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中国军演看点

时间:2022-10-16 12:54:18

2010中国军演看点

军事演了锤炼军队战斗力,还担负着国家和军队间的协作、交流,以及敏感特殊时期表达国家意志的作用,2010年的历次演习即分别担负着上述不同任务。从军事角度而言,纯军事性目的的大规模军演,才应当是我们最关注的重点。_如无意外,中国军队在2010年的军事演习将以上海合作组织“和平使命-2010”联合反恐军事演习画上句号,11月13日,参加演习的中方部队在哈萨克斯坦奥塔尔市马特布拉克训练场与俄、吉、塔等5国军队一起在开营仪式上接受了检阅。

此前的11月2日,中国海军南海舰队在南海广东汕尾海域进行代号“蛟龙-2010”海军陆战队登陆演习,这次第一时间就被官方各大媒体充分报道的演习,可谓2010年度历次演习中,媒体关注度最高的一次。

“蛟龙-2010”军演,为总参年度性的训练计划之一,原计划10月下旬进行,因“鲶鱼”台风而延后至11月初。据外界猜测,参加观摩表演的部队为中国南海舰队某海军陆战旅。

这次演习现场有不少外军军官观摩,他们均为在中国军校学习的外军留学生代表。据总参兵种和训练部有关人员介绍,中国军队的外军观摩活动已进行十年,但这次是外军对中国海军的首次观摩,故备受关注。

但是,这次最吸引一般媒体关注的演习,仅是一次团级单位的带表演性质的活动,并非集团军规模兵力的跨区机动,在2010年大陆军方的各次军演中,规模级别甚小,虽然媒体关注度甚高,但其军事意义并不重大。

近年来,年度军演安排已有规律可循:每年春季开训,仲夏前后,各个集团军、战区展开分练,金秋季节,大漠边关、塞外草原练兵场,军委总部组织的战区级的大规模合同战术联合演练渐次上演,之后多元成分组成的这支军队走入例行的兵员退补、年度总结的下一个轮回。

但和军方媒体的新闻报道,被包裹在拗口的政治口号、层叠的专用术语、浓重的宣传腔,以及优秀典型的表扬稿中,外界难以准确全面地把握其发展情况。少数有幸被邀请到现场观摩的外国武官撰写的目击报告,也往往不得要领。

大陆什么军演值得关注

尽管对军演内容的具体信息披露依然保持较高的保密性,外界只能依据官方的有限信息分析猜测,但近年来,对军演活动的报道已大幅增加,从有限的信息中,多少亦可对军演的规模、范围、目的、效果等要素作出粗略的大致判断。在简单勾勒盘点2010年中国军演看点时,首先应分清他们从目的上看属于何种类型(见下表),类型不同,重要性不同。

此外,随着大陆军方对外交流的加深,各种跨国联合军演的次数也越来越多。从国际近几十年来的发展看,多国联合军演次数上升是一种趋势,但与以往很大不同是,在东西方冷战时期,跨国联合军演带有强烈军事针对性,比如北约和华约定期互为假想敌的大规模军演。

今天,虽然跨国联合军演不少仍有军事针对性,比如美韩黄海军演,但新出现的一个趋势是,跨国军演逐渐成为国与国之间增进互信、交流与协作的重要工具,它与冷战时期的跨国联合军演有着本质的区别,故其常集中在联合搜救、护航、反恐等项目的联合演练上。甚至可以认为,它是基于和平而非战争目的。

所以,有些跨国军演,更适合放在国际政治领域内观察,而不宜放在军事角度来分析,而纯军事目的的军演,若是一般训练性演习、校阅性演习,其可供参考分析的价值偏低,只有对抗性和研究性演习,才能体现综合军事水平以及其努力发展的方向,是我们重点关注的对象。

盘点大陆11次军演

2010年中国有11次较大规模的军事演习(见图表),除了前述正在进行的“蛟龙-2010”带有强烈校阅表现性质外,9月9日,参加“上合组织”的正在进行的“和平使命2010”军演,虽为反恐演练,但亦属于校阅-性的军事演习,而且规模甚小,其政治象征意味浓厚,军事意义一般。

