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临床微生物检验的应用策略

时间:2022-10-16 03:05:16

浅析临床微生物检验的应用策略

摘 要微生物检验技术是临床医学检验中的重要内容。本文以细菌学检验为例,重点探讨了微生物检验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临床;微生物;微生物检验;细菌

临床微生物是临床医疗工作中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当代医学事业的快速发展和进步,微生物检验人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同时也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充分利用所学的微生物学知识和技术,从而不断提供快速、准确的诊断结果,应用简便的基本操作,选择合适的培养方法,结合先进、快速的鉴定技术和药物敏感试验方法,是临床微生物检验发展的趋势。

1重视硬件建设

细菌检验从粗放的手工劳动,发展到对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核酸的分子生物学检测。在亚州首次发现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病毒的香港大学玛丽医院微生物室,借助一流的设备检测出SARS病毒,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从细菌生化、病毒检测、病原体确认、染色体排序等,均能通过高科技手段检测。

2重视细菌检测的基础工作

细菌学检测靠自配试剂越来越不适应工作需要,应运而生的各种商品试剂让检验工作者有了充分的选择余地。因此,试剂应加强鉴别和选择,避免在这个环节上影响正常工作。

3做好细菌检测的前期工作

细菌检测的准确与否、客观与否,包括很多环节,如标本采集、运送、保存、涂片、接种、增菌、生化反应、药敏等环节。这些环节涉及到患者、临床医生、护士、送检者、检验人员等,不难看出,样本采集是第一关,采集的时间是否恰当、是否正确,采集标本前的准备工作,是否在用抗生素前采集标本等一系列问题都十分重要。这些工作如不做好,细菌检验所做的一切都是无用功,甚至误导临床用药。

4注意标本采集的质量控制

在细菌学检验工作中,涉及到血、尿、痰、脓、分泌物等的采集,其中下呼吸道标本是临床送检率最多的标本。那么在留取痰标本前,临床医生首先应在用抗生素前或者停药24h后,叮嘱患者最好留取早上用清水漱口2~3次后,深部咳痰采集的第2口痰,用无菌容器封装,及时送微生物室检验。

4.1血标本的采集也不可忽视

临床医生在使用抗生素前或停药24h后,对于间歇性寒战或发热应在寒战或体温高峰到来之前0.5~1h采集血液,或于寒战发热后1h进行。采集的血量上也有限制,因为成人菌血症或败血症的含菌较少,平均1~3mL血液中仅有1个细菌,因此成人采集8~10mL,儿童为1~5mL,在24h内不同部位采集2~3份血样。对于一些特殊疾病患者,如隐性脓肿、伤寒热和波浪热,在24~36h后估计体温升高之前(通常在下午)再采集2份以上标本;对于可疑是细菌性心内膜炎的患者,在1~2h内采集3份标本,24h阴性,再采集3份以上的血样。

4.2脓标本的采集

脓标本可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对于内源性的脓标本,采集较困难,可在取病理切片同时无菌操作的情况下进行;而对于外源性的脓标本,特别要强调的是,要采集脓肿部位深部的脓标本。

4.3尿标本的留取

一般情况下是留取中段尿(最好是晨尿),睡前少饮水,女性患者用手分开大,男性患者翻上包皮,用肥皂将会仔细清洗,然后以清水冲洗尿道口周围,留取中段尿10~20mL排入无菌容器中。

4.4大便标本采集

在实际工作中,大便标本经常用棉签醮取标本放于无菌容器中。这是极不科学的,因为大量的有效成分,其中包括细菌、白细胞、原虫卵等被吸附于棉签上,使培养的阳性率大为降低。因此,应叮嘱患者采集颜色和性状较为特殊的那一段大便直接放入无菌容器内。

5加强细菌学检验做好质量控制

当细菌标本送到微生物室就应该为细菌检验做好一切质量控制工作。从标本涂片、接种、培养、生化鉴定、药敏,到报告的发出,都应该全面质量控制。一份合格的标本是细菌学检验后续工作的关键,验收标本显得至关重要。

5.1下呼吸道标本的验收

可采用直接涂片或涂片革兰染色镜检,大于25个白细胞/低倍镜、10~25个鳞状上皮细胞/低倍镜为合格痰标本。近年来推荐简单的方法是涂片镜检大于10个白细胞/低倍镜时,判为合格痰标本,尤其白细胞减少患者适用。

5.2血标本的验收

主要注意采血的量要合乎要求,血培养瓶未被污染及渗漏、破裂等。

5.3穿刺液、胸、腹水及脑脊液标本的验收

根据临床需要采集不同部位,特别要注意无菌送检。

5.4尿标本的验收

特别注意观察无菌容器塞是否被尿浸湿或者是否塞紧。

5.5大便标本的验收

主要观察其颜色、性状,不能用棉签采集标本,用无菌容器盛装。

5.6分泌物和咽式子标本的验收

应根据病人不同部位,以无菌容器采集标本送检。分泌物涂片镜检要特别注意涂片的大小厚薄及取材。总之在细菌学检验工作中取材是至关重要的,在这一点上要和临床医生多沟通和交流,为后期细菌的鉴别做好铺垫工作。

参考文献

[1] 李仲兴. 诊断细菌学[M]. 广州:黄河文化出版社,1992.

[2] 张卓然. 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检验[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3] 王娟、刘新焕、邵桂英. 做好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的体会[J]. 中国保健,2008,(20).

上一篇:浅谈放射科医疗纠纷的防范 下一篇:上海市宝山区罗泾地区重大传染病防治机制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