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汉诗的意象翻译

时间:2022-10-16 07:27:51

小议汉诗的意象翻译

[关键词]意象;意象翻译;翻译策略

中国古典诗歌乃中国文学的瑰宝,它蕴藏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映,同时也是文学作品中最精炼的一种形式。而“古诗之妙,专求意象”。(pi,1986:49)意象是诗歌的精髓,诗者所精心构建的意象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大特色。因此,译诗实则译意象。一首诗歌在其译文中能否保留原文的文化韵味与审美要求,并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主要取决于意象的处理,在翻译中国古典诗歌的过程中,能否传达出汉诗的审美神韵则是摆在译者面前的一项艰巨的任务。

一、中国传统文论中的意象概念

“语言是意象的物质外壳。在诗人的构思过程中,意象浮现于诗人的脑海里,同时借着词藻固定下来”。(qu 2002:162)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yuan 1987:63)意是主,象是宾;意是目的,象是手段;意是内容,象是载体。诗人拟用其精心构建的审美创造成果――意象,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的时候,运用自己的艺术联想和想象,把诗人物化的词藻还原为生动的意象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由此可见,意象是诗歌的灵魂。

二、汉诗中的意象翻译

“汉诗英译要保持本色,首先要辨明什么是本色。这本色,一不在于辞藻,二不在于典故,三不在于形式,而是在于意象以及加强其艺术效果的节奏。”(weng 1986:285)谢天振也谈到了“无论多么好的译文,如果失落,甚至歪曲了原文的文化意象,那就会使读者感到美中不足,有遗珠之憾,有时还会使读者产生错误的印象。”(xie 1999:174)可见在跨文化交际中,意象传达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译语读者对原诗的解读与理解。但由于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两种语言的表达很难实现完全的对等,在语际转换过程中,意象翻译也不可避免地会有一定程度的“失落”。这样就要求译者采取适当的翻译策略来进行补偿,以下向大家介绍三种意象翻译策略。

(一)完全替换法。原苏联学者巴尔达罗夫曾说过:“当译语中因某种原因没有原语中某些成分的等值成分,也无适当的表达手段时,常用补偿法。”(wang 1988:11) 这里的“补偿法”就是本文所阐述的“替换法”。不同的国家和民族都拥有其特定而又独特的文化,在诗歌中的意象就会有着各自的文化烙印,正是由于这种文化之间的差异,在翻译诗歌中的意象时,译者可从目的语中寻找一个类似源语意象概念的意象进行替换,从而对源语意象意义的“失落”作出“补偿”,使译入语读者获得与源语读者相似的认知和审美体验。在翻译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佳人》中有这样一句“新人美如玉”。“玉”这一意象自古在中国有着“美丽”与“纯洁”的意味,用它来修饰女子更是说明此人美丽可人,冰清玉洁。但如果把此意象翻译成“beautiful like a jade”,恐怕译入语的读者很难体会到其中的意味,甚至还会造成误解。这时译者就需要在译入语中找到一个与“jade”有着相同或相似意义的意象来替换它,于是译者找到了“lily”或“rose”,在西方,此二词有着同“玉”相同的认知与审美概念,所以此句最终翻译成“sweet as a lily”或“ sweet as a rose”。同样在诗人王维的《相思》中,诗人用“红豆”这一出自典故的意象抒发了对友人的怀念,诗中的最后一句“此物最相思”被英国学者Innes Herdan 译成“ These are the best forget-me-nots”,把“红豆”替换成了西方的“勿忘”,可谓妙笔生辉,精彩绝伦。

(二)部分替换法。刚刚我们列举的两个例子都是在译入语寻找与源语意象意义相同或相似的意象进行替换,可并非源语中所有的意象都能在译入语中找到认知和审美概念近似的意象进行转换,这时,译者就需要保留部分源语意象的意义,使译入语的意象能与源语意象具有相近的意义。比如在李白的《怨情》中有这样两句:“美人卷珠帘,深坐颦娥眉。”许渊冲先生译为“with eyebrows knit she waits in vain。”而Amy Lowell 将其译为“ she sits in an inner chamber, and her eyebrows, delicate as a moth’s antenna”。在中国,“娥眉”是用来修饰人的眉毛浓密弯曲,许渊冲先生出于句式对仗的考虑,只把“娥眉”中的“眉”译出,虽然没有完全把意象“娥眉”的意义全部译出,但却保留了其主体部分的意义,在意象的认知意义方面看,也可算是语义上的对等了。而Amy Lowell的译文虽把“娥眉”的语义意义全部译出,但看起来却让人有些毛骨悚然,连中国的读者都很难想象出长有飞蛾触角般眉毛的女子是什么模样,更不用说对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的西方读者了。所以,相比之下,许渊冲先生作出的保留部分意象意义的选择还是明智的。

(三)保留原有意象。以上的两种方法都是在译入语中寻找与源语意象认知和审美意义相同或相近的意象进行替换,但因为中西文化的差异,有些意象我们在译入语中无法找到相应的意象来转换,这时译者就需要保留原有意象,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直译。在诗《春思》中,有“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许渊冲先生将“如碧丝“译为“like green silk thread”,而吕叔湘老先生译为“as blue as jade”。这首诗是以春天为背景,描述了一位女子思念丈夫的内心感情。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人们都常用绿色来渲染春的气息,显然,许渊冲先生的译文更加逼真地描绘出初春的美丽而又具有活力的景色。

综上所述,意象是诗歌的精髓和灵魂。诗歌中意象的翻译过程就是译者在不同的认知和审美语境中作出转换的过程。本文介绍了三种诗歌中意象的翻译策略,译者要根据不同的文化和审美语境使用相应的翻译策略,以便使译入语与源语的意象意义能够达到功能上的对等或相似。随着国家间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不同文化间沟通的日益深化,不同语言的诗歌和有着不同文化意义的意象将会被越来越多的读者所欣赏和传诵。

上一篇:哈尔滨发电厂12MW机组真空降低的分析与治理 下一篇:树立现代教育理念 完善诚信文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