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钢结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时间:2022-10-16 04:25:45

高职高专钢结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高职高专钢结构校内实训基地应根据学生未来工作岗位的需要,遵循工程建设基本规律,创造性地设计实训项目,结合相关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学生适应岗位工作奠定基础。文章针对高职高专钢结构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进行了探讨,阐述了钢结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方案的设想。

关键词:高职高专 钢结构 校内实训基地

近年来钢结构成为应用越来越广泛的一种结构形式,而钢结构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一线的技术人员仍旧短缺,对口专业院校少,急需培养一批具备钢结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高职高专土建类钢结构专业及其他含有钢结构课程设置的专业,在钢结构及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课时安排、实践教学等环节均有所改革,但学生在钢结构这门课程及相关课程的学习中,由于钢结构课程及专业的特殊性,学生感性认识差,对基本理论、施工工艺理解不到位,造成操作技能差,如读不懂钢结构施工图,无法进行放样、下料,在实践中遇到很小的问题也不会处理,无从下手,这使得人才培养规格与企业需求存在较大错位,严重背离了高职教育的宗旨。为了紧跟人才市场发展变化,培养出实践能力强和职业素质高的钢结构专业技术人员,建设钢结构校内实训基地势在必行。但是,如何构建钢结构校内实训基地才能达到人才培养目标,避免实训基地摆样子、走形式,使高额投资达到建设初衷,需要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就钢结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进行了探讨。

一、钢结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目标

钢结构校内实训基地应依托建筑钢结构行业发展需求,根据钢结构专业教学的要求,主要对学生进行钢结构专业岗位群基本技术技能的模拟实操教学与培训,使学生通过实训,不仅掌握本专业的核心技术和技能,而且熟悉和了解与专业相关的技术和技能,得到基本能力、基本技能和职业综合素质的全面培训,同时学到和掌握钢结构专业领域先进的技术、工艺和技术实际应用的本领。

钢结构校内实训基地的建成,应不仅能承担学历教育的基本技术技能实训,也应使教师能够将教学、科研、生产与新科学、新技术与应用紧密结合,提高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 此外,基地能承担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的培训任务,使学校实训基地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联系。

二、钢结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基本思路

利用钢结构校内实训基地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的尝试,更接近于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实训基地内,我们的教学、学习、实践可以有机联系在一起。比如在实训基地讲授“焊接连接”,其中牵涉到焊接方法,就可以利用实训基地内的设备、工具现场给学生介绍焊接方法,而学生边看边听,就可以理解焊接的方法,再通过实训基地内的实践锻炼(自己焊接),就可以在实训基地内完成从教学到学习到实践锻炼的整个过程。

因此,钢结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以满足钢结构课程及相关内容的实训为出发点,从对钢结构原材料的了解、钢结构图纸的识读到构件加工制作等多个实训室,施工工艺从原材料检测、放样、号料到切割、制孔、矫正到表面处理,由易到难,逐步锻炼学生的动手技能。同时在钢结构实训教学中,建立配套的管理方式及考评体系,对钢结构实训教学环节进行有效的管理,促进实训教学水平的提高,从而提高钢结构教学质量,培养出满足钢结构行业要求的人才,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三、钢结构校内实训基地的构成

钢结构校内实训基地应按照钢结构课程教学内容及相关课程内容进行设置,以真实的建筑工程项目为依据,创立专业综合实训,努力营造真实的工作场景和教学情境,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学习、实践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三者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在真实工作岗位上顶岗训练,具备顶岗能力,实现“零距离”就业。

根据钢结构课程的需要,将钢结构校内实训基地按实训室进行分类,分成四大实训室:钢结构原材料及性能检测实训室、钢结构连接实训室、钢结构施工图识读综合实训室、钢构构件制作与安装实训室。目的是根据不同类型实训的特点,有针对性进行设计和配置,以有限的资金获得最大化的效益。由于场地所限,目前我院已有钢结构原材料和钢结构连接节点模型实训室、钢结构连接实训室,并在教学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下面具体阐述各实训室的设置和功能:

1.钢结构原材料及性能检测实训室

在钢结构原材料及性能检测实训室中,摆放各种实体材料,及材料检测所用设备及工具,使学生认识钢结构工程中所使用原材料的同时,掌握材料的检测方法及相关知识。

钢材的机械性能、钢材的种类、规格及选择是钢结构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以往上课由书本到书本,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尤其机械性能不易理解,而现在利用实训室上课,上课的地点变了,教学工具变了,在教学中以实物讲解,既能使学生有感性认识,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教师结合材料讲解钢材的机械性能和检测、钢材应用、储存堆放等知识,从而使学生掌握钢结构材料的种类、特点,区分不同材料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范围,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2.钢结构连接实训室

