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手术治疗良性卵巢肿瘤38例的临床分析

时间:2022-10-16 03:51:23

腹腔镜手术治疗良性卵巢肿瘤38例的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 分析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良性卵巢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2009年6月-2010年12月收治的38例良性卵巢肿瘤行腹腔镜手术,并与传统的开腹手术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并无明显差异(P>0.05),腹腔镜手术的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术后的住院时间、术中发热比率、术后镇静剂的使用及恢复日常的家务劳动时间明显优于开腹组,两者存在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

[关键词] 腹腔镜; 良性卵巢肿瘤

[中图分类号] R71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12-276-01

良性卵巢肿瘤是妇科最为常见的肿瘤,其种类较多,任何年龄的女性均有可能发病,发病的高峰期为20-40岁[1]。很多患者在早期无明显症状,且肿瘤生长缓慢,多数患者是在肿瘤长大后才被发现。腹腔镜手术疗效好、创伤小、恢复快,已经得到了普遍的应用[2]。对我院2009年6月-2010年12月收治的38例良性卵巢肿瘤行腹腔镜手术,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9年6月-2010年12月收治的良性卵巢肿瘤70例,在患者的知情同意下,随机分为开腹组和腹腔镜组。所有患者均经超声、CEA、AFP、CA125检查,确诊为良性卵巢肿瘤。开腹组32例,平均年龄(31.2±5.1)岁,其中成熟畸胎瘤14例,巧克力囊肿9例,单纯囊肿2例,黏液性囊腺瘤4例,卵巢冠囊肿3例;腹腔镜组38例,平均年龄(31.8±4.9)岁,其中成熟畸胎瘤16例,巧克力囊肿11例,单纯囊肿3例,黏液性囊腺瘤5例,卵巢冠囊肿3例。两组,的一般资料进行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开腹组:腰硬联合麻醉,行下腹正中纵行切口6-8cm,逐层进入腹腔进行切除。术后24h使用抗生素进行感染的预防,术后24h拔出尿管。腹腔镜组:全身麻醉,术前进行常规的腹腔检查,在脐部放置腹腔镜,于麦氏点做5mm的穿刺孔,下腹对应点做10mm的穿刺孔,根据患者的肿瘤类型及大小进行肿物切除术,术后24h使用抗生素进行感染的预防,术后6h拔出尿管。

1.3 观察指标 分别观察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情况。

2 结果

2.1 手术情况 腹腔镜组中1例患者因严重出血,腹腔镜下止血困难,中转开腹手术。37例均顺利完成腹腔镜下的切除术。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术后的住院时间进行差异比较,存在显着的差异(P

3 讨论 良性卵巢肿瘤的发病与环境及遗传等因素有关,其生长缓慢,初期时无明显症状,以致于患者很难发觉,肿瘤增大后,下腹会出现包块,会有下腹不适、尿频尿急、坠胀、大便不畅等受肿瘤压迫或牵拉等症状的出现。当肿瘤出现破裂、感染或蒂扭转是,患者会出现急性腹痛。因此,对于排除了非赘生性的卵巢肿瘤,均应该施行切除术,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本研究数据显示,腹腔镜手术的时间与开腹手术时间并无明显差异(P>0.05),腹腔镜手术的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术后的住院时间、术中发热比率、术后镇静剂的使用及恢复日常的家务劳动时间明显优于开腹组,两者存在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

随着腹腔镜器械的不断完善,腹腔镜下的手术技术也日渐成熟,腹腔镜手术已成为了治疗良性卵巢肿瘤的一个有效途径。但是,行腹腔镜手术时,人们还是非常担心肿瘤为恶性肿瘤、畸胎瘤的破裂引起了腹腔的污染而导致化学性腹膜炎、恶性肿瘤在术中破裂致使癌细胞扩散至腹腔或腹壁等危险因素的存在。因此,本研究中,对所有患者都通过超声检查,对于可疑的或无法确定的对象在进行MRI或CT检查,同时还结合了CEA、AFP、CA199、CA125等肿瘤标志物进行了辅助检查,直至确诊为良性肿瘤才对其施行腹腔镜手术,术中还采用冰冻切片检查。通过上述多方面的检查来避免对恶性卵巢肿瘤的误诊。

腹腔镜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有出血、脏器损伤及皮下气肿等,对并发症的预防主要有:①术者应具备熟练的操作水平,镜下切除一定要可信准确;②熟悉腹腔镜切除的各种能源型损伤;③应重视患者术后的体征,对于并发症的发生要及时的发现并进行正确的处理[3]。

总之,腹腔镜手术治疗良性卵巢肿瘤出血少、恢复快,既安全又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治疗良性卵巢肿瘤中推广应用。

上一篇:中小学“平安桐乡·伴我成长”征文(高中组)获... 下一篇:在对各地地表水环境容量测算技术报告验收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