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谈心工作实施效果调查研究

时间:2022-10-16 06:45:11

高校辅导员谈心工作实施效果调查研究

0 引言

目前,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是一个较为突出且棘手的问题,寻求一个有效的工作途径是至关重要的。通过谈心可以使辅导员较为直接地了解学生的身心健康状态,并且对受心理困扰的学生进行较为及时的化解,同时也能够及早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疾病并帮助其接受及时、有效的治疗。①高校政治辅导员作为直接面对学生的一线教师,其工作涉及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日常行为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会实践等等。工作时,辅导员必须与学生进行沟通,掌握学生情况。②好的面谈,往往可以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稳定学生的情绪,扶正学生的思想。甚至影响到学生的成长,影响其人生的发展轨迹,对学生帮助很大。③因此,落实辅导员谈心工作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为此,各高校开始尝试要求辅导员将每次的谈心过程记录在案,形成较为规范的学生成长档案。

1 厦门大学谈心工作体系――“心语计划”简介

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以及教育部等一系列配套文件精神的过程中,厦门大学紧密结合党的治国方略、育人要求和时代精神,充分体现学生工作“精细化”的发展要求,在原来较为笼统的谈心制度要求的基础上,推出了一个系统性谈心工作体系――“心语计划”。该计划是厦门大学实施谈心制度的一个总称,指通过辅导员与大学生开展直接的、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变化,帮助其解决学习、生活中各种实际困难的一套谈心工作体系。

厦门“心语计划”的工作载体是一系列结构化的谈心表格。该校根据学生类型和学生问题性质,设计了1个“基本情况表”、8类基“础性表格”和2个“其他性表格”。根据谈心涉及学生范围,又将谈心分为普遍性谈心、选择性谈心及其他谈心三类。普遍性谈心主要针对新生和毕业生。该校要求带新生和毕业生的辅导员对这两类学生群体必须做到谈心全覆盖,即辅导员必须做到与每位同学谈心一次,从而掌握新生基本情况和毕业生就业情况。选择性谈心则根据学生遇到的问题有选择性地约谈,具体包括与家庭困难学生谈心、与学业困难学生谈心、与学籍变动学生谈心、与优秀学生谈心等几种类型。再细分,与学籍变动学生谈心又有很多种,比如因为转专业,或者因为休学、延期毕业、退学,也或者因为违纪而被开除学籍等。其他类型谈心,则分为随机性谈心和与家长交流谈心。

2 厦门大学“心语计划”实施结果调查

截止2011年3月,厦门大学“心语计划”实施已半年有余。为评估“心语计划”的实施效果,2010-2011年第二学期开学后,厦门大学学生工作处采用文献调查法和访谈法跟踪调查该计划的实施情况。文献调查法的资料来源为:全校辅导员与学生谈心结束后的谈心内容记录(2010.09-2011.01,共2885份);访谈法以座谈形式开展,调查学生对“心语计划”实施效果的评价及改进建议。

3 调研结果

3.1 文献调查基本情况

第一,参与辅导员情况。有100名辅导员参与了“心语计划”,男女辅导员为别为44名和56名,参与率高达92.6%。其中,76.8%的辅导员具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历,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

第二,各学院完成情况。平均每个学院完成数量约为152份,完成数量较多的是经济学院(364份)、管理学院(294份)、艺术学院(293份)、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269份),完成数量较少的学院不足50份,具体完成情况如下:材料学院32份、法学院189份、公事务学院44份、管理学院294份、国际关系学院31份、海洋与环境学院77份、化学化工学院98份、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75份、经济学院364份、人文学院152份、软件学院158份、生命科学学院108份、数学科学学院87份、外文学院154份、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108份、新闻传播学院192份、信息科学学院269份、医学院160份、艺术学院293份。辅导员谈心学生人数占学院总人数比例的均值约为10%,比例较高的是新闻传播学院(21.29%)、艺术学院(20.04%)、软件学院(13.19%)、数学科学学院(12.34%),部分学院完成比例不足5%。

第三,受辅导学生情况。受辅导的学生共有2885名,其中本科生2451名(约占全校本科生的12.0%)、研究生434人(约占全校研究生总数的3.5%,硕士426人,博士8人,)覆盖率约为8.9%。

第四,谈心类型情况。“心语计划”中,辅导员对学生的具体辅导分为三大方面,分别是:普遍性谈心,包括新生学业生涯辅导和毕业生就业辅导;选择性谈心,包括6类,具体针对的学生类型有: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学业有问题的学生、学籍有问题的学生、优秀学生、涉及危机事件的学生以及特殊学生;其他谈心,分别是学生随机谈心和学生家长交流谈心,总共十个具体类型。

