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物流配送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时间:2022-10-16 10:12:14

浅析物流配送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 要:本文浅析物流企业配送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物流配送 问题 对策

一、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

1992年以后,我国的物流配送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但由于行政体制方面的原因,被人为的分割为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配送两部分。其中,生产资料配送受政府部门重视和推动,发展迅速,而另者则由于重视不够,加上连锁企业自身忽视物流价值,对物流配送中心建设认识不足,发展滞后。与国外相比,我国连锁企业的商品周转率约为发达国家的30%,每平方米库存的商品量仅为25%,配送差错率则为其3倍。从总体上说,国内物流配送业还处于“仓储运输阶段”,存在诸多问题。

1.配送中心规模太小。连锁经营的优势就是规模效益,而现代化的物流管理和配送是发展连锁经营的龙头,配送中心规模的经济性对连锁企业取得规模经济效益起关键作用。观察世界各大连锁公司和配送企业,其配送中心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经营规模化。我国连锁企业的配送中心与其相比,规模普遍过小。据调查,除上海的华联和联华、北京的希福、深圳的华润、东莞的美佳外,其他连锁企业的配送中心均未达到一定规模,平均每个中心配送20个连锁店铺,每辆汽车承担2-3个店铺送货,而日本平均每个中心配送70个店铺、每辆汽车承担10-15个店铺送货。配送中心规模太小,难以从供应商手中接受多种大量商品,不便于转送、分类、保管、流通加工、情报处理和按照顾客的订货整理商品,无法做到迅速、准确、便宜地配送货物,适应不了“批次多、批量小、时间性强”的零售采购的需要,不利于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2.配送技术太落后。配送或物流是商品零售环节中最复杂的业务环节,也是最具技术开发性的领域。国外的物流配送已形成以最终需求为导向,以现代化交通和高科技信息网络为桥梁,以合理分布配送中心为枢纽的完备运行系统。其根本特征就是现代管理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现代物流配送,就是指商品从配送中心到客户之间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合理流动。要实现物流管理以最低的成本达到最佳的服务,使商品周转率成倍提高,降低流通费用和单位商品成本的目的,就必须采用现代管理技术和计算技术对物流配送工作进行科学管理。国内连锁经营物流配送技术依然存在作业不规范、机械化水平低、计算机应用不全面、中心与分店网络化程度低、最优库存控制与物流成本控制等决策系统不健全、POS系统与MIS系统不完整等问题,迫使连锁企业难以真正实现“集中采购和统一配送”,难以降低资金占有率、节省仓储面积和简化零售环节,无法使企业的商品在与同行业的激烈竞争中保持一定的价格优势,不能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3.统一配送率太低。统一配送的目的是简化零售环节的经营活动,减少流通费用,使连锁企业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国外连锁企业的配送中心对分店经营的商品进行配送的比率达到很高的水平(90%以上)。我国连锁企业的配送中心对分店所有商品进行配送的比率仅30%左右,有些的甚至更低。各连锁企业的配送体系很不规范,供货、配送不及时,常出现配送不到位、缺货断档、时间衔接不上等问题,这严重制约了连锁店的发展。

4.配送成本太高。连锁企业配送中心的设置,要使企业从厂家得到的商品经过入库集配、简单加工、包装、分工等程序,保证各分店所经营的商品不脱销、不积压,最大限度地节约费用,使商品价格具有竞争力。国外连锁企业的配送中心起步早、基础好,配送成本已控制到较低水平。而我国连锁企业配送中心成本过高。主要表现为:由连锁企业总部以较低价格集中采购的商品,在物流据点进行分货、配货以后,送交连锁店铺向消费者出售时,价格居高不下,无连锁经营的价格优势。

