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人文情境的创设

时间:2022-10-16 02:40:01

例谈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人文情境的创设

情境教学法是现代课堂组织形式和教育方法中广泛运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其主要是依靠对情境的创设,利用一些直观的、形象的影像、图片、文字等将学生带入情境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地促进教学任务和目标的实现和突破。而在中学地理学科的教学实践中,要努力创设一些人文情境,将学生带入到其熟悉的情境之中,让学生逐步地接纳理性思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更好地促进地理学习,实现地理教学实践中新的突破。

一、大胆质疑,问题情境

古人有语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也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疑问是思维的开端,是创造的基础。而青少年阶段,正是其质疑精神和能力发展比较迅速的黄金时期。教师必须要在平时的教育教学环节中给学生灌输“学贵在疑”的理念和思想,从多维度对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意识予以启发,让学生能够以一种不断求索、不断思考的状态学习、进步。

在中学地理必修3中的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一单元中《森林的保护与开发》,就是以亚马逊流域的热带雨林为例进行探究学习的。在这一课中,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熟悉教材,研读教材,我利用教材中的一组图片,即教材33页中的插图,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别从原住民、政府官员以及商业伐木公司老板三个角度进行讨论式的探究学习,让学生围绕着亚马逊的开发与保护的问题进行讨论、究,让学生更好地联系生活实际,记忆和掌握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

二、余音袅袅,音乐情境

音乐是一种艺术的表达形式,它通过对人们听觉的刺激而帮助人在听的同时获得情感体验,是教育教学中值得探索和思考的重要方式和途径。而音乐与地理本不是同一个类别的两个教学内容迥然相异的学科,但是在教师的实践探索中,为了更好地迎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利用音乐导入也是一种值得尝试和探索的新渠道,让学生在音乐享受中获取情感体验。

例如,在讲解中学地理必修3中的《区域农业经济发展》一课时,是以东北地区的机械化农业生产模式为依托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备课的时候,我就在想如何才能吸引学生对于东北地区地理知识的学习呢?如何才能唤起学生对于东北的现有知识储备呢?苦思冥想之中,突然之间听到一首歌,给了我极大的启迪,“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这首以抗日战争为背景的歌曲已经被传唱大江南北很多年,它表达的中华儿女对家乡肥沃土地的深深挚爱至今打动着我们的心。北大仓,曾是中国的大粮仓。这首歌不仅感情饱满,而且还能契合我们所要讲授的内容,着实是个不错的情境导入方式,给我的课堂教学带来了许多活力与生机,课堂氛围融洽和谐。

三、学以致用,竞赛情境

中学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较为抽象、高级的理解能力,能够对一般的地理知识有所掌握和理解,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对于地理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在教学情境的设置中,可以更多地添加竞赛、游戏性质的课堂活动,以不断激励学生对于地理学习的主动性。在班级学习氛围的营造中,也用这种模式推动“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学习环境的建立,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地理、热爱地理。

在学生中以竞赛的形式进行适当的激励机制的建构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于地理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在新课标人教版中学地理教材中,更好地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等加以区分,使得学生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概念更加清晰。在进行区域地理学习的时候,我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最短的时间内记忆并默写世界地图中的各个重点区域和重要经纬线;在进行人文地理的相关学习时,我积极地设置话题,让学生围绕话题开始自由讨论,还创造性地将辩论赛搬到课堂上,取得了意外的教学效果,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走出课堂,野外考察

在中学阶段地理的学习,为了能够让学生有更强的生活体验和实地经验,就应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安排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到社会中,走到地理环境中,在实践中历练自己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将其付诸于实践之中加以检验、深化理解。在中学阶段,学生的认知思维发展较为严密、成熟,教材上的理论知识已经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欲望,需要借助更加直接、形象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刺激性学习,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发展自我,进一步地了解地理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能够真正地走进地理探究、对地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人文情境的创设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中学地理的教学压力,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精心设置一些文科学生感兴趣的熟悉的情境,让学生在教师的不断引导和带入中进入情境内部,教师又别出心裁地将教学内容加以整合和归类,让学生在循序渐进、逐层深入中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让学生从心理上对中学地理的学习消除厌倦感和恐惧感,让学生在不断的学习实践中培养地理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最好教师,只有学生从内心深处培养出对地理学习的浓厚兴趣,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对于地理知识学习的效果和效率。作为教师而言,需要考虑的就是不断地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经验、总结教训,不断地给自身的教学实践提供参展和辅助,丰富和发展自身的教育教学理论,实现中学地理教学的新跨越与新发展。

【参考文献】

[1]范圣花.浅议新课程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J].新课程(下).2011年06期

[2]曾宜波.浅谈地理教学创设情境的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10年27期

[3]李志振.更新观念,探索地理教学新课堂[J].成才之路.2011年05期

[4]蔡梅.精心创设情境 激活地理教学[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1年02期

(作者单位:江西省瑞金市第三中学)

上一篇:高中历史教学融入学生生活世界的诸多思考 下一篇:浅谈地理课堂中实施分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