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腮腺炎患儿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

时间:2022-10-16 05:54:09

流行性腮腺炎患儿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流行性腮腺炎患儿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 2011年8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78例流行性腮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两组。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儿优质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97.4%)明显比对照组(89.7%)高(P

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优质护理服务;效果

本研究对2011年8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78例流行性腮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探讨了流行性腮腺炎患儿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8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78例流行性腮腺炎患儿,所有患儿均符合流行性腮腺炎的相关诊断标准[1],体温均在38.0~40.0℃之间。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两组。观察组患儿中男性29例,女性10例,年龄在2~15岁,平均年龄为(6.42±2.07)岁。在疾病类型方面,16例患儿为单侧腮腺疼痛,23例患儿为双侧腮腺疼痛伴张口困难;在并发症方面,2例患儿呕吐,28例患儿并发脑膜炎,1例患儿并发炎,8类患儿无并发症。对照组患儿中男性25例,女性14例,年龄在3~14岁,平均年龄为(6.86±2.54)岁。在疾病类型方面,15例患儿为单侧腮腺疼痛,24例患儿为双侧腮腺疼痛伴张口困难;在并发症方面,3例患儿呕吐,27例患儿并发脑膜炎,2例患儿并发炎,7类患儿无并发症。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儿优质护理,具体操作为:①心理护理。由于突然发病,患儿及其家属无法充分认识本病,极易过度紧张,为了对疾病的传播与蔓延进行有效的预防和避免,必须将患儿隔离起来治疗,这种情况下患儿及其家属通常很难接受。针对这种状况,临床医护人员应该将患儿的病情耐心细致地解释给患儿家属,以征得患儿家属的有效配合。同时给予患儿及其家属充分的理解,从而使患儿对医护人员产生依赖和好感。②发热和腮腺肿胀的护理。如果患儿发热且伴有并发症,则应该督促患儿卧床休息,直到热退;如果患儿发热体温>39℃,则为其冷敷头部、擦浴酒精等,以使其有效退热,或遵医嘱让患儿服用退热药及清热解毒中药;如果患儿处于腮腺早期,则可以运用冷毛巾局部冷敷,有效收缩局部血管,从而促进炎性反应充血程度的极大减轻,最终达到减轻患儿疼痛的目的;如果患儿具有剧烈的疼痛,烦躁不安,则对其应用鲁米那,以达到有效镇痛的目的。③减轻疼痛保持口腔清洁,预防继发感染。腮腺肿痛,影响吞咽,口腔内残留食物易致细菌繁殖,应经常用温盐水漱口,不会漱口的幼儿应帮助其多饮水。做好饮食护理,患儿常因张口及咀嚼食物使局部疼痛加重,应给予富有营养、易消化的半流质或软食。不可给予酸、辣、硬而干燥的食物,否则可引起唾液分泌增多,排出受阻,腺体肿痛加剧。腮腺局部冷敷,使血管收缩,可减轻炎症充血程度及疼痛。④预防感染的传播对患儿应采取呼吸道隔离至腮腺肿大完全消退止。对其呼吸道的分泌物及其污染的物品应进行消毒。在流行期间应加强托幼机构的晨检。对易感儿可接种腮腺炎减毒活疫苗,采用皮内、皮下接种或喷鼻、气雾法,90%可产生抗体。⑤出院指导。对患儿家属进行积极有效的指导,使其切实做好隔离、用药、退热等基础护理工作。通常情况下,患儿的隔离期为腮腺肿大前3d及以前到腮腺肿大后9d,并对隔离进行切实有效的监督。出院后逐渐加强患儿的营养,让患儿多休息,对劳累等情况进行有效的预防和避免[2]。

1.3疗效评定标准 如果患儿在用药3d内体温及食欲恢复正常,腮腺没有肿痛,则评定为显效;如果患儿在用药3?郯5d内体温恢复正常,腮腺肿痛减轻,食欲好转,则评定为有效;如果患儿在用药7d后临床症状仍然没有好转,或出现了其他并发症,则评定为无效[3]。

1.4统计学处理 分别用率和(x±s)表示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然后分别用?字2和t检验组间比较。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时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97.4%(38/39)明显比对照组89.7%(35/38)高(P

2.2两组患儿的主要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儿的发热、腹痛、头痛、腮腺肿痛消失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短(P

3讨论

流行性腮腺炎属于临床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又称"痄腮",6~10岁儿童为高发人群,冬春季节为高发时间。该病属于自限性疾病,会对各种先组织、肝肾等器官造成侵犯,引发各种并发症。要想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给予患儿积极有效的治疗及全程优质护理[4]。优质护理服务是以人为中心,使服务内容丰富化,从而促进护理质量的显著提升。和一般护理相比,优质护理服务具有显著的精确性和贴切性。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

参考文献:

[1]贺夕芬.优质护理服务在儿科病房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11(22):520-521.

[2]郑永平,刘红梅.儿科病房应用优质护理的临床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3,14(19):315-316.

[3]吴 彬.流行性腮腺炎83例临床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2):233-235.

[4]胡新莲.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在儿科门诊输液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6):112-113.编辑/许言

上一篇:优质护理用于小儿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效果观察 下一篇:探讨60例牙体牙髓患者不同根管填充程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