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板栗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10-16 07:11:10

遂昌县板栗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 概述了遂昌县板粟生产现状,分析了板栗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对应的发展对策,以促进当地板栗产业韵发展。

关键词 板栗;现状;问题;发展对策;浙江遂昌

中图分类号 F326.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2-0385-01

板栗是我国栽培最早的果树之一,抗旱、耐瘠薄,是深受农民朋友喜欢种植的经济林树种。其果实营养丰富,美味可口,具有甜、香、糯之特点,炒食、菜食风味俱佳,深受消费者的青睐;20世纪90年代以来,遂昌县的板栗生产发展迅猛,至2011年冬,全县板栗种植面积达4200hm2;2002年遂昌县湖山乡被浙江省林业厅授予“浙江省板栗之乡”称号。现将遂昌县板栗生产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总结如下,以为遂昌县板栗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指导。

1 遂昌县板栗生产现状

遂昌县位于浙江省西南部,境内地形以山地为主(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91.6%),土壤种类繁多,主要有水稻土、潮土、红壤、黄壤4种。地处亚热带中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相对湿度保持在80%左右,年平均降雨量可达1490mm,年平均无霜期为250d左右,年平均气温为16.8℃。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遂昌县的板栗生产发展迅速,目前大部分板栗园正处在盛果期。至2011年冬,全县板栗面积达4200hm2,2011年产量达4500t,产值2700万元;其中幼果期树475hm2,初果期树1250hm2,盛果期树为2475hm2,主要分布在北界、新路湾、大柘、金竹、湖山5个乡镇;主栽品种有毛板红、九家种、魁栗等。

2 遂昌县板栗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科学管理技术薄弱。出现重栽轻管现象

一是修剪不合理,施肥不足。大多数栗农通常在定植、定干后,不进行修剪,任树自然伸长,造成枝质过弱、枝量过多、树形紊乱、树冠郁蔽,最终导致结果率低、坐果量少;许多农户只注重芽前施肥,不注重叶面喷微肥及壮果肥、采果肥,加之施肥量不足,致使土壤的营养元素成分不全,影响了产量与质量。二是病虫害防治不够,造成商品栗果率下降。据统计,危害板栗的害虫有40多种,病害有10多种。近年来,由于管理成本的上升,市场价格的下降,栗农不注重防治病虫害,致使板栗病虫危害增多,栗实象甲、桃蛀螟等蛀果性害虫普遍发生。甚至出现毁灭性的板栗疫病、叶枯病等的危害。同时病虫防治不当导致天敌种群数量减少,直接影响优果率,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三是一次性采收严重,板栗品质下降。应采用分批采收的方式,但大多数栗农为降低管理成本,采用一次性采收方法,采收时板栗棚口开裂达到生理成熟的仅占30%左右,此时采收对采后的贮藏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并降低板栗品质和产量。

2.2 品种结构不合理。良种更新缓慢

20世纪90年代初期,遂昌县板栗生产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由于栽植时缺乏科学规划、市场调研,栗农在品种选择上,没有做到早、中、晚品种合理搭配,有的果农盲目从外地引进大粒板栗品种进行嫁接,忽视了商品品质的经营思想,造成品种不纯、良莠不齐,结构不合理、经济效益不高等问题,严重阻碍了板栗产量和质量的提高。目前,适宜遂昌县栽植的板栗品种中,魁栗栽种面积为1575hm2,占总面积的35%;毛板红、九家种的栽种面积为1350hm2,占总面积的30%;除了以上3个优质品种外,劣质品种占总面积的35%,现亟需加以改良。

2.3 贮藏加工业滞后。销售渠道不畅通

遂昌县板栗加工利用、就地贮藏、贮藏待售的仅占15%,一直以鲜销为主,占总产的85%以上。由于采后缺少必要的采后处理技术,栗果霉烂、虫蛀严重,全县每年因此损失达100万元以上。由于采收季相同,上市时间集中,栗农又急于出售,导致板栗被廉价销售。再加上农民主要是独自销售,或依靠外地或当地的中间商进行营销,没有形成较具规模的销售市场。

3 遂昌县板栗产业发展对策

3.1 建立良种采穗圊基地。改造低产、低效栗园

目前,虽然注重良种种植,但由于没有正规的采穗圃地,板栗苗来源混乱,还存在相当数量的混杂劣质苗,这对板栗产量和质量的提高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应建立良种采穗圃,以保证良种板栗苗的供给,同时采用高接换种办法,改造低产、低效栗园。

3.2 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强化服务意识

近年来,林业部门组织科技人员进行了板栗修剪、嫁接、病虫防治等方面的现场指导和科技咨询,但是尚未形成完整的科技服务体系,未能及时跟踪生长进程进行系列化的配套服务,以致栗林的经营管理工作出现了一些失误。因此,应加强健全县、乡、村3级科技服务网络。同时,林业科研部门应强化为栗农服务的意识以及提高基层林业科技工作者的科技知识水平,积极开展板栗生产技术的研究工作。作为科技人员,应根据生产实际,将新品种和科技成果通过释疑、现场指导、技术培训、示范园等形式向栗农推广,实现以科技促发展。

3.3 明确思路,转变观念,走产业化道路

一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吸纳种植群体、贮藏群体、加工群体、包装及运输群体、销售群体等以股份的形式结合起来。实行产、贮、运、销一体化,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其工作重点是在当地选择建立板栗生产基地,从优质栽培、选择优良品种人手,提高栗果的质量和产量;采后按品种进行严格分级,对外建立覆盖全县板栗产区的市场信息搜寻网络,形成有效的营销网络体系,以增强市场竞争力二是要彻底改变栗农重栽轻管的思想及产量就是效益的旧观念,树立名牌、规模、批量、质量意识。遂昌县板栗产地没有工矿企业,主要生长在山一区,其生产环境符合绿色食品要求,没有水质污染和大气污染,具有得天独厚的生产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乃至有机食品的条件,为满足国内外消费市场的需求,今后应进一步向生产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方向发展。

上一篇:昭通市苦荞生产现状及发展措施 下一篇:上饶县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