Culley ed.,The Awakening:A Norton Critical Edition. New York:Norton,1976.150

[2] 申丹.叙事文本与意识形态:对凯特・肖邦《一小时的故事》的重新评价[J].外国文学评论,2004,(1).

[3] 刘卓,王楠.女性意识的顿悟:凯特・肖邦《一小时的故事》探析[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4] 胡爱华.一曲女性自由的悲歌 [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

[5] 刘杰伟,唐伟胜.性别政治还是婚姻约束[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4).

作者简介:付丹枫(1981―),女,汉族,硕士,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与教学。

上一篇:关于工民建施工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下一篇:二甲双胍和格列吡嗪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