钢结构是由各种型钢或板材通过一定的连接方法组成的。因此,连接方法及其质量优劣直接影响钢结构的工作性能。目前钢结构的常用连接方法有焊接连接、螺栓连接,各自的施工工艺和连接特点有很大差别,授课中可以结合多媒体辅以图片加强学生的理解,但谈到施工工艺,仍如同纸上谈兵。建立钢结构连接实训室,设置多种连接形式的实训模型用于教师授课,购置相关设备、工具,让学生实际操作,可以使学生充分了解钢结构工程中常用连接方式的特点和施工工艺,及其各自在工程中的应用,能够对钢构件进行焊接连接、螺栓连接的实际操作,对钢构件连接的质量进行验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钢结构施工图识读综合实训室

高职高专土建类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涵盖施工员、质检员、造价员等诸多岗位。这些岗位的基本职业要求是按图能施工、按图能质检、按图能预算。解决了识图的问题就满足了岗位的基本能力需求,因此设置钢结构施工图识读综合实训室十分必要。

在钢结构施工图识读综合实训室中,陈列各种常见结构体系及节点的仿真模型,设置专用模型制作和施工图识读与绘制教室,进行施工图的识读,使学生加强感性认识,掌握不同钢结构类型的特点及各自连接节点构造,达到准确识读钢结构施工图,并能进行构件的放样及下料。

我院钢结构课程组教师通过市场调查发现,目前钢结构工程常用的有钢屋盖体系、门式钢架、钢框架、网架。实训基地建设时 ,可以考虑采用某种常用结构形式,作为教师在教学中的教学实例。学院建有轻钢结构的实训车间,采用了有檩钢屋盖体系,在教学中课程组教师先讲授基本知识,再带领学生进入现场教学,认识钢屋盖体系组成构件及相关关系,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然后进行钢屋盖体系施工图识读,使学生能够真正读懂并理解施工图,提高了教学效果。钢结构施工图识读综合实训室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陈列常见结构体系。

此外,钢结构的各种连接节点及构造问题一直是钢结构学习的难点。细部节点也是钢结构施工图识读的重点。为了让学生理解,教师必须在黑板上大量图示,这在教学过程中耗费了不少教学时间,使本来就少的学时更紧张,且学生很难有感性认识。如教师在介绍钢框架结构梁柱构件交接的处理时,学生很难在课堂上理解,如果通过实训基地的典型结构模型讲解,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细部构造,加强感性认识,使教学更加形象生动、重点突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缩短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果。

此外,在教学实践中,为引领学生读图,可以在实训室安排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模型制作。制作中,教师帮助学生理清图纸节点,利用可利用材料如卡纸、胶合板,参考施工验收规范精度要求,按施工图下料制作案例模型。通过制作实物模型,动手又动脑,使学生在“做”中提升对图纸的认识。同时学生再按施工图检查实物,进一步“消化”施工图,丰富了解决图纸识读难题的方法和形式。

4.钢构构件制作与安装实训室

钢结构工程施工工期短,大部分工作在工厂车间里完成,现场做构件的连接工作。这项工作要求施工人员熟练掌握钢结构的制作安装过程,从而做到工作安排整齐而有序。通过在钢构构件制作与安装实训室进行实际操作全站仪测量放线操作和监控,施工方案的编制和进度计划的安排,构件吊装和构件连接,并对项目质量进行验收,使学生掌握全站仪测量放线的基本技能,识读较为复杂的结构施工图,熟悉构件吊装的方法和构件连接的方式,编制施工方案,安排施工进度计划,掌握施工质量验收方法、质量验收标准和验收程序,使学生熟悉钢结构构件加工制作的工艺流程、安装方式和过程,在实训基地内完成从教学理论到实践锻炼的整个过程。

四、结语

钢结构校内实训基地的建成和利用,可以为社会培养培训高素质、技能型紧缺人才,为钢结构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本文对钢结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目标、基本思路及基地的构成进行了探讨,对提高科学评价实训效果,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及实训基地的科学管理水平等问题提供了参考依据。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教研课题“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方案与实践教学研究”子课题“钢结构工程实训基地建设及实践教学研究”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李坚利.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3(22)

[2]李志生.高职高专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初探.机械职业教育,2005(10)

[3]黎渝林,林翔君.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

[4]刘昭琴,汤平,杨雄.对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内涵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教育教学论坛,2012(28)

上一篇:建筑电气消防技术理实一体教学初探 下一篇:浅谈学生素质培养 促进个性能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