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美育实践研究

时间:2022-10-16 01:51:11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美育实践研究

美育以其特有的价值取向和功能在素质教育中显示出特有的地位,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

操,使学生在学习、欣赏的同时,受到深刻的思想道德教育,在充满情趣的气氛中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受

到教育界、学校与家长的关注和重视,而语文学科是最富有情感的学科,自然而然成为美育的重要阵地。

现代教育家苏灵杨也说过:"语文教学进行审美教育的广泛性和深刻含义可能胜过中心小学其他课程,甚

至超过音乐课、美术课。"

一、语言美育的概念、表现与作用

1.语言美育的概念与意义

语言美育就是以马克思主义审美观为指导,在教学中发挥语文教材语言内涵的美的因素,从审美角度认识

语言,获得语言的审美感受;从语言角度去审美,获得审美的语感,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感受美

、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使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时代的优秀人才。

2.语言美育的表现与作用

语文教材本身就具有许多审美因素,许多优秀作品都是经过精选,语言练习反复推敲,从形式到内容都存

在美。可以说,语文是一门充满美的魅力的学科。语文教学中语言美主要表现在语言的文采美、音乐美和

表情美。

(1)语言的文采美

语言的文采美就是就是指教材用词的准确性、生动性和形象性,以及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来增强文章的表

现力,让学生感受教材中蕴含的美,与作者共鸣,从而体验到语言的美感。

语文教材中包孕着美的内容,文采美的字词句段比比皆是。在阅读教学中分析词语如能用意义相同的或相

近的词语进行比较辨析,通过咬文嚼字,就能体会作者用词奥秘的同时深刻揭示词语的蕴义与感情,并且

得到美的享受。

如朱自清《背影》中的三个同义词:"嘱咐"、"嘱托"、"嘱",看似平常但细细品味,用意深刻。一个"嘱"

字简明说出父亲对儿子的关心。尽管父亲已当面照应"我"了,但还嫌不够,又"嘱托"陪送的茶房好好地照

应"我"。"嘱托"是托人办事,显然比"嘱咐"又多了一层"托"的意思,结合四次写背影,四次写流泪,感情

是真挚的,语言的内蕴是非常丰富多彩,让人深深感受到了父子情深。

(2)语言的音乐美

语言的音乐美是指由语言上艺术性的安排造成朗读的语言美感。具体说是指语言中由于有规律地安排音节

的顿挫造成的语言节奏感、利用声音的抑扬顿挫进行巧妙安排形成音乐般的旋律美或利用重音来达到表达

效果的一种艺术手段。

在现代文中有时有意识地利用重音能达到语言的音乐美。如《故乡》中的"啊!闰土哥,--你来了?"前面

的"啊"字惊奇,是语法重音,因为有"!"号标志;后面的语法重音是"来"。"水生,给老爷磕头"把逻辑重

音放在老爷这个词语上,这样把闰土那种深沉凝重、含蓄内向的细腻感情以及自卑无奈,受尽封建压迫的

凄凉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听来轻柔深挚同时又让人悲凉万分。语调的变化也能体验到语言的音乐美。如

《故乡》,"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杨二嫂说话声调高低升降变化起伏很大,且多有曲调,再现了这

个庸俗小市民的装腔作样、毫无顾忌,伶牙俐齿,一心想贪小便宜的性格的特点和装腔作势的特点。

(3)语言的表情美

语言的表情美就是指根据语言情感表达的需要,选用恰当句式来表达情感,带来美的享受和体验。

语言是有情感的,好的语言是人们情感的外在表现,具有情感的语言才是生动感人的,语文教材中为了表

达不同情感的需要,选择不同的句式就能收到溢于言表的情意效果。例如:

*我的老家是江南名城无锡,可我是在北方长大的,多少年来我的梦想就是能到老家去走一走,看一看。

*在北方长大的我,常在心里惦念着江南的名城无锡,因为那是我的老家,不知哪一年才能回去走一走,

看一看?