而7月18日举行的“交通战备2010”军演和8月31日的“和谐使命-2010”军演,其主要训练科目偏向后勤和医疗,虽在战时其意义不可小觑,但纯作战成分极少,故岁末从战力锤炼角度总结回顾时,其并不占重要位置。

2010年,中国军演真正的重头戏,在陆军,无疑是“使命行动2010”、“空降行动-2010”,在海军,无疑是3月至4月间举行的“东联-2010”和7月26日在南海舰队的实战演练。虽然9月20日在土耳其举行的中土联合军事演练规模不大,且其间传出1:8负于土耳其空军的传闻,但中国空军超长距离飞行与北约国家共同演练,其突破性的意义不容小视。

或许是受2010年中国军费增长速度变慢的影响,陆军军演的重头戏“使命行动-2010”、“空降行动-2010”在规模上均未超过去年同类演习,但这两次军演依然有新的亮点,即规模有所减小,但其在难度和强度上,则以往有明显提高,尤其是“使命行动-2010”,标志着中国军队已经迈入了信息战的门槛。

而海军的“东联-2010”和南海舰队实战演习,则当属2010年中国军演中挑战性和突破性最大的两次演习,不但参演人数和规模超过以往,其战术、战法也有明显改变。以“东联-2010”为例,此次演习创造了中国海军日常演训史上的多项“第一次”;而7月的南海军演,不但是中国海军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演习,也是参训要素最全、难度最高的一次联合对抗实战化演练,这次演习,也向外界展示了中国海军在防空反导能力上已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变化的动向和意图

中共自建政以来,除期间外,大规模的军演一直连续不断,但从军演内容,可以清晰看出被赋予的任务随国际环境和国力变化的清晰轨迹:(附《2000年以前中国重要军演列表》)

由附表不难看出,中国军队的任务,在1960年代之前,主要是防止美军联合登陆以及攻占东南沿海岛屿及台湾,1960年代中苏交恶后,直到1980年末,中国最大的威胁来自苏联的大规模坦克集群,到了1990年代中期,台海形势突变,的任务在于防止,这个时期针对台海的军演密集展开,1995年到2000年前后,是大规模威慑性军演最密集的时期。

到了新世纪,从中国军演不难发现一个明显的变化,即在“打赢高技术下的局部战争”口号下,通过最近两年的一系列大规模远程机动(甚至是跨国)演习,大幅强化和锤炼了其军事投放能力,完全改变了其“屯兵驻防”模式,使由一支数量庞大,但投放和机动能力低下的防守型军队,变得精干机动,开始有了“攻击型”的现代化军队的影子

此前大量针对的登陆演习,本质上依然带有强烈的防守型姿态,这种悄然转型,使中国军队在能力上真正开始与中国迅速上升的国力相匹配。

从“砺兵-2008”演习开始,标志着中国军队锤炼全境机动能力的开始,“跨越一2009”在规模上显示了这种能力,而“使命行动-2010”则显示其指挥和协调上又提高了一个层次。

而海军在2010年的两次军演,亦有极强的针对性,“东联-2010”明显指向东海发生争端冲突时,中国海军具备袭扰和攻击其东海前进基地的能力,由单纯的近海甚至海岸防御转向强化海上反击能力;南海演习则针对南海领域发生争端冲突时,中国海军拥有现代化的海上多兵种作战能力,与1980年代中国在南海的冲突中,只能单舰以舰炮作战方式相比,中国军队的海上作战能力,已经跨了几个台阶。

纵向比较最近几年中国军演,不难发现其发展侧重点有清晰的轨迹可循:2006年,寻找信息化条件下的训练规律;2007年,复杂电磁环境下的训练;2008年,完成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内容体系;2009年,大规模跨区远程机动;2010年,则是信息化条件下训练模式的创新。

上一篇:周鸿t:我们和腾讯的战斗没有结束 下一篇:潘石屹:3个价值亿万的故事改变了我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