文献分析结果显示,辅导员最常使用的是学生随机谈心,共有826份,占总数的28.63%。其次是新生学业生涯辅导和毕业生就业辅导,分别有484份和432份,各占总数的16.78%和14.97%。而在所有类型当中,辅导员最少使用的是特殊学生谈心,只有18份,占总数的0.62%。

3.2 访谈调查基本情况

第一,学生对“心语计划”实施效果的评价。有43.5%的座谈记录显示学生对“心语计划”持肯定态度,13.5%的座谈记录显示学生对“心语计划”持否定态度,43.5%的座谈记录显示学生对“心语计划”未置可否。学生对“心语计划”持肯定态度的原因如下:认为辅导员工作很辛苦,感到计划很温馨,认为计划实施帮学生解决了实际问题,感到计划有利于沟通。学生对“心语计划”持肯定态度的原因如下:认为计划不切实际,考核方式不合理;认为辅导员精力和能力有限,不能解决全部学生问题;认为辅导员不够专业。

第二,学生对“心语计划”的改进建议。学生对“心语计划”提出了以下意见:谈心方式多元化(一对多、讲座等),加强宣传,辅导员需进行角色转换(辅导员将自己当成学生与学生谈心),适当给予辅导员物质奖励,将谈心计划扩展到导师群体,改进“谈心计划”考核方式,多增加些辅导员,增加谈心途径(网上聊天等)。

3.3 调研反映出的主要问题

第一,部分辅导员对“心语计划”重视不足。上交的2885份谈心记录中,有效样本并不高。有些记录存在明显复制、粘贴的痕迹,有些记录则明显是由学生的。这说明,部分辅导员思想上不够重视“心语计划”,对谈心计划应付了事。

第二,部分辅导员的谈心工作不够深入,重“量”不重“质”。一些辅导员对学生的了解非常有限,谈心记录上未表现出太多有价值的信息,对学生真实情况的掌握程度不高。表面上交了不少谈心记录,价值却不高。而且,有些辅导员谈话结束后未提出相应的建议,令人感到遗憾。

第三,部分辅导员对学生不够尊重。有些辅导员在与学生谈心时,以权威身份自居,不够尊重学生的人格,不能谦和待人、以诚相见。

第四,部分辅导员不注重沟通艺术。部分辅导员存在谈心时用大声来强调某些话的重要、连珠炮似的质问、懒散随便的现象,阻碍了谈心的顺利进行。殊不知,在谈心中,注意些小细节如端端凳子、倒倒茶、讲讲笑话、保持姿态等小细节,都能改进谈心效果。

4 改进工作的思考

从既有的相关文献反映出,厦门大学的谈心工作实施情况具有一定的普遍性。针对调查反映出的辅导员对谈心计划重视不足、谈心不够深入、对学生不够尊重、缺乏沟通艺术等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建立科学、合理、可行的监督考核机制,对辅导员谈心工作进行考核,引起辅导员对谈心工作的重视。建立科学的谈心考核体系,有利于激励辅导员更为积极主动地开展谈心工作。要保证谈心计划的落实,就必须建立比较完善的工作考核制度,把谈心教育工作的成效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绩效考评指标予以考核。学校应建立谈心教育工作考核制度,使其制度化、常态化和规范化。考核体系应该由定性和定量两方面指标组成,既要考虑谈心的质量,同时考虑谈心数量。对于谈心效果显著的谈心案例,进行点评表彰,还可以考虑编辑出版。④

第二,加大对谈心计划的硬件投入。良好的谈心氛围是辅导员和大学生顺利沟通交流的根本保证。一定意义讲,环境决定心境。⑤高校应积极为谈心计划的实施创造条件,如在谈心空间、时间上给予支持,开辟专门的谈心室等。

第三,提高辅导员“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意识。一个优秀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首先应该充满爱心和责任心,将每个学生当作自己的亲人和朋友,通过有效的谈心方式,增进感情,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和爱护,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温馨的环境。⑥要加强对辅导员的教育,提高辅导员的思想认识,使其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抱着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和信任学生的心理与学生谈心,为造就学生、成全学生、发展学生而工作。

第四,加强辅导员培训,提高辅导员谈心技能。通过谈心教育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看似简单,但实质上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辅导员的个人综合素质关系到谈话的质量和效果。它不仅要求辅导员具有较强的政治素质、一定的能力水平,而且还要求辅导员有广博的知识基础,从而保证政治性、思想性和教育性的统一。高校应加强对辅导员的培训,使其更好地掌握谈话艺术,达到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根本任务之一是(下转第129页)(上接第127页)要解决学生思想问题。面对面的谈心是化解学生面临的矛盾、疏通学生心理障碍、了解学生现实动态的有效工作方式。高校应重视谈心工作,不断研究、创新,让谈心工作在新的形势下发挥切实的作用,以促进高校学生工作的顺利开展,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合格大学生。