这两句的意思是一样的,情味感却完全不同。前一句过于平直,后一句成了疑问句,句式的变化收到了引

人深思,令人怀念的效果。

二、语文教学中语言美育的培养

语言美育在教学中不仅能巩固语文知识,还能启迪学生智力,促进学生情感与语感的发展。文本中许多作

家为我们塑造了美的形象、意境,把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对未来的理想,对事物的爱憎是非都融合在作品

美的语言中。因而,陶冶学生美的心灵,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审美观念以及感受美、鉴赏美

、创造美的能力是我们语文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1、利用形象,直观教学,激发审美情感

初中生生性好动,正处于动荡性向成熟型过渡的阶段。由于大脑神经过程不平衡,他们的意志及自制力逐

步形成但又相当脆弱,容易受外界的影响,缺乏耐性和韧性,往往时冷时热,或半途而废,因而注意力不

能持久。初中生学习时常以兴趣为前提,离不开形象感知这一基础。在教学时,必须根据学生生理与心理

的特点,激发他们学习情感,唤起未知欲望,感受语言的美,促进他们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的发展。由于

乡村中学客观条件的限制,在语言形象教学中较多采用多媒体展示法,人物表演法,口诀吟唱法。

(1)多媒体展示法

多媒体展示法是初中教学中最常用的直观教学法。它简单易行,便于操作。它利用图像把课文中学生难以

理解的内容形象生动、直观的展示在学生面前,把文本间接形象变为直接形象,让学生用感官直接感知,

加深情感的体验。由于它具有生动性、趣味性,它所表现的自然景物、人物形态等都会在大脑中产生强烈

的兴奋,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使学生对丰富形象的画面发生浓厚的兴趣,调动思维积极参与,激

感交流的欲望,产生语言的表现欲。如教《核舟记》,利用核舟的多媒体,把要说明的事物形象展现在学

生面前。感受美是学生的天性,让学生边看幻灯边对照原文想象核舟的造型与艺术,感受画面美的同时又

进行语言表达,深深领略到奇巧人"技亦灵怪矣哉",在轻松的气氛中丰富了审美的情感。

(2)人物表演法

人物表演法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有效的直观教学法。好动是少年的天性,加上自我意识增强,在主观上感

到自己已成人,他们对一切事物都抱着去探索的心情,有一股强烈的表现欲,各方面都想试试,希望自己

得到教师、同学的关注。教师在教学中利用他们的好胜心理,让他们自编自导自演文本中精彩的情节,更

能激起他们学习情感,促进感知语言的能力。如《故乡》:让学生根据教材,加上合理想象来表演"我"回

故乡时,与少年闰土、杨二嫂见面时情景。学生在有兴趣上课的同时,较好地把握小说的主题。通过动作

、对话、神态等表演刻画出纯朴善良的闰土在生活重压下及封建思想的束缚下的悲凉与无奈,麻木与迟钝

:刻画出杨二嫂的自私刻薄及"我"的感伤与失望,提示出社会的弊端。

(3)口诀吟唱法

口诀琅琅上口,既富有音乐的流畅美,又富有音乐的跳跃美,符合少年的审美心理,是深受学生喜爱的语

言形式。

口诀能让学生在形象中感知语言美。在教学"曚昽、朦胧、矇眬"这三个音同形近的词时,学生感到有些棘

手,感觉难以分辨。我就启发他们找共同点时再找找不同点,一起编口诀吟唱。"日光不明是曚昽,月光

不明是朦胧,眼睛不明是矇眬,眼睛日月都menglong,分清日月和眼睛,同胞兄弟家易分。"学生们一听

学习兴趣高涨,并一下分清了三个形近音同的词语。小小的口诀,以它特有的乐感美,使学生在轻松愉悦

中学会语言知识,从而激发学习语言的积极性,同时获得审美享受,感受祖国语言的丰富内蕴。

2、启发想象,丰富感知,深化审美情感

初中生对世界的确定性知之甚少,他们较少以成人化的逻辑束缚自己的思想,在他们看来,外界的一切都

是适合自己的心灵而存在的,他们可以把一根细针想象成定海神针,可以把自己想象成无比强大的战神,

在想象的天地里自由自在地表现自己的个性。语言反映生活具有间接性,恰好留给了学生无穷的想象余地

。在语言教学中,千万不能扼杀学生的想象,因为要领略到语言的美就少不了他们丰富的感知与想象。笔

者在阅读、作文与朗读教学中,注重启发学生想象来培养他们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

(1)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想象

阅读是复杂的心智活动,它包括各种心理过程。而想象是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

心理过程。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想象,可以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文章思想内涵的挖掘,特别

