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礼乐制度的地理流变

时间:2022-10-16 05:50:41

西周礼乐制度的地理流变

【摘 要】礼乐制度”是西周时期实行的重要制度之一,具有维护贵族的世袭制、等级制和加强统治的作用。本文主要从礼乐制度的来源,各诸侯国的疆域和用乐情况以及它们的地理流变来说明了礼乐制度的影响以及它在西周所处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西周;礼乐制度;地理流变

一、西周礼乐制度的来源和内容

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771年是中国历史上的西周时期。为了加强统治,周王朝初期的统治者实行了“封诸侯,建同姓”的政策,把周王室贵族分封到各地,建立西周的属国。周武王死后,年幼的成王继位,武王的弟弟姬旦即周公辅政。周公姬旦是位德才兼备并且忠心耿耿的臣子,曹操曾于《短歌行》中曾以“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来赞扬他的忠诚与认真。周公在“分邦建国”的基础上“制礼作乐”,总结、继承、完善,从而系统地建立了一整套有关“礼”“乐”的完善制度。“礼”是指用于表现等级的行为规范,“乐”是基于礼的等级制度,熏陶人们思想的音乐。“分封制度”就是周公所制之“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分封制的普遍展开,形式有何很大的变化,宗法制也应运而生,它也是周公制礼的一项重要内容。

礼乐制度是以乐从属礼的思想制度。以“礼”来区别宗法远近等级秩序,同时又以“乐”来和同共融“礼”的等级秩序,两者相辅相成。在统治阶级内部所设定的等级具体表现为“天子八佾,诸公六,诸侯四”。古代舞队的行列,八人为一行,叫一佾。按周礼,天子的舞队用八佾(即六十四人),诸公六佾,诸侯四佾,士二佾。这样,阶层不同从而使用舞队人数的不同,是为了给人们灌输君权至上无人能与之相抗衡的等级秩序思想。

周代的音乐领导机构“大司乐”是世界上出现最早,规模最大的音乐教育与音乐表演机构,它所培养的对象是王和诸侯的长子、公卿大夫的子弟、从民间选拔的优秀青年。主要教授学员们学习六代乐舞与小舞。大司乐教育贵族子弟学习音乐并非是让他们真去正的表演,而是让他们懂得“礼乐”是一种有效的治国方式。

二、西周疆域(各诸侯国地理分布以及他们的用乐情况)

(一)西周疆域和各诸侯国:西周兴起于今陕西渭水流域。灭商后,占领了东方大片地区,建立起一个东自大海,西抵羌戎,北达鬼方,南至荆楚的庞大的奴隶制国家。

周代的分封制的真正实施始于周公平定三监之乱以后,分封制的实施是夏商以来政治格局的改变的转折点。周天子“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是通过制礼作乐的形式而完成的。周公所制的“礼”首当其冲的便是分封诸侯。“封建亲戚”,这便是周代分封制度的核心内容。周代封建国家的数量很多,但是居于要冲的大国则绝大部分为周王室中的人。周代所分封的主要诸侯国文王子辈的诸侯国有:管、蔡、霍、鲁、卫、曹、原、毕等;属于武王子辈的有:晋、应、韩等;属于周公子辈的有:凡、刑、蒋、茅、祭等。

这些诸侯国都分布在当时最发达的地区,也就是周王朝统治的核心地区。所谓“封建亲戚一以番屏周”,在这些诸侯国的分封上表现得最明显。

分封制的实施是对于旧的政治结构和经济关系的一次全面变动,分封制所造成的政治格局也已经形成,宗法制度此时应运而生。宗法制度在古代社会结构的演变中有深远的影响。分封——宗法系统是周代社会政治结构的主要形式,是周代社会发展的轴心。

(二)诸侯国礼乐情况

(1)音乐方面:西周的礼乐制度实质是等级制度。礼乐制度从音乐到酒具,礼乐等级的内容包含有对乐舞名目,乐器品种和数量,乐工人数等等的绝对限定,超出规格就是严重违法。周礼关于乐队和歌舞队的编制,有严格规定。乐队的规定是:“王宫县”,即排列成东西南北四面;“诸侯轩县”,排列三面。歌舞队的规定是:八人为一行,叫一佾。按周礼,天子的舞队用八佾,即六十四人;诸侯六佾,即三十六人。如表:

