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信社大额贷款风险应引起重视

时间:2022-10-16 02:33:59

农信社大额贷款风险应引起重视

农信社是农村、农业、农民取得资金支持的靠山,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支持民营及个体私营企业发展壮大以及农民增收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农信社在发放大额贷款上可能引发的信贷风险应引起高度重视。

1.单户贷款超比例。按照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规定,单户企业贷款余额不得超过信用社资本总额的50%;对单户个体工商户或居民个人的贷款余额不得超过资本总额的10%;但从目前的执行情况看贷款超比例“垒大户”问题突出。

2.集体审贷形同虚设。目前虽说信用社在推行贷款三查(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检查)的基础上,又制定了集体审贷的办法,这无疑对提高信贷质量、降低风险度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也难免会出现个别领导说了算的情况。这样既不利工作,又会给放贷质量造成隐患。

3.抵押放款手续不完备。在办理抵押贷款中,由于抵押手续不完备导致贷款难以收回。如:某基层信用社,为一个体户放款5000元,以存款折做抵押,但未把存款折押给信用社,而只是领导在借据上批了以存款折做抵押的简语。因此,到催要这笔款时,无法收回,并连人影也找不到,一笔贷款成了泡影。

4.贷前调查工作欠细导致的失误屡见不鲜。最近几年新入社的年轻同志较多,没有做过基层农信工作就直接上岗的也屡见不鲜,因此这些同志做起信贷工作就存在着一定的难度。所以到企业了解情况连个会计报表都很难看懂,不能从中了解企业的真实经营活动情况。如此这般就算做了贷前调查工作也枉费,这也是造成信贷失误的一个主要方面。

5.贷后检查少,造成部分资金被挪用。信贷工作的“三查”制度是信贷历史经验的结晶,是银行业发展的经验的总结。光注重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而忽视了贷后检查也是造成信贷工作失误,形成信贷资金风险的一个方面。如某基层社给某公司放款10万元,做煤炭运销周转金,由于忽视贷后检查监督,这家公司又以高于银行的贷款利率转借给了一个个体汽车运输户购买汽车,由于某种原因,汽车着火烧成一堆废铁。等贷款到期催要此款时,经查应收款账时才知道这笔款的转借用场,致使该公司无力偿还此笔借款。

6.受考核指标的影响。部分农信社为了完成利润指标和降低不良贷款比率,加大贷款投放力度,以此增加利息收入,因而不可避免地向客户特别是高利润行业和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行业发放大额贷款。

从以上存在问题看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基层社特别是信贷部门如何使用好信贷资金、防范风险,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1.增强审贷的客观性。集体审贷小组在执行审贷时,要实行民主集中制,审贷人员首先要尊重责任信贷员的第一手资料,在贷前调查的基础上开展讨论。贷款决策人(社主任)在听取每个参加评论人员的意见后,再做最后定论,以此来增加集体审贷的透明度。

2.建立信贷员目标考核和定期换岗制度。要根据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对每个信贷员的工作业绩进行考核,要保证每一笔贷款做到放得出收得回,并在一定的期限内对其工作做出公正评价,对工作不力,造成信贷失误、不称职者,将及时调离工作岗位。对触犯法律造成重大信贷损失的要移交司法机关进行处理。信贷岗位不易定为终身和长久工作,时间久了容易隐藏问题,造成信贷放款的漏洞和产生不廉洁的现象,要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岗位调换,以利于信贷工作的顺利开展。

3.严防逃废债现象发生。对当前有些企业以兼并、更名,划小核算单位的,银行要与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配合,并取得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支持进行审查有无逃避和悬空银行债务的行为,对新组建的企业法人承担老的债务,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不得为其办理营业执照,人民银行不得为其开立基本结算账户,切实杜绝一切逃债、废债的现象发生。

4.农信社要树立风险意识,认真落实风险监管的各项要求。在贷款发放时严格贷款“三查”,建立审贷分离、分级审批制度,落实贷款责任。充分发挥信贷人员和审贷组织的作用,提高信贷决策的科学性。严格控制大额贷款的发放,对超比例的贷款,要制定清收计划,落实清收责任,确保到期收回。要加强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特别关注钢铁、水泥、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变化,防范市场风险。

5.监管和行业管理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要进一步督促农信社完善内控制度以及法人治理结构,切实防范信贷风险。行业管理部门要制定统一的内部管理规章制度,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出台信贷政策,引导农信社的贷款投向。监管部门要按照有关要求,加强对农信社的监管,搞好风险评价和预警。对超比例发放贷款问题,及时下达监管意见书,提出整改建议。同时要加强对农信社进行行业风险和贷款集中风险提示及预警,以促进农信社稳健经营,健康发展。

6.农信社要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发放贷款要树立小额、流动、分散的市场经营原则,控制对某一行业、某一客户贷款集中问题,把农村信用社办成主要为广大农户、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金融机构。要增加对农业的贷款投放力度,进一步提高农贷比例,避免贷款投放的短期行为,确保“三农”资金合理需求,支持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

7.抵押手续要完备。农信社在办理抵押标的物时,贷款社要拿着存折、存单等标的物到其存款行进行核实,并让存款行、社在存款单的底联及卡片上加盖已被抵押的戳记,然后再出示此笔存款不见存单、折不得支付的证明材料。这样做是为了防止借款后,以存单、折丢失为名进行挂失而取走存款的伎俩发生。

8.加强对农信社高级管理人员的行为约束和行为监管。要制止贷款发放中的违规行为,要加大查处力度,遏制违规发放贷款现象发生,防范信贷风险。

上一篇:票据保证责任的法律分析 下一篇:转据换据危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