在自身的想象中得到对语言的情感体验。初中教材许多写景抒情性较浓的文章都是引导学生想象的好素材

,特别是诗歌,让学生把想象的情景描述出来,对诗歌优美的意境感受更真切,对诗歌语言的含蓄、凝炼

的理解更深一步。想象与语言的美感密切联系。没有想象,就没有语言的美感。"寂然凝虑,思接千载,

悄焉动容,视通万里"正是想象作用形象化的描绘。唐代诗人王维的《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

日圆"。抓住塞北自然景色特点,通过想象构成一幅意境开阔而又荒凉的画面,产生了语言的美感。再如

的《长征》揣摩词句,通过想象,加强并形象化了全诗,表现革命乐观主义。语言由于通过想象,

成为了表情达意的工具,才能看出言外之意,听到弦外之音,才能深刻理解语言文字的丰富内涵,深化文

章主题,深化学生审美情趣,提高语言感受能力。

(2)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想象

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想象,首先能克服学生作文的恐惧心理,激起作文欲望,并且在想象描述中提高表达

能力。东晋诗人陶渊明在《桃花源记》里,运用诗意般的丰富而奇异的想象力,用生动的笔调描绘了一个

世外桃源的理想境界。而我们的初中生难以产生联想,不能摆脱事实的束缚,思路打不开,文思枯竭,没

有几句话好写,内容空泛,只有骨架没有血肉,语言干瘪。为此,我们应该允许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和虚

构,不要限制得太死。"作诗必须放,放之如野马,跳咆嗥,不受羁绊,久之必自厌而收束矣。"想象有利

于开拓写作思路。在教学生写《相见在四十年代的宏儿与水生》作文中,让学生在感知《故乡》这篇课文

内容的同时启发他们想象:水生与宏儿会走一条什么样的路,水生是否又成为闰土的翻版呢?在当时的社

会中,他们会选择怎样的路来谱写自己的人生,他们真的过上了一种"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生活吗?通过想象来扣牢文章的中心。在想象中更丰富更细致感受到当时黑暗的现实生活,明确劳苦大众

精神上的束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膜,真切抒发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从而意识到生活的美好,同

时发掘水生与宏儿对旧生活的抗争,获得更高层次的美的体验与享受,最重要的是拓宽写作范围,让学生

感受有东西可写,提高写作兴趣。

(3)朗读教学中引导想象

朗读是一种眼、口、身、脑同时并用的思维和语言的综合活动,是初中生最重要的一种语言训练。一般的

朗读要求是语音正确、流利、有感情,而美的朗读就是在此基础上加上对语言内涵的理解,再进行合理想

象,在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把无声文字变成有声语言的一种阅读方法,用来表现情感,陶冶

情操的一种艺术技巧。由于它有一种渲染情境的魅力,因而在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朗读地,引导学

生走进作品,有利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感受和领悟,从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欣赏水平和表达能力。《

孔乙己》这篇小说朗读过程中,通过想象,头脑中便会产生一个迂腐麻木,好吃懒做,穷困潦倒的孔乙己

形象,更好地掌握小说内容。朗读时要引导学生想象,必须抓住文章中能触发学生展开想象的几类诱导物

。如借以抒发作者感情的景物与特定场面。杜甫的《春望》从山河犹在,草木丛生的景物中,同时推出"

花溅泪,鸟惊心"两个特定场面以景抒情,以物感怀,忧国思家的主旨,表现诗人感时恨别,忧国思家的

真挚感情。在想象中,朗读者被作品的优美语言与境界所陶醉,和作者的情感为一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从而更好地把握主题,得到情感的体验和升华。

三、语言美育的体会和思索

"美感教育,渗透于语文教育,美育者和智者相辅而行,为图德育之完成者也。"由此足见语文教学中进行

美育来提高学生感知能力和学习兴趣是可取的,并且是行之有效的,但语文教材涉及的文章毕竟是有限的

。在当今大语文的观念下,语言美育除了教材作品素材外,还需要教师丰富的情感与形象的教学语言,更

需要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到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中,到现代高科技的影视中,到广阔美丽的大自

然中,到丰富复杂的社会活动中去汲取,去锻炼,去感受语言,这样学生学到的语言才丰富,才有生命,

才能更好促进语文教学中的语言美育,促进少年个性、人格的真正健全发展。

参考文献

[1]钱威 语文教学艺术导论〔M〕 新疆大学出版社 2000年8月第2 版

上一篇:浅淡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 下一篇: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