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享受体育的乐趣

时间:2022-10-16 11:40:19

让学生享受体育的乐趣

健康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参加健身锻炼,正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终身锻炼的意识已逐渐深入人心。因此,体育教师也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利用体育教学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从增进学生身心健康这一目标出发,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培养坚持课外锻炼的习惯,增进身体素质、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全面发展。

传统的体育教学是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学生跟着教师转,教师跟着教材转,教师教无兴趣,学生学无乐趣。新课程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要求教师心中要装着每位学生的喜怒哀乐和身心健康,把学生看成学生的主体,学习的主人,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将学生的全面的发展放在首要地位,关注学生的需求,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享受学习的乐趣,养成健全的人格。

一是开展好学校课余体育活动,建立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

课余体育活动包括课间活动、课外体育活动和运动会。能否搞好课余体育活动,直接影响到学校体育整体效益,学校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全面发展课余体育活动,要确保学生每天一锻炼小时。全面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认真组织学生做好广播体操、开展集体体育活动,可以根据学校实际,做到人人有体育项目、班班有体育活动、校校有体育特色。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对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才能带动农村学校体育整体水平的逐步提高。教育的真正力量,不是突出,而是渗透、弥漫,天长日久的影响,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起着陶冶、导向、激励等作用。农村学校体育要在学校日常工作中渗透体育内容,建立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在这种气氛感染下使学生从接受体育,参与体育活动,到热爱体育活动。因此,学校要创建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软硬件都要抓,通过开展各种体育活动,创建良好的体育环境。

二是充分发掘地方素材,改善办学条件。

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利用者。作为体育教师要自力更生,组织发动师生开发地方素材。让学生开动脑筋,自制一些简易的体育器械,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积极参与家庭和社区体育活动中去,在活动中感受体育给他们带来的乐趣。学校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学生喜爱的体育特色活动。通过改善办学条件,增添一定的体育教学设施、器材等。体育教师发挥聪明才智,根据器材特点发挥其多种用途,尽量做到一物多用,解决器材品种少的问题。例如,一根跳绳,既可以通过教学手段和组织做绳操,又可以用与辅助立定跳远、行进间多级跳,又可以用来安排接力游戏、组字比赛等。体育教师根据本地区的资源,结合本校实际,制作简易的体育器材,是改善教学条件的有效途径之一。例如,用破布缝成沙包等。确保体育活动正常开展。运动场要成为学生的运动乐园,就要打破竞技化的场地器材规格限制,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和兴趣出发,把学校成人化的场地器材改造成适合学生活动的场地器材,以满足学生体育活动的需要,拓宽体育场地器材的使用面,并且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让胆小、个子小的学生也乐于参与其中,并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三是运用好游戏法,营造出轻松、和谐的氛围。

游戏法是指在体育课教学中以游戏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练习的方法。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针对某一教材内容的学习与练习,适时地采用游戏法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大练习的力度,而且还对提高学生掌握和运用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的能力,对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集体性主义精神以及坚强勇敢等意志品质,都有显著的作用。适时地运用好游戏法,会更好地给学生营造出一个更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们更爱学习和锻炼,从而达到以愉快教学提高质量为宗旨的根本目的。比如在小学体育课篮球运球的教学中,如果我们利用“运球赛跑、运球接力”等项目活动,把游戏与竞争融入其中,就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加大练习的力度,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在运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选用针对性强、有实效性的内容。比如在双手投掷实心球的教学中,可利用游戏教材中“投球掷准法”,比各组学生在规定的时间、一定的距离内投进的次数(个数),以此来调动每个学生投球的积极性,让大家在宽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使上肢力量得到充分的锻炼,提高投掷能力。其次,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直接选择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某些实用活动,使体育锻炼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更具实效性。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自己设计编排一些包括“跑、跳、投、攀爬”等各种活动的综合性游戏练习内容,以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再次,在游戏活动中,应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独立性、创造性,根据瞬息变化的情况,全神贯注地运用各种适当的活动方式来完成游戏的任务,以培养学生机智、果断、灵活快速的适应能力。最后,教师要注意掌管好全局,善于利用游戏当有的教育因素,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维护全体利益、自觉遵守纪律等思想品质的教育,游戏活动内容具有一定的竞赛性,易使学生激动、兴奋,容易表现出个人的道德意志品质,如:勇敢、顽强、诚实、胜不骄败不馁等。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游戏练习时应尽量按预定的程序安排活动过程,教师可及时通过对游戏内容、规则、时间、器材、场地范围等进行限制来控制和调节运动负荷,从而达到较好的锻炼效果。

一个优秀的体育教师,要注意与学生建立新型的、和谐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平易近人,这样会备受学生的欢迎,形成真正的教学相长的局面,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促进的新型师生关系,能更好地提高学生享受体育的乐趣。

上一篇: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现状的思考 下一篇:教师“会教”学生“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