(2)酒器方面:《礼记·礼器》:“爵一升,觚二升,觯三升,角四升,散五升”,商、周时期,饮酒器越小,主人地位越显赫。另外还有:“尊者献以爵,卑者献以散。”

(3)祭祀方面:西周朝时贵族随葬以青铜爵、觚为中心器具,小贵族随葬只能用爵、觚一对,随着贵族身份的提高,觚、爵数量也有所增加。

三、西周的礼器

西周礼乐与青铜器之间的关系:西周王朝奴隶制的发展,不仅建立起了更加完善的政治制度和戒备森严的宗法制度,而且在商朝基础上进一步完备礼乐制度,以维护奴隶制尊卑贵贱的统治秩序。在严格的礼乐制度下,奴隶制国家为服务于礼乐制度制作了大量青铜器,称作为"青铜礼乐器"。

青铜礼器品种繁多,数量巨大,工艺精美,它是奴隶主统治权威的象征。按照礼制组合成的所谓“列鼎”:“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青铜礼器可分为六大类:炊器、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和杂器。

(1)饮器:

鼎:(煮肉)天子权利的象征,体现天命的“威严”。有正鼎(盛肉食)和羞鼎(盛调味品)之分。

鬲(li)饪食器,礼器

甗(yǎn) 蒸食器,礼器

簋(guǐ) 盛食器,礼器

(2)酒器:

爵:饮酒器,重要的礼器。

觚(gū)饮酒器和礼器。

卣(yǒu)盛香酒的礼器。

壶:盛酒和水,礼器。

罍(lei)大型盛酒器和水器,礼器。

尊:大中型盛酒器,礼器。

(3)水器:

盘承水器,礼器。

壶:盛酒和水,礼器。

(4)乐器

西周时期,为维护以周天子为中心的有秩序的统治,周公旦开始制礼作乐,即周礼。在祭祀、宴饮、婚嫁、葬丧举行礼仪时,敲击青铜器物,发出悦耳之声,这种器物即“乐器”,这种悦耳之声即“礼乐”。

铙(nao):打击乐器,礼器。

钟:打击乐器,礼器。

铃:摇击乐器,礼器。

鼓:打击乐器,礼器。

镈(bó):大型单个打击乐器,礼器。

四、礼乐制度作用

(一)西周春秋时代所讲究的“礼”,是贵族根据原始社会末期父系氏族制阶段的风俗习惯加以发展和改造,用作统治人民和巩固贵族内部关系的一种手段。目的在于维护其宗法制度和君权、族权、夫权、神权,具有维护贵族的世袭制、等级制和加强统治的作用。当时许多经济和政治上的典章制度,常常贯串在各种礼的举行中,依靠各种礼的举行来加以确立和维护。它推动各诸侯国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对于各国的融合,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诸侯们在各诸侯国亦仿效周王朝,采取类似措施,形成了不同层次的贵族等级,为周王朝的统治奠定了基础。

(二)周代礼乐体系中的人文精神,始于周初对天命观反思而引发的人伦道德构建,表现在礼乐思想、礼乐用器、礼乐功能、礼乐情感上,有了新的人伦、人格、人事、人性化特征。周代礼乐的人文精神表现出一种文化的人为创建,是原始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转折点,昭示着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萌芽,孕育着儒家人文品格的出现,并促进了中国思想史上的第一次自由思潮的蓬勃发展;同时,周代人文精神的萌芽,也是中国人性发展史上的一个全新开端;此外,周代礼乐思想也影响着中国传统的音乐审美与理论构建。周代礼乐文化所蕴含的人伦精神品格,也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诸多借鉴。

【参考文献】

[1]杜卓慧.论西周时期的礼乐文化特征[J].黄河之声,2008(07).

[2]李纯一.先秦音乐史[M].人民出版社,1994.

[3]李洁萍.中国古代都城概况[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

[4]林滟茹.周代礼乐制度的人文精神[D].安徽师范大学,2013.

[5]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一册):原始社会、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M].中国地图出版社,1996.

[6]王雅.西周时期礼乐的实行及其成效[M].烟台师范学院学报,2002(04).

上一篇:当前我国职务犯罪的现状及防治对策 下一篇:试析托业考试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