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育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时间:2022-10-16 04:19:16

美术教育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摘 要:小学教育的方针是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美术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处于心智发育和成长的起步发展时期,小学生对真、善、美的认知和理解主要处于直观和感性的层级。语言和文字的渗透对小学生认知和情感的作用有限,小学生在认知和情感的表达方面主要通过直观形象的方式进行。美术教育正是适应小学生心智发育成长特点的教育学科,对促进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美术;心理;教育

一、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及心理问题成因

小学时期既是人的心智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心智发育成长的矛盾期。在这一阶段,小学生在身高等生理方面每天都在发育成长,在生理发育基础上的心智、性情等心理元素也在与日俱进。而无论是生理的发育,还是心理的成长,都是缓慢的、渐进的。生理的发育需要漫长的时间,心理的成长需要渐进的过程。身心发育的成长变化和知识文化、社会阅历的不足之间的矛盾,很容易造成小学生知、情、意、行等方面的障碍和纠结。如果长期得不到疏导和释放,就会出现心理问题,甚至会发展成心理疾病。影响小学生心理问题的除了自身心智发育成长因素外,小学生成长的家庭、社会、学校等环境因素也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家庭的因素、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小学生的影响,是有着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二、美术教育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影响的案例

美术教育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哪些影响,有不少实际案例能够证明。著名的“房树人测验”,又称“画树测验”就是分析判定学生心理成长历程和心理健康状况的典案例。

“房树人”测验要求被测者在同一张纸上画出房、树、人,并用蜡笔对画进行涂抹上彩。“房树人测验”既是“人格测试”,又是“智力测试”。根据一定标准,通过对被测试者图画的分析、解释,了解被测试者的心理活动现象,分析被测试者心理活动的正常或异常等问题。在对小学生进行的“房树人”测验中,有的学生把“房树人”绘画得完整无缺,有的学生把“房树人”绘画得残缺不全;有的学生把“房树人”绘画得阳光多彩、生机勃勃,有的学生把“房树人”绘画得冷若冰霜、黯淡无光。通过学生不同的“房树人”绘画,美术工作者能够从中分析出学生的心理成长历程,能够从中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且结合具体问题的具体情况,寻找并实施科学有效的解决办法。

“房树人”绘画能够把学生不想说、不能说、不敢说的心路历程用绘画语言比较充分地表达出来。比如,有的学生在“房树人”测验中,把房屋画得低矮丑陋,没有窗户,把树木画成枯枝烂叶或没有树叶,把人画得孤苦伶仃或横眉冷对。美术教育工作者应从中挖掘绘画学生的家庭问题,发现绘画学生的心理问题,并及时找到该学生进行谈心和沟通,发现造成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及时进行疏通和解决。

美术教育工作者要特别注意的是:一定要通过现象找原因,透过现象看本质。一定要深入挖掘学生绘画内容的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比如,有一个学生在家庭绘画中,没有画爸爸,画了一张床,自己和妈妈保持距离地躺在床上,房间里再无任何修饰,从这张绘画中,教育工作者分析孩子的家庭很有可能是问题家庭。经过找孩子谈心和家庭回访,了解到这个家庭是离异家庭,孩子在两岁时,爸爸就和妈妈离婚了,妈妈和孩子相依为命,妈妈很严厉,经常打骂孩子,孩子性情内向孤僻,很少和老师、同学交流。发现问题,找到问题原因后,美术教育工作者协助班主任老师开始有针对性地和孩子及妈妈沟通和交流,引导孩子妈妈多给孩子温暖和疼爱,关注、关心孩子的点滴成长和变化,疏导孩子的心结,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陶冶孩子的性情。半年后,美术教育工作者又让这个学生进行家庭绘画,学生画的是一间宽敞明亮的大房子,自己搂着妈妈躺在一张大床上,妈妈在给自己讲故事。画面温暖清新,充分反映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变化过程。

美术教育不仅能够帮助发现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而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还能够帮助学生释放、缓解心理压力。所谓言为心声、曲为心音、画为心作。绘画是人对事物认知的表达、情感的释放。小学生不善于用过多的语言文字表达情感,而且语言文字的表达暴露性较强,而绘画的隐晦性较强,更容易被小学生的认知和情感所接受。学生通过手中笔、笔下画,把自己的心愿画出来,把自己的心结画出来,让自己豁然开朗,使自己身心愉悦。

三、美术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发挥美术教育中的“美”的元素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美术是一门“美”的学科,教会学生发现美、认识美、理解美、表达美。美术教育工作者要多为学生创造美的经历和感受,用美的经历和美的作品培养学生学会欣赏自然、欣赏生活,影响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寻找美、发现美。我们常说一句话: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学生通过美术教育,能够拥有一双寻找美、发现美的眼睛和心灵。让学生经常用一双阳光的眼睛看世界,使学生经常用一颗豁达的心灵理解他人,这些对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对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宝力尔.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

[2]解克飞.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0(15):48.

上一篇:小学低年级教育理念探析 下一篇:“翻转课堂”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