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汉字之美

时间:2022-10-16 07:33:25

传递汉字之美

摘 要:汉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承载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已是中国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且因为其固有的象形特点具有独特美感。当代语文基础教育,汉字作为其中最重要一部分,需要教育工作者切身体验、总结出较有效的识字教育方法,来帮助、引导小学生从小掌握好汉字基础,引导他们领略汉字之美。

关键词:汉字 识字 教学 小学

高尔基曾说过“识字是启迪心智,使它认识过去的事情,现在的生活,以及人们对于未来和明日的计划的一种手段。因此,识字可以把人和人联结起来,也就是说,可以使人接近世界。”《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低年级的语文教学重点就是识字。为了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识记生字,我做了大胆的尝试,感觉学生还是能比较容易地接收,并很好地掌握生字。

一、识字方法多元化

1.将生字归类,联想记忆。

在记忆“耳”“朵”“颊”“额”时,可以将其与我们头部的五官进行归类识记,还可以联想到“眼睛”“鼻”“嘴”,扩大孩子的识字量,激发兴趣,并在记忆时加入游戏或改编儿歌,增强识字的趣味性。

2.编趣味字谜识字。

在学习生字时,为了便于学生记忆,根据一些字的特点,编一些字谜,让学生记住。如“告”,一口咬掉牛尾巴。“虽”一只虫子差点掉进口里。“相”两目不成标。“照”一个日本人拿着一把刀,滴了四滴血……这样学习生字,很有趣,记忆也深刻,同时还鼓励学生自己也编一些识字谜语。

3.利用汉字结构加强记忆,感受汉字文化。

在识字教学中充分运用汉字构字规律,就会大大降低汉字教学的难度。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提出“六书”之说,所以我们可以对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和形声字等的构字方法进行分析来帮助学生认字。例如,根据象形字特点,追溯生字的过去。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常接触到诸如“日”“月”“牛”“鼠”“目”等象形字,它们的造字过程很有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搜集象形字的历史,通过板书出示或者利用多媒体视频播放这个象形字的由来,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4.充分利用五感记忆生字。

著名语文教育专家斯霞曾指出,要根据教材和儿童的实际,尽可能地采用实物、标本、模型、图画、幻灯片、录音、动作、表情或语言描绘等手段,把生字词的第一印象深深印在儿童的脑海里;还要引导儿童的眼、耳、鼻、舌、手等感官参与获得新知识的活动,瞧一瞧,听一听,闻一闻,摸一摸,尝一尝,做一做,有时候远远胜过单纯的听、记、背。因为这样做,强化了汉字音形义的联系,符合儿童爱动、好奇,容易接受具体形象的事物等心理特点,才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例如在教学中,我们常遇到一些动词,用动作来帮助记忆,效果也很好。如:打、摔、拍等这些字的动作都与“手”有关,所以是“扌”旁;踢、跳、跑等,这些字的动作都与“脚”有关,所以是“足”旁。

5.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有时一个人不可能掌握很多种识字方法,但几个人合作就可以互相学到对方的识字方法。如“貌”,乍一看,字挺难,有的孩子说分解成“豸――白――儿”,但“豸”不认识,有的孩子又提议查字典,查出“豸”的读音就好记了。还有的孩子编了一个字谜,“一只大虫子有一个白白的儿子”。总之,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住了这个字,达到了目的。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巩固识字效果

1.充分利用好语文园地中的小展示台。

低年级的每一个语文园地都安排了小展示台,这个小展示台千万不可忽视。我在教学中可是充分利用它,每次最少一节课的时间,让孩子们尽可能地说出自己认识的课外生字。无论是电视上、广告牌上,各种说明书上,包装盒上、商标、各种标签上等等,凡是有字的场所都是孩子识字的基地,孩子认字多了,学习兴趣自然就浓了。

2.多利用游戏巩固生字。

孩子记生字快,忘得也快,如果不把学到的生字及时反复巩固,那将前功尽弃。因此,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用多种方式巩固记忆生字。如制作生字卡片,抽读。摘苹果游戏,把字的各部分分解后找朋友,看谁找得多等等。

3.与家长进行沟通。

小学初接触汉字时期是儿童对汉字兴趣最高的时期,把握好这段时期,对帮助孩子识字将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与家长沟通,不仅在课堂,在课下家长也要尽好责任。引导孩子去识、认、念生活中的汉字,并且对于孩子的提问要耐心,帮助孩子在这一时期快速的认识更多的字,为其日后学习生活打好基础。

三、教学实践成果反馈

1.学生语文成绩反馈。

经过一段时间教学实践后,学生的语文成绩有了明显提高。特别是汉字填写这一部分,大部分的学生已经能够熟练认识所学汉字并且书写。能够结合所学方法掌握所学汉字,大大降低了易混字的错误率。

2.学生识字心得反馈

我在教学实践中鼓励学生们写下自己的识字感悟。依据学生们的感悟反馈,可发现学生们对于识字经历可分为:懵懂―好奇―发现兴趣―学习掌握。我在教学过程中所用的多元化识字教学方法受到了学生们的喜爱,并因此激起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使得他们不仅仅在课堂上识字,在课下也主动去学习,带着兴趣学习,认字的同时也收获了快乐。

3.家长反馈

在家长会上就孩子的汉字学习情况与家长进行了交流。大部分家长表示,孩子们喜欢去问、去学习生活中遇到的不认识的字,孩子的学习兴趣很高,希望多认识一些字在课堂展示,并能够真正的喜欢汉字。家长乐于看到孩子学习成长,在其识字过程中进行积极引导,也使得孩子识字效果越来越好。

在教学方法实践中,会遇到初期学生家长不够配合,初步预期成果不够明显等问题,不过,在实践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并且坚持多元教学方法的实践,才得以有初步成果。作为教育工作者,探索教育方法,引导孩子进行有效、有兴趣的学习,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如今,中央台一直在连续播出《汉字听写大会》节目,这也是在呼吁当代人重拾中国传统文化,将中国汉字回归生活,让人们领略汉字的美,可见汉字学习对于我们是多么重要。所以,身为担负基础教学工作的语文教师,我们肩负了很大责任,我们要在今后的教学生活中多学多思,由点到面,由枯燥到趣味,让孩子们感受汉字的美,让他们更主动去探索文字的美。

参考文献:

[1]杨润陆,现代汉字学通论,长城出版社,2000

[2]胡双宝,汉字的文化蕴含与汉字教学,中国语文建设通讯,1998

上一篇:让"识字教学"异彩纷呈 下一篇:少数民族地区高效课堂模式下初中英语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