二、采取的对策

1.加大连锁店群体化发展力度。连锁企业的配送中心要达到一定规模,一个重要的前提是分店数量不能太少。国内大多数连锁企业的分店不足10家,基本上不能消化大型配送中心日常的营运成本。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加速扩大连锁企业的规模,采取多种经营形式,增加连锁店的数量;要在致力于发展直营店的同时,大力发展加盟连锁店和自由连锁店,尽快扩大连锁企业的规模;要使分店在布局上相对集中(群体化)。国外连锁企业十分重视按照连锁经营的规模和特点来规划配送中心,往往在建店时就考虑到了配送中心的建设布局。

2.采用现代化的连锁经营管理技术。连锁经营配送技术落后,主要是管理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落后,要改变这一状况,必须从三个方面采取有力措施。一是积极优先发展物流信息管理系统。要通过信息系统将企业其他子系统紧密联接起来,形成系统的信息流。同时要以计算机技术的开发应用为核心,收集加工、储存、处理经营管理活动的情报、数据、资料和信息,并贯穿于经营管理全过程。二是引进“单品”管理技术。所谓“单品”,是商品经营管理对象的基本单位,是商业企业进行进货、销售和库存管理时最基本的商品单位。在连锁企业中引进“单品”技术,符合连锁经营分工细化的系统特征,便于收集以单品为基础的信息,最大限度支持总部商品经营预测、决策和控制,保证适销商品及时供应,满足商品管理和销售的需要,以便进行库存和销售分析。三是全面引进以POS系统为基础的商业零售企业计算机集成管理系统(含国际连锁经营中普遍采用的消费者定位系统、销售时点系统、条形码管理系统、库存自动管理系统、自动记帐和转帐系统等),借助终端机、收款机、读卡机等现代化工具,进一步优化服务,提高信息处理能力、简化管理过程、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3.建立高效率、强有力的总部机构。连锁企业总部职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通过标准化、专业化、规范化和集中化管理使下属门店作业单纯化、高效化,使连锁企业低成本营运,获取规模经济效益。高效、强劲的总部建设,应着力于以下几点:①标准化。对每一种作业,在反复研究调整的基础上形成标准化的作业程序和作业规范(如服务标准化、设备标准化、操作方法标准化)。②专业化。对连锁组织中的商业活动进行详尽的分工(如采购、库存、配送、销售都由专门的部门进行)。③规范化。指业务管理流程简易化。将整个作业的流程制成一个简明扼要的操作手册,使员工都能各司其职,熟悉岗位工作,依照手册规定运作,做到互相衔接,运作正常。④集中化。这是实行标准化、专业化、规范化的直接目的。指通过集中化扩大经营规模,降低经营成本,真正实现“连锁”功能。通过加强总部建设,强化总部的管理职能,实现商流与物流的结合,以解决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统一率不高的问题。

4.发展社会化的物流配送中心。从连锁企业的发展情况看,绝大多数连锁店数量少,营业面积有限,不具备自己建立配送中心的条件。对此,必须考虑建立能为多个企业服务的“共同配送中心”,向厂家和批发商统一采购,然后向多个企业的连锁店配货。基本作法是:将原来由许多厂家分别散布在某个地区的连锁店送货,改为先将许多厂家的商品集中到配送中心,在中心将商品按照拟送往各个店铺进行分拣、配货,然后向各店铺送货。“共同配送中心”,实际上是连锁企业在自身还不够强大时,通过合作,分享“物流利润”的有效形式。如果连锁企业能逐步走向联合,共同建立配送中心,开展统一采购、配货、配送,不仅可以减轻自身存储带来的直接成本压力,还可分享共同配送中心的规模效益,大幅度降低成本费用。

现代化物流管理和配送是发展连锁经营的龙头,没有现代化的配送中心,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连锁。因此,要解决我国连锁企业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促进连锁经营的发展,就必须大力发展现代化物流管理和加强配送中心建设。

参考文献

[1]李霞.浅谈物流信息技术与物联网[J].商场现代化,2010,(15).

上一篇:浅谈《车工工艺学》的教学 下一篇:浅论3107大角度俯采综采工作面安全高效回采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