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空洞果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时间:2022-10-16 07:26:08

番茄空洞果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番茄空洞是一种生理性病害,指果皮与果肉胶状物之间有空洞的果实。常见三种类型:一是胎坐果不良,果皮、心室隔壁很薄,看不见种子,果实形成空腔;二是皮生长发育快,胎座发育跟不上而出现空洞;三是果皮、心室隔壁生长过快及心室少的品种和节位高的花序易见到。尽管番茄空洞果对产量影响不是太大,但会严重影响商品性,降低经济效益,在生产中不能不引起重视。

一、番茄空洞果发生的原因

1.品种的心室数目少。心室数目少的品种易发生番茄空洞果,一般早熟品种心室数目少,中晚熟的大果型品种心室数目多。

2.受精不良。花粉形成时遇到35℃以上的高温,且持续时间较长,授粉受精不良,果实发育中果肉组织的细胞分裂和种子成熟加快,与果实生长不协调也会形成空洞果。

3.激素使用不当。激素沾花用药浓度过大,重复沾花或沾花时花蕾幼小都易产生空洞。

4.光照不足。西红柿的光饱和点位6万~7万勒克斯,光补偿点为1000勒克斯。西红柿要想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需3万勒克斯以上的光照强度。如果长时间达不到光饱和点,制造的光合产物少,向果实内部输送的养分供不应求,就无法满足果实生长的需求。所以在阴雨天气时,应及时清除棚膜上附着的尘土,保证充足的光照。

5.夜温过高。夜温过高,昼夜温差小,西红柿白天制造的营养物质被大量用于呼吸消耗,导致植株营养物质积累不足,果实易出现空洞现象。所以在实际生产中,应加强通风,拉大放风口,拉大昼夜温差,较少营养消耗,以避免出现空洞果。

6.矿物质营养不足。菜农们普遍反映,同一果穗中迟开花的果实发生空洞果的几率较大。这就是矿物质营养不足的表现,因为营养会优先供应早开花的果实,迟开花的果实因得不到充足的营养而表现空洞果。

7.疏于管理。盛果期和生长后期肥水不足,营养跟不上,碳水化合物积累少,也会出现空洞果。

8.去叶过早、过狠。西红柿生长中后期要适当摘叶,增强光照,促进通风。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可过早过多地摘除,否则光和面积不够,积累的光合产物少,营养供应不足,果实发育不良,出现空洞果。

二、防治措施

1.选用心室多的品种。防止番茄空洞果可选用心室较多的品种。

2.合理使用激素。每个花序有2/3花朵开时,喷施激素;防落素浓度为15~25毫克/千克,或番茄灵沾花25~40毫克/千克等,不要重复使用,在高温季节应用相应地降低浓度。

3.施足基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合理分配氮、磷、钾,调节好根冠比,使植株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协调平衡发展。结果盛期,及时追足肥、浇足水,满足番茄营养需要,若有早衰现象要及时进行叶面喷施。

4.合理调控光照和温度,创造果实发育的良好环境,苗期和结果期温度不宜过高,特别是苗期要防止夜温过高和光照不足,开花期要避免35℃以上的高温对授粉的危害。

5.防止用小苗龄的苗子定植。小苗定植根旺,吸收力强,氮素营养过剩也易形成空洞果。

6.适时摘心。摘心不宜过早,使植株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协调发展。

上一篇:花生的氮肥施用规律及如何克服缺氮症状 下一篇:加快农村发展 增加农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