第二,学生对“心语计划”的改进建议。学生对“心语计划”提出了以下意见:谈心方式多元化(一对多、讲座等),加强宣传,辅导员需进行角色转换(辅导员将自己当成学生与学生谈心),适当给予辅导员物质奖励,将谈心计划扩展到导师群体,改进“谈心计划”考核方式,多增加些辅导员,增加谈心途径(网上聊天等)。

3.3 调研反映出的主要问题

第一,部分辅导员对“心语计划”重视不足。上交的2885份谈心记录中,有效样本并不高。有些记录存在明显复制、粘贴的痕迹,有些记录则明显是由学生的。这说明,部分辅导员思想上不够重视“心语计划”,对谈心计划应付了事。

第二,部分辅导员的谈心工作不够深入,重“量”不重“质”。一些辅导员对学生的了解非常有限,谈心记录上未表现出太多有价值的信息,对学生真实情况的掌握程度不高。表面上交了不少谈心记录,价值却不高。而且,有些辅导员谈话结束后未提出相应的建议,令人感到遗憾。

第三,部分辅导员对学生不够尊重。有些辅导员在与学生谈心时,以权威身份自居,不够尊重学生的人格,不能谦和待人、以诚相见。

第四,部分辅导员不注重沟通艺术。部分辅导员存在谈心时用大声来强调某些话的重要、连珠炮似的质问、懒散随便的现象,阻碍了谈心的顺利进行。殊不知,在谈心中,注意些小细节如端端凳子、倒倒茶、讲讲笑话、保持姿态等小细节,都能改进谈心效果。

4 改进工作的思考

从既有的相关文献反映出,厦门大学的谈心工作实施情况具有一定的普遍性。针对调查反映出的辅导员对谈心计划重视不足、谈心不够深入、对学生不够尊重、缺乏沟通艺术等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建立科学、合理、可行的监督考核机制,对辅导员谈心工作进行考核,引起辅导员对谈心工作的重视。建立科学的谈心考核体系,有利于激励辅导员更为积极主动地开展谈心工作。要保证谈心计划的落实,就必须建立比较完善的工作考核制度,把谈心教育工作的成效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绩效考评指标予以考核。学校应建立谈心教育工作考核制度,使其制度化、常态化和规范化。考核体系应该由定性和定量两方面指标组成,既要考虑谈心的质量,同时考虑谈心数量。对于谈心效果显著的谈心案例,进行点评表彰,还可以考虑编辑出版。④

第二,加大对谈心计划的硬件投入。良好的谈心氛围是辅导员和大学生顺利沟通交流的根本保证。一定意义讲,环境决定心境。⑤高校应积极为谈心计划的实施创造条件,如在谈心空间、时间上给予支持,开辟专门的谈心室等。

第三,提高辅导员“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意识。一个优秀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首先应该充满爱心和责任心,将每个学生当作自己的亲人和朋友,通过有效的谈心方式,增进感情,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和爱护,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温馨的环境。⑥要加强对辅导员的教育,提高辅导员的思想认识,使其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抱着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和信任学生的心理与学生谈心,为造就学生、成全学生、发展学生而工作。

第四,加强辅导员培训,提高辅导员谈心技能。通过谈心教育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看似简单,但实质上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辅导员的个人综合素质关系到谈话的质量和效果。它不仅要求辅导员具有较强的政治素质、一定的能力水平,而且还要求辅导员有广博的知识基础,从而保证政治性、思想性和教育性的统一。高校应加强对辅导员的培训,使其更好地掌握谈话艺术,达到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根本任务之一是要解决学生思想问题。面对面的谈心是化解学生面临的矛盾、疏通学生心理障碍、了解学生现实动态的有效工作方式。高校应重视谈心工作,不断研究、创新,让谈心工作在新的形势下发挥切实的作用,以促进高校学生工作的顺利开展,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合格大学生。

注:本文为2011年厦门大学学生工作课题研究项目《高校辅导员深度辅导工作评价方法研究》(批准号:2011XNYB001)成果

注释

① 陈怡.谈心――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J].改革与开放,2010(2):147.

②⑤王刘琦.高校辅导员谈心教育浅议[J].当代教育论坛,2009(10):56,57.

③ 王鲲.论高校辅导员与学生谈话方法运用及其效果[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3):227.

④ 蒲晓业.谈心制度:高校辅导员“深度辅导”的必由之路[J]. 新西部,2010(20):126.

⑥ 黄寒梅.新形势下高校谈心教育工作的思考[J].成功(教育),2010(9):131.

上一篇:医药类高职校企文化合作的现状调查及实证研究 下一篇:当代大学生对高校教师敬畏感弱化和缺失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