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片段及点评

时间:2022-10-16 10:11:51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片段及点评

【教学片段一】

师: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首先快速地浏览一下课文后面的资料袋,看看你能捕捉到哪些重要的信息?(屏显课后资料袋的内容,生思考)

师:你捕捉到什么信息?

生:我知道了《城南旧事》它不仅是一篇课文,还是一部电影。

生:我还知道《城南旧事》是一部自传体小说。

生:我知道了它是由台湾著名作家林海音写的。

师:你了解到了作者的名字,非常不错。咱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其实还是小说《城南旧事》的序。

【点评】看似简单的一个环节设计,却足以让我们读出教者对教材中语文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识。教材的编者在本篇文章的后面专门设计一个栏目——“资料袋”,提供了关于作者和文章的丰富信息,认真阅读,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更准确地把握文本阅读的方向。教者能够从教材的结构、课文的重点,甚至课后练习中挖掘教学的资源,逐步引导学生不断扩大阅读视野,进而能够从文章前后联系中获取信息,把握单元主题,关注导读提示和课后习题,使阅读过程更有针对性。

“你捕捉到什么信息?”这是一个让我眼睛为之一亮的话题设计。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他们的阅读不应该只停留于摇头晃脑、声情并茂的外在要求,学生的阅读理应有阅读思维的参与。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思维和问题去阅读,进而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 “捕捉信息”,学生才能在阅读中破解疑惑,其言语思维才能得以滋生与发展。

【教学片段二】

师:夏天到了,这是我和妈妈的一次对话,让我们用心地读一读。(师生分角色读对话)

师:从我和妈妈的对话当中,你能体会到什么呢?

生:我体会到林海音的妈妈对林海音小时候发出的这种提问有一点点不耐烦。

生:我觉得在孩子看来特别有趣的事情,在她妈妈看来是平淡无奇的,大人们认为这些事情只要能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方便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去弄清楚它最终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而小孩子却对这件事情非要刨根究底,非常的好奇。

师:你还读出了什么呢?

生:我还知道了这个英子非常喜欢骆驼,不然的话她怎么会问“夏天来了,却不见骆驼的影子”,说明她非常思念骆驼。

师:是呀,看不见骆驼,心里多焦急啊!那该是一种怎样的欢喜呢?同学们,童年实在是太美好了,可以有许多的奇思妙想。

【点评】林海音在文中写到:“要学骆驼,沉得住气……慢慢地嚼,总会吃饱的。”学生的阅读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看似简单的母女对话,学生却能有如此精彩的品味,应该得益于教者敢于并舍得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驻足停留,这正是学生咀嚼文本语言,内化文本言语方式的过程。课内阅读,需要教者适时地安排这样细嚼慢咽的过程。学生在这样的环节之中,与文本的精彩语段亲密接触,才能读出文本的言外之意,感悟作者的言中之情,才能有机会感受汉语言的无限魅力,进而在潜移默化中得到言语熏陶。阅读对话的过程就是学生品文析句、细嚼慢咽文本语言的过程。

【教学片段三】

师:请同学们边看老师书写课题,边思考:这个课题让你产生了什么疑问?

生:我想问的是,为什么要把“冬阳”“童年”和“骆驼队”放在一起并作为题目?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师:你是个非常善于思考的孩子。这个课题和平时见到的课题一样吗?

生:它中间有点,和我们平时的课题不一样,我们平时见到的课题就是几个文字,没有任何标点。

师:老师告诉大家,这里面的标点叫间隔号。它能把这三个独立的词语间隔开来,作者也就是用这种特殊的形式留给读者无尽的遐想空间。同学们,你们能联想到什么呢?

生:我能联想到,冬天的暖阳照在地上,有一个小孩子站在家门口,看见来往着一支骆驼队,便展开了自己无限的遐想。

师:多么美好的画面。你真是一个富有想象力的孩子。同学们,让我们在学习课文中来感受这份美妙吧!

师:在作者的笔下,童年该是多么的美好!作者的童年是这样,你们的童年有没有美好的回忆呢?

生:我的老家在浙江,那边有很多湖泊,湖里长着很多鲜嫩的水菱。有一次,我和姐姐、弟弟一起去采水菱,我就想采特别大的那一个,结果船翻了,我们三个人都掉到水里了。

师:多么有趣的回忆啊!我想大家一定会有很多这样的经历和回忆,就让我们借鉴林海音的命题方式,以《 ·童年· 》为题,写一写我们自己的童年生活吧。

【点评】这样的环节设计,不只是为了“首尾呼应”,在这样回环的设计中,学生对间隔号的认识和运用得到了初步的落实。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坚持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上下工夫,围绕这个核心,引导学生通过对文本语言的品味、咀嚼,去探索文本的意蕴;引导学生从整体阅读的感悟出发,寻找在语言文字中的依据;要捕捉适合学生需要的、旨在建构学生言语能力的篇章词句,引导学生在“课文”这个例子中学习作者如何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情达意;要及时呈现文本有的用词、特殊的句式,以及有特点的写作方式等,让学生琢磨感悟,并极力鼓励学生在自己的口头表达、书面习作中大胆移植,灵活运用。如此教学,才能真正落实“语言文字的运用”这个目标。

(本课教学实录由张益涛根据录像整理;教学片段由杨树亚节选)

(梁发强,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回族区五里堡小学青年教师;杨树亚,本刊特约编辑、特级教师)

上一篇:高职涉农专业课程评估的研究 下一篇:高职学院计算机专业C语言程序设计教改简论